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竹🍒
10 years ago
[宗教時事/八月份書籤]
轉些個人關注的時事和喜歡的論點。
試論基督宗教對女性信眾提升自我位階融入父權社會之...
摘:「社會上還有嚷著做惡女的空間,教會裡可沒有。我們就這樣一代又一代的,把自己承受過的打壓和不平等,再複製到我們的妹妹們、女兒們身上。」
latest #32
絳竹🍒
10 years ago
塞爾柱★Freifechter
10 years ago
標題……「融入」父權社會?(其實,我未點進去看)
立即下載
絳竹🍒
10 years ago
Seljuk: 呃,標題是反串沒錯啊wwww
絳竹🍒
10 years ago
還是改成節錄好了以免引起誤解XD|||
我覺得人渣文本寫的一句不錯,大意是不管是聖經還是論語,其實代表的都是大約兩千年前被視為高道德標準的思想概念,思想是會隨著時間改變的,他們說的道理也許有些在現代還適用,但有些必須去思考怎麼改變才能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
絳竹🍒
10 years ago
我倒是覺得看聖經或其他宗教文獻的時候,不必把所有規範都視為道德性質的,有些純粹是因時因地制宜,選擇了對當時人們比較簡便的作法。
舉例來說,蔡昇達傳道的婚前性行為真的是罪嗎?一篇寫及:舊約時代並未將女性視為完整的人,而是父親與丈夫的財產,所以婚前性行為並不被當時視為道德問題來處理。
絳竹🍒
10 years ago
《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絳竹🍒
10 years ago
程頤按:「或曰:『公冶長之賢不及南容,故聖人以其子妻長,而以兄子妻容,蓋厚於兄而薄於己也。』程子曰:『此以己之私心窺聖人也。凡人避嫌者,皆內不足也,聖人自至公,何避嫌之有?況嫁女必量其才而求配,尤不當有所避也。若孔子之事,則其年之長幼、時之先後皆不可知,惟以為避嫌則大不可。……』
絳竹🍒
10 years ago
雖然儒家思想不太能和宗教類比,不過至少這個事件中,考慮的是當時的個別情況,而不是道德律,義與利不一定是對立的。
程頤在我眼裡常常是個死板的道學家,可是這裡的程頤就讓我覺得非常人性而且可愛。
絳竹🍒
10 years ago
我就只說基督宗教……現在看來是違反人性的規範,可能原本只是當時/當地的風俗習慣,若硬是將它提升為普世性的道德原則,要求信徒都必須遵守,就顯得非常可笑。
絳竹🍒
10 years ago
另外必須提到的是,聖經對人的教導是漸進式的,我一度也不敢相信舊約律法竟如此簡單粗暴,可是我現在漸漸能夠理解,在民智未開的年代,神/先知/使徒/祭司們眼前最迫切的事,就是「如何宣講」與「如何解釋」,才能夠使聽眾接受,他們將律法的道德辨證成分削弱,不要求所有人理解其精神再遵守,大多數的人都是服從權威所以遵守。其手段甚至包括使用嚴刑來管教臣民。
絳竹🍒
10 years ago
而現在政教分離,教會與神職人員若繼續用舊約那種耳提面命的方式,強迫信徒遵守已經脫離現實的教條,只能說是封建權勢的殘餘,完全沒有寬恕和愛的成分了。
絳竹🍒
10 years ago
-
絳竹🍒
10 years ago
-
絳竹🍒
10 years ago
-
絳竹🍒
10 years ago
前陣子謝海盟《舒蘭河上》入圍那件事,我對她自稱是穆斯林感到訝異,但更訝異的毋寧是,何以她願意為了宗教信仰與家庭站在對立面,在其他方面,包括政治立場,卻亦步亦趨到了常人無法理解的程度。不過我想這些關卡的難度對每個人都不同吧。
儘管我實在不喜歡獵奇的報導
絳竹🍒
10 years ago
但那串討論一樣讓我覺得微妙的不舒服。說到穆斯林只知道提IS,當糟糕的政治人物(如馬英九)、既得利益者(如謝海盟),剛好身上有性少數者的標籤的時候,性少數的身分極可能被連著一起嘲笑。
絳竹🍒
10 years ago
當然我不能假設發文者絕對是惡意,大部份推文也沒有這個意思。但我還是隱隱看到了一堵高牆橫在那裡,不知道何日才能傾塌。
Ask又收到聖經反同的問題了。覺得胃痛。
絳竹🍒
10 years ago
絳竹🍒
10 years ago
一句話嚇死護家盟大賽
好想參加這個XDDDDDDDDD
絳竹🍒
10 years ago
拓www也wwww哥wwww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