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情-有關RV其之三】
畢竟,內在感官是一種無法經由教導、只可獨自開發的能力,同樣的遙視能力,在操作上,不同的能力者所使用的方法、限制、感應需時長短、準確性以及所得訊息的呈現方式等等,都會因著個體的不同而有著由微小至完全不一樣的差異。
latest #10
某一些遙視能力者所能看見的距離只局限於一個維度,某些可超越自身所在維度的界限,觸及四次元(時間)或五次元(可能性)甚至更高次元的影象。
有的可超越地域,觀及其他生命體所存在而不在人類視力所能觸及的境界(通稱靈界、無機生物世界等)內的事物。在遙視的概念上,不同的次元、地域及維度,都可以說成不過是距離上的不同。
如同實體世界上的地理法則,只要有了目標,能力者就能透過一次或以上的高度集中追尋到目標物及其相關的事。而目標的周邊常有一些對目標來說非常重要的事物,扮演著提示的角色,牽引出有關目標更多的相關資料,及後引伸到另一些帶有相聯性的目標上。這是一些稱為座標的物件。
座標在遙視的過程中通常非常亮眼,或反覆出現,教人無法忽視。跟著座標的啟示去集中精神,往往就能找到座標所指向的目標物。基本上,有了座標的協助很容易就能得到有關目標物在某指定時間點的立體全息影像。
當然,實際操作上比以上解說更複雜一些的,而且偏向概念性。
簡單來說,在時間線上所能覆蓋的距離幅度(也就是一般性所說的「能看到多久以前的事/多遠的未來」),基本上還是跟現實世界的地理距離有所掛勾的。越是久遠的過去或越是遙遠的將來之事,相等與在地理尺度上越是遙遠,需要花費極多的精神以及反覆投注心力才能讓視點到達。
以難易度來分辨,最容易能窺看的畫面是「現正發生→目標與能力者距離接近」,其次是「現正發生→目標與能力者距離遙遠」及「發生在過去或未來→目標與能力者距離接近」,最費勁的為「發生在過去或未來→目標與能力者距離遙遠」。
又,雖然在距離的概念上,過去一年前的事與未來一年前的事情遠近相同,但攏統點說,未來的道路有如陡峭的斜坡,窺看起來總是格外費力。
順帶一提,在這個距離性的概念下,某些能力者會不自覺本末倒置,下意識把在遙視之上強加限制。比如把遙視視為一種旅程,必需在心靈上經歷一些飛行、穿越等過度,或用上某種燃料或損耗等,才能得到相應的遙距畫面。
這樣的做法無非是能力者作為人類的邏輯部份為了讓脫離客觀現實的能力合理化,而強行將超能力模似成普通的物理力量般。說穿了統統都只是自己所施加的局限。
事實上,任何Remote Viewing Session都不需要燃料、也沒有任何過程可言。勉強要說,發動能力的要點只在於中斷現有外在刺激源以及精神高度集中。除此以外任何需要,只屬無法突破的個人盲點或錯覺。
雖說如此,每種能力都始終存在個人體質與操控方法上的差異,畢竟那種能力──依據某些說法──還是以存在於物質世界裡的腦部為基本的。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