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在Radio 4的廣播目前釋出55秒,該廣播警報的播報時間將會和70年前的6/6完全相同,為的是重現二戰的即時性給這個距離世界大戰太遙遠的世代。戰時人人保密防諜,所有媒體發布的內容都必須經過審查才能發布,所以最後播音員/主播念出來的內容都不會有行動的時間、地點、軍力等等敏感資訊。
Benedict Cumberbatch to read original D-day news bulletins on Rad...
latest #20
D-Day其實只是軍事用語,表示重大軍事行動。歷史上有不少D-Day,也不一定都在6/6,只是諾曼第登陸較為人所知。
諾曼地登陸的前一天,有個叫做安德烈.佛德里曼(Endre Friedmann)的神經病攝影師選擇跟上前線拍第一手照片(其實他已經上船了啦,要叫軍隊為了載他回去而派小艇或掉頭也不太可能)
登陸地點名為奧瑪哈海灘(Omaha Beach),是當時德軍防守最嚴密的海灘。但據說當年盟軍收到錯誤情報,誤以為奧瑪哈鬆鬆的很好攻,結果在搶灘的兩小時內就有約2500名士兵陣亡(也有人說一個半小時,3500名)
立即下載
我們的安德烈在拍滿四捲底片後,渾身發抖爬回運送傷兵的醫務船,最後平安回去將照片送去沖洗。雖然他否認他是屁滾尿流逃離現場的這種說法,不過從照片模糊程度的來看,除了可見戰況慘烈外,攝影者必須真實紀錄現場vs求生本能還是能從照片中感受的到。
額不過那4卷送暗房的底片最後只洗了11張出來,其他的...據說暗房小弟不小心把烘乾照片的烘乾機的溫度調太高,導致底片熔毀。想想覺得這樣真的很幹,平平是冒著生命危險拍回來的前線照片,別的攝影師都有有清晰又漂亮的照片可以賣給雜誌社,拎杯就衰小照片都被熔掉只剩11張,然後刊了還要被人家笑我手抖膽子小,幹。
噢忘了說,安德烈是以羅伯.卡帕(Robert Capa)這個名字發表照片。不過因為卡帕這個名字其實是與另一位女性攝影家(女朋友)Gerda Taro共用,所以避免自己混淆,我會比較喜歡用本名安德烈做區分。
不過...塔蘿(Gerda Taro)於1937年和安德烈在西班牙拍攝西班牙內戰時意外被坦克履帶壓傷,在戰地醫院躺了幾天後不幸死亡,得年26歲。從那之後,"羅伯卡帕"就只剩下安德烈一個人了。靠腰為什麼最後會虐到自己啦嗚嗚幹
順帶一提,安德烈寫的失焦是我看過最歡樂的戰地回憶錄裡面就是各種鑽漏洞、各種泡妞和各種喝酒。聽說這傢伙把這本書當作電影劇本在寫,原本打算能改編成電影,不過後來不了了之。
失焦
另外,誠心建議先看完失焦再看等待卡帕,不然心情會很沉重
等待卡帕
抓到津津!
BC的部份,沒看錯的話(夏季時間到底是要加幾小時啊?!)大概是下午3:30播。反正那個時間我剛好可以邊聽Radio4一邊做報告kerker
津津 aka ㄐㄐ
11 years ago
之前為了做報告有去了解奧瑪哈海灘以及另外四個海灘的登陸點要事,我光是電影搶灘大概看了二十幾次左右...唉戰爭真的是很可怕的。
jenny1920: ㄐㄐ對不起,我沒看到你的回覆QQ
搶灘可以看20多次你也太強了吧! 搶救雷恩大兵我不敢再看第二次耶
津津 aka ㄐㄐ
11 years ago
ceshalock: 還好啦,多看幾次就習慣啦
jenny1920: 不,我只要想到那是真實發生過的情景我就無法再看一次QAQ
津津 aka ㄐㄐ
11 years ago
ceshalock: 那也只是電影而已,你情感會不會投入太多XDDDD
津津 aka ㄐㄐ
11 years ago
不過最後結尾我的確不敢看第二遍XD 太悲劇了
結局我反而覺得還好XD 但開頭看完我覺得有種得了PTSD的感覺 (又不是John
津津 aka ㄐㄐ
11 years ago
ceshalock: 這部戰爭片真的算拍得很逼真了,看了那麼多部這部真的最深刻。
是啊 (抖)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