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en
13 years ago
突然覺得慈濟的靜思語們是包著佛家的外殼 而實際上是儒家的邏輯思維
latest #39
Tien
13 years ago
然後話的內容感覺一半是也沒錯 但另一半其實有很大的爭議
小宇= ]
13 years ago
什麼爭議@@?
Tien
13 years ago
嗯 例如說 "原諒別人是美德 原諒自己是損德"
立即下載
Tien
13 years ago
某個層面上說來是對的 不過我覺得就更深一層來說 也要原諒自己才能放下 想開 走的下去
連進財
13 years ago
而儒家的思想,其實是立基在法家之上。
Tien
13 years ago
"有形的物質給別人 無形的福氣給自己" 這句話基本也沒什麼錯 不過我也看過有人把布施當成一個自我滿足的行為 以為只要多多布施 就一定可以積福(又不是RPG遊戲 這種東西還可以拿來換算的咧?!)
小宇= ]
13 years ago
喔喔~~~
Tien
13 years ago
basso19: 想聽你再多解釋一點 法家是怎麼樣? 跟儒家中間的關係又是什麼?
連進財
13 years ago
manhasati: 當年漢武帝聽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其實是[外儒內法]。
連進財
13 years ago
manhasati: 舉個例,如何讓孩子有長幼尊卑的觀念?除了教,就是罰!
Tien
13 years ago
basso19: 嗯嗯 我很不喜歡這樣
連進財
13 years ago
法家講的就是賞罰分明,體制確立。
連進財
13 years ago
所以漢武帝以儒家學說做為治國之本,也依儒學建立許多禮制,但犯者必罰,毫不留情。
連進財
13 years ago
一位獨尊儒術的皇帝,死後廟號會叫做[武],可見一斑。
連進財
13 years ago
司馬遷說他[苛薄少恩],真是一針見血。
連進財
13 years ago
但他的[外儒內法]太有用了,直到令天,仍影響著我們。
Tien
13 years ago
嗯嗯~我想起以前國文老師說 自從漢武帝之後 儒家的意義其實就被曲解了. 例如你剛說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原本的意義是說長輩要先展現慈愛 才能使晚輩自然而然的生出敬愛之心 可是到了漢武帝之後 可以父不慈 子仍舊要孝
Tien
13 years ago
似乎是為了方便方便統一管理 所以就有諸如此類 打著道德旗幟的"硬性規定"
Tien
13 years ago
這應該也可以說是"外儒內法"的一種 諸多其實不合乎人性的"道德" 就這樣影響著我們日常生活各種小細節
Tien
13 years ago
司馬遷說得好~[拍手!]
Hachi 店長
13 years ago
讀金剛經就對了 哈哈
Tien
13 years ago
hachitell: 從你開始讀了之後 有什麼感想或受益嗎?
Hachi 店長
13 years ago
manhasati: manhasati: 思考人生的方式 會用一種更為宏觀 的視野 雖然偶爾難免悲觀 但是 我可以在金剛經裡獲得安慰與平復
Tien
13 years ago
嗯嗯~!^^ 但是為什麼會難免悲觀???
Hachi 店長
13 years ago
藝術性思考 哈哈哈哈
Tien
13 years ago
我不太了解哩 :-P
Hachi 店長
13 years ago
人無法永遠正向的 這是自然法則
Hachi 店長
13 years ago
張作驥說過一句話很好:積極的悲觀,行動的樂觀。
Tien
13 years ago
hachitell: 嗯嗯嗯! 張作驥這句話我喜歡~ 你有看過其他人寫的金剛經釋義嗎?
Hachi 店長
13 years ago
有推薦的嗎?我現在是隨意挑著片段看!
Tien 分享
13 years ago
hachitell: 呃..我本身沒特別在看 不過稍稍推薦 奧修講解的金剛經
十幾歲的時候我很喜歡奧修 現在對他說的某些話則是很有疑問 你參考看看就好!^^
Tien
13 years ago
hachitell: 我個人比較不喜歡像是國文課在講解古文的那種釋義方式 所以就挑了比較有強烈個人風格的講解XDD
Hachi 店長
13 years ago
謝謝 我現在正好需要奧修 或者是線上抽個牌~
Tien
13 years ago
^^
Hachi 店長
13 years ago
你也可以抽抽看  天使卡 www.tgblife.com.tw/index...
Lieon
13 years ago
manhasati: 本來就是....像我會推...但也很小新的推
Tien
13 years ago
Lieon: 很小心的推什麼??XD
Lieon
13 years ago
manhasati: 靜思語
Tien
13 years ago
Lieon: 嗯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