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iWei_Chen 分享
13 years ago
龍映台寫了一篇文章,說到台灣幼稚園大學的現在,文中寫到大學老師不應該以出席當作成績【以學生出席與否作為評分標準的老師很多,他們的論點是:學生都有惰性,今天我逼你讀書,日後你會感謝我。
www.civictaipei.org/recr...
latest #15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下一段又寫著:【這個說法也很動人,卻毫不合理。首先,我們不應該忘記,開一門課程最根本、最重要的目的在傳授知識,而不在鈴響與鈴響之間清數“少了幾頭牛”。 】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照邏輯來說,如果一個學生不聽課就已經具有那門課所要傳授的知識,並且能夠以考試或其他方式證明他的程度,那麼他就沒有必要為了一個人頭點名的成規而來報到。】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歸根究底,這個“成規”當初之所以存在,只是為了幫助學生獲取這一門知識——讓我們在同一時刻同一地點去聽同一個人有系統的講——但是,一個學生,不論原因為何,已經擁有那個知識,那麼要他來作充數的形式就是舍本逐末,也是為師者見林不見樹的錯誤。】
立即下載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他認為不應該用點名,如果學生已經有知識,為什麼還要用點名制度...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這就是我覺得奇怪的地方:如果學生真的都有這個知識,那他為什麼要修這門課?!! (unsure)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在選課的時候就是要選自己不會的課阿,如果都會了,為什麼要選這門課,這時只有一種可能--【就是要混個學分】這也反應學生根本不知上進的狀況..以前我們都是哪門課硬就選哪門,現在學生,看哪門課容易就選那門課..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其次,如果學生真的天資聰穎不來上課就可以獲得高分,那更應該來上課。因為每個人的想法不同,他可能透過聽老師的不同觀點激盪出更多火花,如果閉門讀書,不聽他人想法,培養出的僅是會讀書的牛,不是追求多元知識的貓頭鷹
紅姐姐
13 years ago
這篇真是被人罵到臭頭了 他一開始就玩弄學生, 還來討論學生的自律能力. 他自己也是先入為主地覺得哪一種模式的學習才叫做學習, 自然是不能接受認為來上課也是一種學習的過程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這篇文章是學生轉貼,放在facebook上,他特別擷取這一段,不管他是否希望透過這段話讓老師看到,並告訴老師「不需要點名」。但我還是會繼續點名,因為..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現在學生考試成績普遍很低,唯有靠著點名這種不用大腦的記點方式,才能讓大部分的同學,學期成績時順利過關。若真靠考試,我想...罵聲可能更大吧!
紅姐姐
13 years ago
我還有一個猜想, 他可能不是很認識自己的學生. 我跟我學生保證, 第二次上課的時候, 我就可以每個人都叫出名字來. 既然這樣,根本就不需要點名. 他們都知道我知道誰有來沒來, 誰有說話沒說話, 誰有寫功課誰沒寫. 他的同學們也都知道, 所以不常來的學生就不容易跟別人組成一組作報告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你好厲害,可以記得每個人的名字ㄝ~我現在都要到期末才能念熟大家的名字(因為點了18週,才念的順口)可是經過一個寒假或暑假,又都忘光光了。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我們學生都是做報告的,他們會算很精,哪位同學會做報告,哪些不會做,不會作的同學就沒人和他分組,導致最後也不來上課,變成班上的飄飄人,最後也可能因此畢不了業。
WeiWei_Chen
13 years ago
台灣學生來說,分組報告比個人紙上考試更難,因為他們得不斷地溝通協調,這是從小到大學校教育不太訓練的能力呢!
紅姐姐
13 years ago
分組報告真的是比較困難, 我有好幾次都是學生打鬧到我這裡來投訴, 這不只是台灣學生的問題啊! 我們的班上人都很少 十來個, 很快就記得了, 而且我們學期只有八週, 還是得趕著記起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