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在這個屬於夢境與夢境之間的時刻,我朦朧裡想到了件務實具體的事:
www.mobilemag.com/2013/0...
latest #11
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Voyager 1,航海家一號,應該目前所有人都有印象的一艘太空船,至少對上面有張同質唱片,錄進了數十種地球上人類語言(說的一句話大概是「來自行星地球的子民向你問好」),還有那一對裸體男女作問好狀的圖像,達文西作品為代表的地球人示意圖等等。
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他不是最早被往太陽系外投射的人造物體,但是目前飛得離地球最遠的人造物體。以目前的科技進展與星際計畫預算,也看不出能追過他的後繼者了。畢竟他已經達到所謂第三宇宙速度,也就是能逸離整個太陽系引力的最小速度,這個數字我們能夠計算,因為我們大概能知道太陽系的質量與分佈,忽略掉極外圍空間是原來萬倍但質量小於萬分之一的部份。
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能有這速度是因為借助了幾次引力加速,尤其他的主要任務對象木星和土星,引力把他拋甩出去(別懷疑,即使念文組的朋友,這些國中與高一的地球科學課本都教過);有這速度的意義則是:基本上他們永遠不可能再被喚回太陽系裡,或比如地球,他的出生地。
立即下載
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在成功完成人類首度近距離的土星木星拍攝工作之後,他的職涯就進入了比較閒散的狀態,這位一號Voyager,繼續往外旅行,他的電池還能供應一些外在射線與粒子的資料收集,然後回傳母星地球。
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就像是當代的青年世代上班族,網路或手機也帶給你切割不了的工作任務。一般認為,Voyager 1上頭的電池大概在2020年左右會完全沒電,他還會繼續旅行,靠的是宇宙四大力裡最弱、但就困死我輩人類世代一生的引力(Gravity),其實把他發射出去的時候,沒有設定中程之後,也就是工作任務目標木土星觀測位置之後的所謂目的地,相當不負責任地,這個人造物體就無盡地繼續旅行。
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在那手機沒電的大概2020年之後,以他1977年被製造發射來說,於45歲左右的年紀,進入退休生涯。
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我有時會想起目前還在太陽系裡的他,有種還離我們不遠,是在鄉里的安慰之感,就看看每週更新的資料(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搜尋"Spacecraft escaping the Solar System"),今天恰好搜到這篇文章,大家對他的行蹤開始有點爭議了,但總之,被認為是在太陽系邊緣了。太陽系的定義大概就是太陽風造成影響的範圍,那邊緣宇宙介質處在被這顆恆星幾乎鞭長要及末及的地帶,類似泡沫的廣大空間裡。
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而擠過這段,也會是他終於退休之後,簡單的計算,我們地球人認為,他大概在四萬年左右,會抵達另一個恆星系統,另一個太陽系,是我們能看到的一顆星星,蛇夫座裡的某一顆星,如果他順利抵達的話。到時候,他被拉近該星系的機率也很低,畢竟宇宙太空曠了,這不知是幸運或不幸的事;
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一旦被拉進去,這顆地球人創造出旅行最遠的人造物,應該會墜毀在該星系的某個行星,或者融化在該恆星周圍無色的高溫裡,那麼他就有個終結,否則,他就又得旅行過數萬年,尋找下一個旅行終結,可以卸下行李好好睡一覺的機會了,這還真不知是幸運或不幸的事。
Hedula
12 years ago
或許會到達一個所謂的宇宙墳場?
也或許會被另一個文明尋獲,而被重新照顧?
CHE_Rimbaud
12 years ago
若有收回他能力的文明,那這東西對他們來說太簡陋粗糙太無用了。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