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是能力退化嗎?以前心得還是小論文都寫的很快,可是現在每份作業都寫的很痛苦,開始會去計較字的合理性甚至思想理論的申論探討⋯⋯然後深深認為自己開始退化⋯⋯(寫不出哲學跟畢業設計專題小論文抱頭痛哭中)
latest #27
1,以奇士勞斯基的系列影片(本校圖書館有館藏)為例,由在【雙面維諾麗卡】中對人們心靈能力的信心與肯定,到【藍色情挑】、【白色情迷】、【紅色情深】中展現了"愛"與"自由"、"平等"、"真誠"的關聯。 您認為這關聯為何? 請至少以一部影片為例闡述之。
2. 請與其他(自選)三部表達不同有關愛的故事影片觀察比較,在不同的愛﹝愛情、親情--親子/手足、友情...等﹞的互動中,您認為「愛」應具備何樣的特質?或是說,愛的本質是什麼? 愛與欲有何不同?
隨便選的通識⋯⋯電影與人生哲學⋯⋯第一部片就放鬥陣俱樂部、差點逼死我
對人們心靈能力的信心與肯定 是指兩個薇若妮卡會心電感應的那部分嗎.......
愛慾我超無解、畢竟我很愛我女友但對做愛卻沒啥執著、為這個吵了不少、你覺得我寫出來給老師看她會不會無語啊~(這一點都不深了吧!)
這就可以討論愛/慾吧
盧卡奇:「愛慾在兩者之間(in-between):人不能渴望異己的東西,也不能憧憬原本就有的東西。愛慾是拯救者,但救贖對未被拯救的人方是問題——只對那些不能拯救的人。愛慾在兩者之間:渴望讓不同的兩個人聯繫在一起,但同時它也摧毀兩個人想要合為一體的所有希望。合為一體就像是回家,但真正的渴望卻沒有家。從一個鮮明的流放遙遠的夢中,渴望打造了他失落的故土,而渴望的內容是通往這失落家園的道路追尋。
即使豐富的路途會經過外在世界,真正的渴望總是朝向內在。不過,因為它只朝向內在,渴望永遠在裡面得不到安寧。只有經由夢想,渴望創造最為深刻的自我;宛如陌生和失落的事物,透過完整於遙遠裡的夢,渴望追尋內在的自己。渴望可以創造自己,但卻不能擁有自己,渴望的人對自己而言是個陌生人,因為這樣的他並不美麗,而一個陌生人卻因有了渴望而美麗。愛慾在兩者之間。」
盧卡ㄑ是馬克思主義之父,這段應該是節錄《靈魂與形式》
我想這段大概是這樣:
真正的生命(藝術、美學的境界,“我”)
VS(愛慾:夾在中間,無止境的追尋)
現實的生活(倫理的生活,愛情,兩人世界)
不知道有沒有用
轉型....
幹嘛忽略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