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行樹
12 years ago
latest #10
惑客廖 覺得
12 years ago
倒是覺得含糊帶過...
惑客廖
12 years ago
沒有很具體的建議。
惑客廖
12 years ago
其實帶領台灣這二十幾年的科技產業,也是當時的特色產業(相較於農產品)
立即下載
惑客廖
12 years ago
「當美國科技業和製造業都非常成功時,歐洲卻在發展音樂、藝術、舞蹈,這些是有錢人第二代走的路。」蠻奇怪的說法。
惑客廖 覺得
12 years ago
美國當時的藝術產業也很成功。看到其實藝術最發達的年代,通常是經濟最好的時候。
惑客廖 覺得
12 years ago
有錢人也是類似的道理,藝術的蓬勃發展需要富裕的社會環境支撐。不然有才華的人,也只能孤芳自賞,難有實質的回報。
惑客廖
12 years ago
他把因跟果顛倒來說了。
惑客廖
12 years ago
美國科技業跟製造業成功的時候,歐洲也不賴。工具機、化工、生技、醫療、能源,通訊,資訊。只是現在很多都不行了,同時我們也看到他們現在經濟的狀況....可沒有靠他說的這些產業撐起半邊天。反而是經濟好的韓國,這些藝術事業也同時蓬勃發展,因為大家花得起錢嘛。
惑客廖
12 years ago
「這樣設計觀念就不一樣,要讓這塊土地開放出來,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過來。」這點就頗認同。
需要更好的移民政策,跟移民的教育,讓他們從踏上這土地那一刻開始,教育他們忠於這片土地。
惑客廖
12 years ago
像美國的方法一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