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P] xia_yen: 朋友的老公(一個中小企業的老闆)談服貿。……我是根本「反對服貿」。有人說服貿只是ECFA的延伸而已,不好意思我根本也反對ECFA。
誰說ECFA之後經濟會大好的????當初到底誰答應我們了啊?????出來講幾句嘛。
有人喜歡說韓國出口比我們有競爭力因為人家有FTA,出口不抽關稅,好啦我同意,但是簽ECFA要付出多少代價?
latest #10
不要簽好了,放手給匯率貶值5% ,不就拉回來了嗎?
貶值10%,好了,如何呢?
人家韓國者幾年出口整個大增,他們放手讓匯率重貶是很大的原因,日本的安倍三隻箭不也是如此?
就算ECFA給你過了好了啦,當初本意不是為了關稅互惠嗎?
那貨貿都還沒過,服貿急甚麼?服務業有啥關稅好減免?
有人說服貿通過,我們可以去大陸開服務業賺廣大12億人民的錢,第一,不好意思不是大陸,是福建而已。第二,台灣99%是中小企業,誰有本事去大陸創業?除了銀行,大財團,誰有本事去?
好啦,去賺大陸的錢,然後咧?乖乖繳稅給台灣政府?
我不否認服貿會對某些人有利,但絕大多數的台灣人民是絕對享受不到的,有人說大陸人來台灣創業,也會創造就業機會,有數據舉例說ECFA後多少陸資來台開公司,只帶了幾百個陸幹,卻雇用了幾千個台灣員工。
嗯,我都承認這些數據是對的,但我反問,請問陸資來台創業,難道是為了放眼全球市場嗎?以大陸世界工廠的地位,要做全球生意需要來台灣嗎?
來台灣開餐廳開印刷公司,會做得到全球市場嗎?
如果不行,那終究還是服務台灣本地需求不是嗎?
那麼,台灣的需求就是這麼多,可以支撐的供給也就這麼多,就算大陸人沒來創業,這些供給還是會有本土企業去填充。
立即下載
換句話說,這些台灣人本來就應該有工作做,只不過多了些大陸老闆來,排擠掉台灣中小企業的空間,所以這些台灣人變成替陸資企業服務,如此而已。
就業機會並沒有被「增加」出來,只是吃掉一部份台灣的中小企業空間罷了。
講點政治化一點的好了,就像台灣人一樣,大多數的大陸人誰有本事跨海來創業啊,就算有,他去上海去深圳,市場大太多了啦,何苦要來?所以誰會來?
當然是帶著任務來的,隨便舉例好了,最近戶政系統被發現層層轉包,最後是大陸的公司寫的程式,以後不用躲躲藏藏了,大陸人開的軟體公司可以光明正大的競標啊.想像一下好了,遠通氣不氣?
氣死了吧,但如果下次高速公路收費是登記在台灣的公司得標,老闆是大陸人,嚇不嚇人?
哪一天桃園機場民營化,得標的是公司老闆是大陸人,嚇不嚇人?
你轉電視從49台轉到58台要是老闆都是大陸人,你新聞不要看了。
退一萬步講好了啦,哪天你去鼎王吃飯都得叫「服務員」,你才知道原因我們早就已經呼吸著服貿了,呼吸著ECFA了,鼎王加雞湯粉你該感恩了,誰知道以後加甚麼粉?
服貿通過後,大陸員工幾乎是可以長居台灣,隨便給你來1萬人好了啦,10萬人好了啦,你還要不要買房子?現在已經一輩子買不起了,以後你加你兒子兩輩子買不起,你覺得我很誇張嗎?你要不要查查香港房價漲幾倍?香港奶粉漲幾倍?
光是士林夜市小吃漲多少?
中國要台灣市場幹嘛?白癡也知道,光一個深圳的人口是1千多萬,他稀罕你台灣市場?他要的當然是你的領土,你的國家,現在你給他一個合法大門,讓他進來要幹嘛就幹嘛,人家隨便號召幾十萬人進來弄垮你經濟就業出口民生,除了統一,你還有其他選擇嗎?
坦白說我早就覺得,馬英九作完他的八年,台灣被統一的路已經無法挽回了,這真是最深的悲哀,當初投票給他的人,如果你也喜歡這樣,那我沒話說,如果你不希望這樣,那我希望你真的有感到後悔。
以上,轉噗內容
以下個人心得:真相了
disturb5566
11 years ago
服貿有這條"跨國企業內部調動人員進入臺灣初次停留期間為三年,惟可申請展延,每次不得逾三年,且展延次數無限制",等同於變相移民了,每個來台工作人士還可以申請親屬過來,這些人還可以入健保第六類人士喔!! 歷史上有哪個例子是這樣光明正大開後門給敵對國家的人? 吳三桂再世嘛?
就一直跳針「經濟可以獨立於政治之外啊,可以不要一直有被害妄想症嗎」、「到底有沒有看條文,人家讓利比較多ㄟ 我們還不趕快簽」,我臉書上也有朋友一直說學生愛鬧blablabla。真的過太爽爽太久,久到忘了集權國家,政經不分家,還通通歸黨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