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1 年發表的續篇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裡,兩人又增加了兩個可能的關鍵特徵:
latest #17
• Reprogramming Energy Metabolism:能量代謝重整
• Evading Immune Destruction:躲避免疫系統追殺。
這裡的每一個特徵,都涉及到細胞裡一個或多個重要的通路因為基因變異出現失常,大體是。
重要抑癌基因失活,原癌基因被啟動。具體變異方式大多是點突變,基因移位,基因數倍增,基因被刪除這些吧
根據現在被普遍接受的腫瘤發生發展的多階段模型,癌細胞的這些關鍵特徵,是逐步形成的,因此大多數癌症在人體內從冒頭到形成可查覺的惡性腫瘤,要十數年到數十年的時間。
那,是什麼情況會導致這些重要的基因通路出現異常呢?
還是 Hanahan 和 Weinberg 在 2011 年的文章,裡面提出了兩個促癌因素(enabling
characteristics):
• 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基因組的不穩定和變異。
• Tumor-promoting inflammation:長期炎症促發腫瘤
這些誘發癌症的條件,有外源的,也有內源的。比如我們受日曬,紫外線誘發 DNA 複製
錯誤,是物理因素。食物/環境中的癌症誘變劑,是化學因素。肝炎,是病毒因素。這三個,是主要的誘發基因變異,走向癌症的外源因素。
但是,既使我們完全避免了這些外源因素,也只能部分的降低得癌症的危險。Weinberg 估計,完美(就是不可能)情況下,你得癌症的機率也就是降低 50% 吧。這還是在發達國家。在發展中國家,其它常見病還沒得到很好控制的地方,意義就更小了。
原因是,癌症是基因變異導致細胞獲得了不死和無限增殖的能力。而這基因變異,是生物得以不停進化適應環境的核心機制。只要有細胞分裂複製,就有變異的可能。
就是說,癌症是生物生存的必要代價。沒有這種強制變異,就沒有物種的進化。同樣,變異太劇烈太快,也不利於物種存活和繁洐。在長期的進化過程中,細胞形成了一套複雜的保護
和修復機制,以平衡變異的破壞性和進化能力。這也是為什麼癌症多發于老年人:生物的進化機制已經盡力把癌症推後到不會對生育繁洐產生直接影響的時期了。
所以,只要是多細胞生物,就必然會面對癌症,或類似的增殖失控問題。這個是生命進化的機制使然。
完美的預防,是不可能的,也是自我毀滅。
♫♪(✿◠‿◠)♫ 。◕‿◕。晚安!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