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黑格爾有感﹞黑格爾認為自我意識並非單獨而是關係的,也就是說我們自我的存在還需要一個非我來建構起來,或稱異他外物。自我意識與異他外物的關係即是欲望,因為有慾望,所以自我總是不滿足,不快樂,但如果我們取消掉了異他外物,我們也就取消掉了自我意識。因為這兩者是連帶關係,簡單說,自我意識是從社會互動中發展出來的(有這蓋年才有社會學可以念ˊˇˋ)(下收還有
latest #20
掰噗~
10 years ago
太慘了吧:'-(
非我與自我並非對立面,但是少是以我之外的存在。因詞我設想一個狀況:與政府抗爭社運組織是一個自我意識,而政府則是一個非我的異他外物
假如取消了政府,組織本身也跟著被取消掉(雖然很多人都想拆掉政府)。夾如我們為了組織的生存而不取消政府,我們該做的就是將我們的自我意式帶入到這個異他外物
立即下載
也就是這個異他外物,透過我們自我意識的轉變,他變成了另一個自我意識。所以許多社運組織的目的並非要將政府拆掉,而是希望將自己的理念進入到政府的施政中,讓所謂的政策有自我意識的呈現。
-----------------------------------
開放來戰(?
差點以為自己是ˋ哲學系的
感覺怪怪的地方是 自我跟非我如果是互相建立的(如果我沒理解錯) 也就是說 非我成就自我 自我也成就非我(類似有無相生 長短相形的概念?)的話 那麼套用在政府與組織上感覺就會有點怪
因為政府是非我 所以會產生自我的組織 這個好像說得通
可是倒過來講 因為有自我的組織所以產生政府 就變得怪怪的了
因為尾至你這裡講的組織是抗爭的社運組織 所以前提是政府要先存在吧??
可是政府的成立卻不是因為有對抗政府的組織
還是我搞錯非我跟自我了??自我依非我而定義 但是非我不需要依自我而定義???
自我與非我並不是黑白這樣的對立,而是自我以外的東西都是非我。所以很明顯的政府的自我意識以外就是非我。
當然如果是在社會情境中其實還有很多變向需要討論,不過這裡是較單純地從哲學角度切入這樣
我舉的例子有點差 因為其實社會有太多變項了 我和我同學討論一個蠻有趣的是哈利與佛地魔
在劇情中因為佛地魔一部份的靈魂在哈莉身上,所以如果佛地魔死了,其實他還是能復活
但最後是佛地魔自己先動手解決哈利 他先取消了非我,所以導致了自我的毀滅
不過如果抗爭的社運組織被取消了,其實也代表著我們所認識的民主政府也毀滅了,變成別的我們都不認識的東西。
這時候黑格爾的另一個哲學方法叫辯證法,當一個正命題,必然會出現另一個反命題,解決兩者衝突的是合命題,即超越正反命題。而合命題可能又會引起下一波的反命題,我覺得這概念其實和中哲有些地方可以對話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