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蘋果為例,他們不是「別管成本」,而是不讓「管成本」的需要超出「造好產品」的需要。Steve Jobs 當年為降低成本做了多少事,你他媽的都看不到。
如果蘋果真的「別管成本」,老早就把Apple A-Series SoC 判給 Intel 的 18nm,就把三星的 Exynos 秒成渣;老早就把 iPad mini 步入 Retina ,也把 Nexus 7 都秒成渣,你叫這「別管成本」,媽的
大家只看到創新,但是就我從 iPod 觀察到現在,在商品上 Apple 一向是採絕對合理化的策略
成本永遠要控制在最低,技術永遠是在最適當的時間能夠早對手半年到一年以上適用在產品上
iPad 2 的時候就有人亂猜 retina,我就說絕對不可能,時機不對,不像是蘋果會做的事
蘋果現在的產品多半很貴,大家好像忘記 iPod 其實是靠價格把市面上的 HDD/大容量 mp3 player 幹掉的
Steve Jobs 式的成本管理是甚麼呢?那是把「成本集中於刀口上」,而不是「不計成本的提升質量」。iPhone 到目前為止都不像其它廠家玩802.11ac、不用440ppi螢幕、不用1GB以上的RAM,把錢都花在可以確實提升體驗的正事上。
以 iPad 支援 MIMO 為例,其他人都在支援 802.11ac ,但有多少消費者有 802.11ac 路由器?把規格盲目提升到 ac ,這算是「不計成本」,還是「浪費成本」? 蘋果從來不是「不計成本」,而是「不虛擲成本」。
而蘋果這種「不計成本」的方式,也不是普通廠商所能學習得到。試想想當年蘋果豪擲40億美元去確保 Retina Display 的訂單,那其實是「不計成本」的去「降低成本」。
學院派的教授寫幾句很容易,媒體寫幾句都很容易,但沒有真正經歷供應鏈洗禮的人,總是以為「做好產品」很容易--要不,你看 HTC 為甚麼會這麼糾結?難道他們都不看學院派教授的文章?
其實,我反而覺得像HTC 把照相機的像素調低來加大感光器的做法更討好。與其盲目「不計成本地造好產品」,不如說在成本限制下如何「做好」產品。
當然,我不是說 HTC One 的相機很好...(還是覺得iPhone 5s的比較能平衡像素與感光的需求)
odinblog: HTC New One 我覺得成本有點高呀, 那個高感光元件很威, 但是結果可能消費者還是只是拿來拍一般相片.
喇叭和麥克風應該是類似的狀況.....
iPhone 5s 的夜拍還是不如 HTC One,不過已經拉近到接近極限狀況下才會比較明顯了。一般如果是室內的話已經不明顯了,而且 iPhone 5s 還有個改良版的閃燈可以幫忙。
hideman: 400萬真的有點不夠用...用 iPad 放大一點都有微粒了
那天我同事在居酒屋拿 HTC New One 拍, 照片在手機上還可以, 嚇我一跳... (我自己也用 New One ). 比我的 Sony HX9V 高ISO 模式還好...
聽說那個感光元件有高像素版本, 應該是成本考量所以沒有用吧
不計成本?論文不是常常在寫...當量子電腦發明時 ..blah..blah....
vanhazar: 這個可以學學 Google 那樣包裝成概念產品,打打品牌賣名氣?XD
HTC 那個高感光元件 sensor 本身沒什麼好威的,就放大 pixel 而已,對 sensor 廠來說也不是大到超出常規的 size,這樣是有什麼了不起的技術在裡面
但是當初其實我是很欣賞這個作法的,因為 pixel 本來就不代表什麼
priv: 同感,最少代表他們有嘗試去動動腦筋 (喵喵姓王的那個老闆)
可惜 HTC 在不該省的地方省,結果做爛了。1. 找 ST 做 sensor 就錯了,他這家熱噪本來就比較差,然後 One 應該很明顯製程有問題--加大 pixel 想要提高 SNR 結果找一個在 SNR 表現不佳的公司來做是搞笑嗎
2. 要強化低畫素高畫質表現的印象你的光學鏡頭一定要好,最好要比 Apple 規格更好,結果他配普普通通的鏡頭
UP 如果要高像素就是 sensor size 要大啊,當然沒辦法用
同樣 size 拉到 13MP,抱歉 ST 的 sensor 不可能打贏其它家
New One 高成本的地方在於 speaker、麥克風、鋁殼,不好意思我不覺得相機算
那個 UP 相機我在很多地方講過,很明顯是 trade-off
因為 ZOE 和防手振的關係他評估不能用太高的畫素,可能這時候 ST 又來和他 promote 一顆號稱便宜又好的 sensor 就剛好合拍了
priv: 不過其實我覺得消費者不怎樣在意smartphone的Speaker,不知為甚麼HTC會把成本投到這邊,是「人無我有」的意思嗎?
這是當時的賣點吧,HTC 強調他們的音訊效果很棒這樣... 問題是不會有什麼人用手機內建的喇叭來放電影之類的 zzz
hideman: 用手機的Speaker其實真的有點白目,相比之下能拿Beat by Dr Dre 還可以當當頭飾XDDD
因為 trade-off 這種東西有時候很容易見樹不見林
舉例來說好了,微軟 WM 當初缺點很多,然後最被批評的點就是不順,然後潛心三年做出來的成品就是除了超順以外不知道可以幹嘛的 WP
HTC 來說在之前的產品可以說是完全放棄 speaker 這塊,從有 android 手機開始他毫無例外一律都沒有音箱
priv: 這點讚啦!WP少用不說,但最少Windows 8是台「很快很順的垃圾」XDD
當然就一直被批評說聲音很爛,但是 2013 年開始突然他每隻手機聲音都很好
老實說我覺得以 android 廠來說這樣並沒有錯,因為相對於 Apple 一個產品滿足最多的人,android 手機特色一向就是多樣性
就我的評價來說 New One 不論成敗事實上他是 Android 手機裡面平衡性非常好的一隻手機
音質的問題,在手機越做越薄的狀況下,如果沒有什麼突破性的技術,只能說這是一種必然性
HTC 今年算是逆向操作了一下,我相信有抓到部份消費者。只是總之 HTC 還沒搞清楚消費者會一直投向別家的懷抱真正的原因
離題一下,我非常希望 Apple 未來能再把 iPod Classic 那種等級的音質輸出帶到 iPhone 跟 iPad 上,那種差異不需要萬元耳機就能聽得出來....orz
priv: 說到逆向操作,我又想起「你沒有我有」的王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