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人世界裡,消費者永遠是老大,無論對錯
前幾天跟人聊天,店門口擺明寫了不希望有寵物跟小孩進入,客人一樣會先帶進去測試老闆極限,好言好語請不走,用趕的事後還會在網路上啾人團罵,頗酷
就是很多人硬要挑戰店家的遊戲規則,還要罵店家不體貼客人
不少人怕貓貓狗狗,也有人覺得跟寵物一起用餐不衛生,就算你能管好寵物,但對某些客人來說已經是心理的影響
目前人在服務業,此感受頗深,不過還好本行業有挑選顧客的權利
bigoldsmoke: 我個人是覺得沒有說明的必要,肯交代是老闆體貼,不肯交代也理所當然,畢竟是他的店,遊戲規則怎麼訂是他的自由
遊戲規則是老闆定的沒錯,可是畢竟是賣服務,所以如果可以多加解釋,那可以減少許多不必要的誤會。當然,不介意有誤會的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在幫高級珠寶首飾公司做系統得時候,看過小孩在店裡橫衝直撞沖翻一座把放三十幾萬手錶的玻璃直立展示櫃,老媽立刻大彪店員為何要把這麼危險的東西放在路中間,害他家小孩受傷
bigoldsmoke: 店門口如果寫禁菸,或是進寵物,我相信一般消費者應該不會有需要看解釋的需求;在台灣,有些小孩甚至比寵物還失控難教
像是這兒有很多DIY商家,裡頭都是瓷磚油漆工具等等東西,孩童進來如果亂跑是一定會受傷,可是商家會說「請照顧好孩童」什麼等等不然受傷商家不負責之類的話。並不會禁止孩童進入。
如果商家想要禁止孩童,雖然是老闆的權力,可是同一個時間也很難讓人不聯想之前的「中國人與狗不可進入」的標語。很難不讓那些有孩童的人有不好的感受。
對啊,既然感覺不好,在門口知道規則就不用進去看臉色找不自在了,問題是在這裡很多人偏偏很愛去挑戰雙方的極限
付錢的不是老大,可是也需要有公平的對待。對於某些遊戲規則做出解釋,對於賣服務的店家來說不是件不好的是情。
十八禁是說裡頭有對於孩童不好影響的物品,阿端看這個說小孩與寵物不能進去的店家是什麼種類的店家。是,情趣用品店?
我用錯 18 禁這形容辭,應該說是像雪茄吧,紅酒吧這類成人取向店家
若店家規定不准拍照、禁帶外食等等,需要清楚說明原因嗎?規則訂了就是訂了,願意遵守就歡迎,有疑問你可以開口問,不爽就不要來
我個人認為"服務"是建立在互相都認同的情況下,否則就是找麻煩
米其林 12 禁大家笑嘻稀搶星星,台灣 12 禁天打雷劈
凡事都要順著客人的毛,不然立刻被冠上"不適合服務業"標籤,超棒
同意店家的規定只要不涉及歧視那隨便店家如何規範,可是歧視是怎麼來定義的,有些時候是狠灰色的。
應該說就於孩童而言,如果禁止是因為保護,那不算歧視。如果禁止是因為嫌惡,那我會覺得那是歧視。
其實也還好啦,在台北看太多惡形惡狀的父母與小孩,大家也都心裡有數,只是華人畢竟愛做表面文章
星星餐廳擺明 12 禁不是嫌惡是啥,問題是人家權威啊,規則訂了哪還需要解釋
會害怕發生無法處理的狀況,簡單來說就嫌惡,只是等級差
那後來別去不就得了,"通融"這兩個字等同人情,給是面子,不給也應該
我在自家餐廳裡也曾對客人說「請小心唷,地滑我擔心他(小孩)摔倒」,其實心裡是想著千萬別給哭鬧找麻煩
基本上我想講的不是針對"小孩",如果因為小孩二字而感到不舒服的,我很抱歉,我想說的單純是尊重店家規則,基本上小孩剛好只是舉例
説穿了,也就是普遍缺乏「同理心」、凡事只顧自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