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說登上去才發現因應文章長度還得再加個小標題QQ
我怎麼就沒想到應該要加呢!!!!!!!!!!!!!!!!!!!!!!!!!!!!!!!!!!!!!!!!!!!!!!!!!
期末回饋: 不得不再度提到,英語寫作、與中文新聞寫作在架構上其實非常相似,感謝美貞在我大二時一整年來的魔鬼訓練,讓我找到清楚丟出point的方法,不然以一直以來晦澀文藝又愛傷春悲秋的寫作風格,根本就寫不出什麼好的新聞稿。
然後新的一年,新聞還要再努力的方向,仍然是架構。這篇很清楚暴露出好多缺點,
1. 文章長卻沒有小標,讀起來很費力。
2. 每段的字數太接近,讀起來沒有節奏感,是一篇讓人想中途放棄閱讀的文章,應該要分配幾段是能夠用兩句話帶過的段落。
3. 文字還是太繞口太多廢話不夠簡潔QQ 不能參雜太多我自己對專訪人物的解釋,應該要更具體的說明人物身上的哪些經驗、想法→構成她哪些特色,具體指出細節後才能做進一步的個性解釋。
4. 架構看起來還是很怪(雖然補上小標之後應該可以補起架構的不足),從【乙網生力軍→個人網球生涯→個人特色→未來展望】的架構來說,應該可以改成〔個人特色→個人網球生涯→乙網生力軍→未來展望〕。個人特色帶入的方式也過於簡陋QQ
這些在寫作的時候都沒想到,登出來才萌生這些可以改進的方向。
一開始以為新聞寫作很簡單,就只是把知道的事、看到的事整理一下寫出來即可,但是越寫就越發現,自己寫出來的東西其實對讀者來說很難閱讀,甚至花了很多時間去想架構、堆疊事件順序而來的文章,對讀者來說看到中間就很想放棄。
>以後要更朝對眼睛、對閱讀者而言更舒服的角度來寫作!
>這學期總是用換句話說來補內容,但是這造成重複的資訊一直出現,廢話太多。以後不管採訪重要程度,都要確切寫出訪綱,挖到更多細節來補內容;就算沒有太多細節,也不可以硬塞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