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tleMan
13 years ago
latest #24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都市發展到某個程度,透天厝、老舊公寓改建成集合是高樓住宅,是空間利用的必然發展。為什麼一定要把都更貼上「改建成豪宅」的標籤來鞭呢?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換個角度想,台北市房價之所以貴,就是因為建地稀少 (所以才炒得動)。建地為什麼稀少?因為每個擁有土地的人都想當田僑仔。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都更其實不應該討論參與不參與的權利。而是應該討論權利的分配是否公平。
立即下載
Kevin Radio
13 years ago
君不見,你想去旅遊的國家大城市,都有很多保持舊有的建築,都市發展一定要都更嗎,一定要舊換新嗎~~
Kevin Radio
13 years ago
參不參與本來就是個基礎~~再來談分配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甚麼是居住正義?都市精華地區,政府花了無數納稅人血汗錢營造出來具有完整生活機能的地區,只因為是「祖產」,就只能提供少數幾個人的居住空間,叫做正義嗎?
TurtleMan
13 years ago
有「祖產」是一種罪惡嗎?很久以前買地蓋房子的時候,怎麼知道會變成都市的精華區呢?運氣好變成精華區,運氣差還是一文不值。我若是有錢,我現在也想買土地啊,看看以後能不能留下來當「祖產」。不然政府乾脆立法把土地全部變成國有的好了。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都市地區土地國有其實也是個思考方向 ...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祖產和現代都市之間並非無法並存,以我住的板橋為例子,林家花園事實上有一部分還是在林家子孫名下,而且有人住在裡面。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重點是要整體規劃,不是東一塊祖產西一塊祖產,然後一堆窮人擠在無法改建的老舊公寓裡。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而整體規劃,並不是單靠建商就能辦到的。
Zion
13 years ago
Bourgeoisie: 說實在話,有時候覺得你看的很現實,有時候卻又看得很天真,原本都更的用意是讓舊建築可以更新,可是建商當然也要有利可圖才會想都更,所以才會先挑高經濟價值區下手..
Zion
13 years ago
而且改建完之後並不是會有便宜的房子釋出,而是樓更高,坪數更大,價格當然也更貴,才會讓人覺得都更都會變成在蓋豪宅的感受
Zion
13 years ago
至於你說的規劃,其實政府有劃定都更範圍,有希望某些區域可以先都更,可是不少都是自行劃定的建案,為什麼?就是那邊好賺先搶那邊...
Zion
13 years ago
然後現在又因為都更法的問題,可想見的會讓人民不信任建商、法律及政府,而且我有先讀過另外一本書"良心律師教你看穿都更法律陷阱",其中關於都更的問題其實真的還不少..說真的,一點都沒有那麼簡單,如果運氣好碰到好的,那恭喜,碰到不好的..真的會求助無門..
Zion
13 years ago
所以至少希望這次的事件可以有機會開始檢視這些問題..看能不能弄出一些各方都能接受的都更方法,才是全部的人樂見的.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ZionLi 你自己想想「改建完要有便宜的房子釋出」是不是更天真?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都更是要處理「市區老化」的問題,並不保證可以解決居住正義的問題。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關於都更,一直都有「公辦都更」的聲音,可是政府也不敢淌這混水。
Zion
13 years ago
Bourgeoisie: 那句是對你的豪宅原罪而說的.. 一點都不期待建商會有便宜的房子..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那就要看豪宅怎麼定義了?四千萬的房子在台北市算豪宅嗎?我認為不算,可是買得起的人也真的不多。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那為什麼房子要賣四千萬?土地稀少而且貴,營造成本,周邊行情,就是有人買得下手(而且不覺得是在買豪宅)。M 型化社會兩邊的極端經常出現這種價值上的矛盾。
Bourgeoisie
13 years ago
北市有稀少的建築基地釋出可以蓋房子,應該興建「新鮮人買得起」的平價住宅嗎?這並不是正義不正義的問題,這是建商有沒有辦法回收成本(主要是土地成本)的問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