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紋錦
13 years ago
戰國時期,封建制度確立,井田制度遭破壞,郡縣制雛型漸成,宗法逐日沒落,這些變化都要求各國的統治者必須面對「改革」問題。
latest #10
桑紋錦
13 years ago
學術上出現百家爭鳴的局面,在治國立法都有自己的觀點,儒家要求「以德治國,尊先王之法」,道家主張「無為而治」,法家則是「依法治國」,在諸國爭霸的環境影響,極具功利性質的法家備受推崇。
桑紋錦
13 years ago
在法家看來,國家必須用法律去規範人的行為,避免人因追逐個人利益而破壞了國家的秩序穩定,想達此目的,就必須運用到「法、術、勢」也就是法律、權術、統治權。「法」要成為君主的統治利益服務,能控制臣子的工具,若親疏貴賤都能一斷於法,便有保障,也必須強調法是成文法,避免當權者擾國。
桑紋錦
13 years ago
成文法即是法律被實實在在的確定下來並被百姓知道有確實存在,使百姓不產生爭心與不忌於上,最早的成文法就是在鄭國,執政者子產「鑄刑書於鼎」的案例,不過有破壞傳統之嫌曾遭到反對。但就算真的萌生了爭心,只要行動被法律嚴格圈定,也不用擔心對統治者造成威脅。
立即下載
桑紋錦
13 years ago
因此到了戰國時期,已經很少有君主會感嘆成文法破壞舊俗,各國紛紛將法編篡成圖籍,發告示公佈給百姓,要形成人人知法,人人以法相依的觀念,秦國商鞅變法時,也很注重於普遍的法律知識。
桑紋錦
13 years ago
不過在立法的輕重上,統治者通常遵循「亂世用重典」的觀念,認為「行刑,重其輕者」,造成古代立法的深遠影響,有些像是肉刑等已經是殘忍到令人髮指的地步。
田 衍
13 years ago
嫂嫂的政論名嘴之路
輔子徹
13 years ago
紋錦比我更像墨家人(拇指)
桑紋錦
13 years ago
年紀長了,就越看越多了(遠目)
輔子徹
13 years ago
還我空白的兩百年
桑紋錦
13 years ago
要怪就怪那整臉黑青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