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很自然會去要求愛自己的人, 因為對方愛你, 一切需求都可在其中得到滿足的可能性最高; 要求會成為習慣, 如果你是正面的人, 你會自然感恩對方, 那就是友情, 倘若你會想讓回餽, 那就是一份愛, 你的愛會讓你想參與對方的生命, 不管父母手足子女或情人親友~
我不知道一個人在愛人時有沒有去思考過, 自己會參與對方生命是在怎樣的層次? 或者怎樣的深淺程度?
很多網路笑話說妳喜歡他就是老公, 當他做不到, 就當他是司機或綑工搬運工, 這就表示..妳的感受是..對方不再參與妳的生活內容, 他會出現...但..妳願意他被替代~
或許妳沒有這樣界定過他, 可是, 他可能有家庭習慣是這樣界定自己, 他可能有做事有出現就很滿足地會認為自己完全融入積級投入
我舉個例, 比如我聽到妳今天休假, 就跟你說我今天生活上有哪些事必做和哪些可能想做的活動, 妳如果就是說, "我配合妳"可是又一路唸著我都沒時間做這做那, 我的感受就會是..妳可以先把自己打理好嗎? 因為妳的訊息就會是..等我忙完有空我才有心情陪妳;我沒空可是我不敢惹妳不高興
其一, 我感謝妳當我是最重要的, 但..我沒重要到妳會有當我是第一的心態; 因為妳就是不甘願, 當著我的面在說, 我可是大忙人, 妳最好有計畫不要浪費我陪妳的時光
上面的例子是一種不友善的分析, 人跟人相愛時, 一切都是無所謂的; 但兩個人一旦有縫隙了, 就要想想自己可以怎樣友善一點, 否則, 大家就走開吧!
我一向認為, 每個人有多少能力去創造與保留美好回憶是有限的..因此, 我不會很貪心要無限延伸這樣的慾望, 我喜歡過程, 喜歡有品質, 如果不在乎過程只問我要怎樣的結果, 對我而言就是拒絕參與的訊息, 人生如果事事都要我報告結果, 我的生命就不再有驚奇, 金山銀山固然是好卻非我最鍾
我聽過有人對我說, "給妳錢可以嗎?妳要的是錢吧?" 有個小孩修理了我孩子時, 那家長迫不及待跟我這樣說;有個長輩也對我說過...我的翻譯是, 妳要求的我做不到, 就算做得到也不爽做, 我想拿錢打發妳, 可是我不甘願~ 這些人醜惡可鄙的嘴臉都是我需要忘掉的, 雖然, 我抹不掉~
每個人有自己在乎的重點, 在乎不同, 形宿的人自然有所不同, 我不反對正視自己也會有醜惡的一刻, 畢竟, 情緒的衝突正是人性活動之美, 然而, 瓶子是有限的, 所謂遺傳正是父母家庭教育影響你天生瓶子有多大的關鍵, 人不會只有倒, 也需要修鍊為自己倒入能發酵愛的物質,
如果就是不停的倒, 再大的瓶裝到再滿, 當沒有進只有出時, 終結就是眼睛可見的了, 那不是嘴巴說有或沒有, 妳看得見我...我怎說都沒用, 妳看得到就是有, 妳看不到, 我就算有, 妳也會覺得沒有, 當妳沒有了, 就會選擇走開買個新瓶子嗎? 還是到處去找新的愛重新注入?
抑或妳會丟瓶子摔瓶子發洩情緒呢? 我沒法預告那瓶子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