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節錄: 台灣有不少家長在孩子不同成長階段所採取的方法與重點剛好顛倒了。往往在孩子還小時,崇尚開放式的教育,以專家的話為聖旨,說「父母要當孩子的朋友」,認為一切事情都必須跟孩子「好好商量」,以至於孩子才剛學會走路、講話,就讓孩子予取予求。
其實父母就是父母,在孩子習慣與人格養成的初期,不應該以「當孩子的朋友」為藉口放棄管教的責任。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話,父母要從小要求他們負責任、守紀律,如此才有利於一路陪伴他們度過青春的叛逆與狂飆期。
拎鄒公以前是這樣教你們沒錯啊!不過遇到孫字輩就全反過來了
孩子小時候理智分析的大腦發展尚未成熟,實在不必耗太多心神溝通講道理,他們也沒有太多能力來自主選擇,父母陪伴重點反而該放在生活常規的養成及負責自律的習慣。到了青春期階段,一個行為舉止讓大人放心的孩子,父母才可以跟他以朋友般的態度相處,互相分享心靈的感受,親子間的親密感才有可能真正的建立。
以前是沒有打的粉兇...但是該有的規矩可都沒少....
看來林爺爺真的是把我乾女兒寵壞了!不然你是不會碎碎唸的!
我們這個世代都是從小被打到大的, 爸媽打, 老師也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