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整理,嫌吵可消音]即便是熟悉过的环境,多年后再看感觉也不一样……狂傲过的心情会慢慢谦卑下来,因为知晓自己与世界的区别正在越来越小……却又越来越大。
latest #12
小是因为被同化,又或者为了适应或保护他人而隐去棱角;大是因为在越过了“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之后,心中已有了山水——便难以再为外物所摇撼。
就像从作品成形的伊始到最终,无论是哪一行,外行人记住的总是最后成品的样子,看门道的却能道出其中的构想框架、创作原理。即便道不出,心里也能意会,从而取其精华。——这曾是最让我疑惑的问题。我非常失礼地问过一位作曲老师:“您觉得作品是创作出来的,还是它原本就存在于自然之中,人们只是找到了它?”
他回答我,两者必然兼而有之。但取材和排列组合的方式人人各异,这正是他认为的创作的价值所在。
立即下載
在没有找到更好的解释的情况下,我无法不赞同他的看法。毕竟,我们的创造素材不可能是世界上不存在的东西,即便是怪物,拆开来看也不过是现有事物的新式组合。倘若我们能够造出宇宙中不存在的事物,我们就不再是人类,而是“神”了。——因为,在人类的定义里,似乎只有神才能做到这些。
我信的神是符合逻辑的,他造出的世界是有因果的。但所谓注定的,其实只有这些因果的联系本身,
而因果的两端却永远各自变化。也就是说,人能改变的东西虽然有限,但由于因果两端的不确定,无论发生了什么,其实都还可以保留一线希望。……结果是无法掌控的,它的弊端是严重干扰人们规划生命,而弊端本身却与优势等重:它同样严重干扰看似既定的Game over进程。
因果就像人牵着一只动物,有的动物很难乖乖被牵着走,有的却很温顺。我们无法计算出下一次遭遇的动物的个性,但完全可以选择继续还是放手、用多大力气,如何平衡地牵着多只动物向前走。
现在我面对的是一只性格古怪的动物。它是否愿意跟我走,首先取决于它是否喜欢我,而我又有多喜欢它。在这个前提下,使用多少力气的考虑才会有意义。让我开心的是,它喜欢我的程度似乎和我喜欢它的程度一样多。只是我发现得比别人晚了一些,半路出家,终归不可急于求成。
前些日子老爸问过我:“你学作曲的目的是什么?”他是在委婉地问我以后要如何谋生。他还是希望我乖乖朝着拿PhD的方向前进,那样会比较好找工作。我心里明白,子女不安定的话,父母永远也不会放心的。
比较矛盾的是,老爸同时又反对我去打工。(yarr_okok)在如此地被质疑生存能力的情况下,开始考虑要不要把自己偷偷开淘宝店的事情告诉他算了呵呵呵。(gtroll)(<---说说而已,被他知道了又要从盘古开辟混沌念起了……)
不到三千
11 years ago
原來已經是個女老闆了呢!失敬,失敬!
clareyu: 噗……哪里是什么老板,旧货贩子罢了XDD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