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04心得報告]
1.人的經歷往往是片面的,愉快的經歷很好,愉快的經歷的遺產則不一定樣樣好.
2.愉快的經歷的負面遺產,就是產生能夠重現.保有.擁有.替代.兩全其美.十全十美.
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可以不受干擾的獨立.自存等之「不切實際的想法」.
3.愉快的經歷的正面遺產,就是對所有「不切實際的想法」進行審查,不論是先知先覺,還是後知後覺,都是有意義的.(都是導向智慧的)
4.回憶審查了1990-1993年,我在台視.中視.華視.完整看完的整部連續劇,
那是一個孩子被保護在家裡,以管窺視世界的一個渠道.
這些經歷(對我自己)的影響就是被植入幾個象徵意義連結跟迷戀的原型,
在當時,看連續劇終於可以聽懂同學的討論了,但是隱性的影響卻很久不能覺察.
5.人生是一場無法關掉的電視,
電視連續劇產生的波動心緒(悲.歡.離.合皆有),我們可以簡單的抽離,
但是換作實際人生,我們就每天與之生活在一起.(所以需要某些智慧)
6.如果過激的心緒波動讓我們受累,從連續劇與電影這樣的虛擬人生中的啟發,
給我們提示了一些「解脫」小技巧(小智慧):
(1)從影評人的視角,審視夾藏於腦海中的「經歷.經驗」:就像「經歷.經驗」不是我,也不是我的.
(2)從陪審團的視角,檢視夾藏於腦海中的「觀念.想法」:就像「觀念.想法」不是我,也不是我的.
(3)從第三者的視角,監視夾藏於腦海中的「感受.感覺」:就像「感受.感覺」不是我,也不是我的
7.「回憶」就像看一場新電影,我們監視著這個「再製(重新製片)」機轉的原由,然後又被動的接受「塞過來的一切」.
8.但「當前的人生」,卻像一場互動式虛擬實境(或實擬虛境),給我們更好的待遇,讓我們能夠發揮一些影響力.
9.人因為捍衛新電影或實擬虛境裡的「經歷.經驗.觀念.想法.感受.感覺」而心緒波動導致「心裡苦」.
(曾在韓劇中聽過一句台詞:我的心快要爆了.我的心好累...等等)
10.這個不經檢視的捍衛行動,或稱為「不經意而有的小小偏執」,它是有根源的,也是「心裡苦」的根源.
11.根源在於這些堅持捍衛「經歷.經驗.觀念.想法.感受.感覺」是我,也是我的.
(以上只是侷限在「觀念上」的自虐現象,我們並沒有涉及「自我」的實存與否,或客觀世界的存廢議題)
12.如果可以試著去練習,
在「觀念上」把「經歷.經驗.觀念.想法.感受.感覺」不當作我,也不當做我的.
你就不會去抓取單一理由.單一觀點,用「擁有唯一真理的姿態」來說話.
很自然的,你不會固執成見,你也會喜歡聽人從他的角度來說說,
天然的,能超脫文化與社會對心智的侷限而活.
(因為你懂這些形成的原由,不會盲從,不會人云亦云.)
13.與他人互動,因為你看得懂,自然會通情達理,
因為看懂這個互助的架構下,自然清楚的去扮演相應的角色與功能.
人們願意對你好,因為你值得.
(人們把你當福田,種在這兒,因為你看得懂,所以他們才能安心回收)
(好人要大團結!! 善有善報,是由我們自己來報!! 這就是為什麼我喜歡收集好人.參加好人團體...)
14.因為看懂互助架構,所以能「自利利他」.(我們不是從道德的角度去看的.我也不是衛道人士.)
因為幫助別人看懂,也可以間接的幫助自己,所以「自覺覺他」.(老師也要看人教,時光太短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