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聽了下載好的(家裡網路依舊不能用= =) 蔣勳<細說紅樓夢>第七回下
latest #6
裡面提到 一部好的小說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 就是當作者帶領讀者進入小說世界之後 作者自己就退居幕後 把評判的工作交給讀者
作者其實很容易寫寫寫到後來 就把自己喜歡的角色發揮的很好 不喜歡的角色就弱掉了 怎樣只是就是陳述一件事情 不用自己太多的主觀意識去描述事情 就是小說成功不成功的關鍵
最近覺得這件事情 跟同理心 跟能不能安靜傾聽別人說話 應該有很深的關係
之前看戲劇方面的理論 也有曾經看到類似的說法 說一個好的演員就是帶領觀眾進入角色的內心世界 然後要保留留白的空間 這樣才是把觀眾吸過來 而不是什麼都PUSH出去 就不吸引人了
搞不好一般常聽到人家說的"藝術家對生命的熱誠" 也許指的就是 對於任何好的 壞的 圓滿的 缺憾的事情都抱持著一種同理心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