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e Wang
12 years ago
今天聯合報頭版(紙本)很驚人,因為他標題直接下了一個強烈的價值判斷:〈史上首遭 教長被學生罵到臭頭 立委讓學生質詢部長 荒腔走板〉另外「質詢」這個詞也是一個誤導,因為只有立法委員才能質詢,學生是受邀上備詢台陳述看法。
latest #6
Irene Wang
12 years ago
此篇報導中說「蔣偉寧表示,學生受到驚嚇,他感到抱歉」。我只能說以後教育部真的不要再發信要求學校「關心」參與運動的學生了好嗎?不但學生受到驚嚇,我們上班族也很受到驚嚇。如果教育部可以請學校去關心這種事情,是不是經濟部也可以請公司去關切參與運動的員工?
冷房裡的拉拉
12 years ago
我真的覺得那學生很有禮貌,而且句句在理,但是只看新聞的人一定不會這樣想....
媒體中立這個原則怎麼了呢
立即下載
Irene Wang
12 years ago
禮不禮貌,我覺得倒是其次(←個人主觀意見);陳為廷針對教育部長提出的批評,主要兩點,一是指出他說「如果是跟教育相關的運動,我一定到第一現場去關心」與事實相悖。二是教育部要求學校關心,使一些家長害怕,禁止小孩前往抗議。
也就是說,第一項批評指出蔣偉寧在國會殿堂公然說謊,他是一個政治人物、更是教育部長,我只能說這種行為真是荒唐。第二項批評則是說,教育部這種行為,無論是否有心,會勾起威權時代的記憶,(還沒完……)
Irene Wang
12 years ago
使家長保護心態啟動,從而使學生參與公眾事務更加困難。我覺得,這兩項價值,真的真的,優先權高過「禮貌」。(我沒說他一定不禮貌,我是說那不是問題的重點。)
我自己深感痛心,有一個更加私人的原因。老家長期訂閱聯合報,至今少說二十年。我父母吸收新聞的方法很傳統,就是看報紙;對他們來說,電視新聞的可信度硬是少了幾成,臉書噗浪什麼的,根本是異次元的存在。
Irene Wang
12 years ago
所以聯合報這種行為,對我心裡的某個角落來說無異於在井裡下毒,可恨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