導致現在講話 連伯母伯父 的開頭都省略 直接進入重點
你可以用你擅長的戲劇化聲調,像是爸~~~~~~;媽~~~~~~
剛開始都要刻意提醒自己要叫爸媽,後來就會漸漸習慣了。
我連那個場合都開不了口~
即使嘴裡叫的出爸媽,但心裡還是很難把公婆當成自己的爸媽...
就像媳婦兒永遠都容易被視為是外人一樣...公婆也很難把媳婦兒當成是自己親生的女兒
我覺得我真的遇到很好的公婆,有時候都會自己覺得不知道哪裡來的幸運,可以遇到這樣的家人。從很多平常的相處上,讓我覺得Jack的爸媽成為自己的爸媽是很幸福的。

好幸福的貞宛~~
可是貞宛,妳會不會還是有隔閡呢?就像我公婆,他們對我也蠻好的,可是我還是覺得不一樣呀!我和阿達也是互相講你爸媽,我爸媽,你們會這樣嗎?
我會我會,平常在蔡先生家叫爸媽確實是習慣了,不過私底下我跟蔡先生聊天也都是講你爸、你媽
在來是,我結婚至今快三年,我不曾打電話給他爸媽過,這樣會很奇怪嗎?
他爸媽也對我不錯!不過可能我們一年才回去幾次,相處時間有限吧,雖說減了很多相處上的磨合,也難培養深厚感情囉~再說他爸媽年記大我爸媽一輪,很多觀念差距大,需要溝通歧見時我都將機會讓給蔡先生,畢竟兒女跟媳婦講話還是有差
貞宛真得很幸福喔~能遇到視妳如女兒般的公婆,跟妳聊天都能感覺出來妳的幸福
哈~蔡先生到我家想學我家小孩叫"老爸、老媽"的親暱叫法,每次聽他叫都覺得好笑,不自然的好笑
如果只有我和林先生在對話時,也是都會講你爸媽,我爸媽,我覺得不是刻意要分你我,但是這樣比較清楚到底是在講什麼,不然會很亂。
如果硬是要跟自己的爸媽比,當然有些不同,但我覺得那不是隔閡,我是真心覺得就像是多了一對爸媽,只是相處模式不太相同。如同爸媽對子女,也不會對每個子女的相處會是一樣的。
今年過年前,我公婆主動跟我說除夕夜和林先生回高雄吃年夜飯。他們說,兩邊都是爸媽呀,爸媽應該很希望我們回家吃年夜飯,所以過年我們從除夕當天中午就一直在高雄,直到大年初三才回台北。讓我覺得我公婆真的是體貼到出嫁女兒的心情,也覺得他們很開明。
但這樣很好 嫁女兒的心情 真的要家裡有女生的爸媽 比較能理解
但我就覺得很難耶...哈 看大家的心路歷程 真是有趣
ambercc: 之前跟我媽聊天,我說就算出嫁,還是希望除夕跟初一可以回家,我媽竟跟我說不准
cerieschang: 我爸媽也說不準耶~~因為他們覺得這樣對親家不好意思~我姊第一年除夕 一直留到家裡很晚 還是我爸打電話給我姊夫 要他快來把我姊接走 ><
但老實說 覺得台北人們跟親戚都沒這麼熟悉~過年的聚餐都只是應酬應酬~回台中的時候反而覺得真的有敘敘舊的感覺
所以就覺得如果過年待在台北 一整個過年都要去啥奶奶家 叔叔家 想到我都累了
我覺得媽媽很在意家教問題,他說如果你一天到晚回娘家,人家就會說我們都沒有好好教女兒做人媳婦的道理
cerieschang: 真的!我媽也是這樣,之前還沒出國,跑回家整理出國東西,我爸媽都很井張,一直問我有沒有跟公婆講,還不給我在家住,一直要我快點回去。他很怕人家說她家教不好
而且我媽一開始我問:你有沒有跟你爸媽講。我還想說:阿~妳不就是我媽。內心戲開始演“難道我不是妳生的”~~~哈。很難連結到台北的去。
貞宛公婆真的超開明....除夕就能回家這件事,我還沒挑戰成功!!
哈~看來我很皮,我爸媽常要我拿水果什麼的回婆家,可是嘴邊都會說:「你這個拿回你家」,我都會馬上回說:我家在這ㄚ,那裏不是我家是蔡甫家
vanilla_mini: 是說爸媽為什麼都要這樣阿!阿那邊就不是我家阿~而且連房間都變走道了(甚至我上次回台灣的時候都一度變走道),哪有歸屬感?要怎麼當成“家”?
我想爸媽是要常這樣講讓我習慣吧!不過我反抗心重,當初不尋古禮就是不喜歡丟扇、潑水等儀式的隱含內涵,我結婚也不想放棄原先在原生家庭可做的事,所以至今我還是每年會回彰化掃墓、拜鄭家祖先,不能結個婚就放棄這些

是!變走道了。因為之前他哥結婚,他們家雙拼的一半就給了他哥,為了方便他哥嫂和他媽往來,她媽的儲藏寶庫在他哥那邊,他房間就是走道。我們結婚時只是把一個化妝台擋住門,我一來英國門搬開,變回走道了。
雖然達哥一再保證這件事不會發生,但我知道它一定會發生,果真很快就成真了 (哈,我之前抱怨過了)
而且連我回去台灣期間還一度變走道,而且是在我外婆出殯那一天,回去看到的,當下超生氣的

。卻還被拜託安慰一下達哥,怎麼會這樣阿我~
我媽沒有潑水,我也有故意轉頭回去看喔,哈哈~一直看。不過,今年沒碰到掃墓,不知道我媽會不會給我回去掃。
好棒喔~~除夕夜可以在自己家裡吃飯的話,我願意狂叫對方爸媽 XD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