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Sign Up For Free
English
中文 (繁體)
中文 (香港)
中文 (简体)
日本語
Filipino
Bahasa Indonesia
Bahasa Melayu
Pусский
Português (Brasil)
Magyar
Français
Español
Deutsch
Čeština
العربية
Català
Dansk
Ελληνικά
فارسی
Suomi
Gaeilge
Hindi
עברית
Hrvatski
Italiano
Norsk bokmål
Nederlands
한국어
Polski
Română
Slovenský
Svenska
Türkçe
українська
беларуская
ไทย
Standard view
絳竹🍒
10 years ago
這兩天發生的事情,一直讓我想到董橋在〈沒有東西〉裡面寫的一切。雖然表面上他檢討的對象是他自己,是彼時的香港文壇,可是每一段我都看得刺心。好像這些話是對台灣人說的。
我不知道許多年前在台灣住過的董橋對台灣了解有多少,也不知道他現在是否持續關注著台灣。
可是認同失墜的又豈止是香港人。
latest #19
絳竹🍒
10 years ago
節錄幾段
。
這篇是董橋約三十年前寫的,就算彼時他把兩岸三地都視為一個「中國」(準確一點說,是他理想中「文化的中國」),失根與失重的無力感仍然頑固地盤踞著。
戀花⚜️如詩如歌
10 years ago
雖然不想統一,但是我真的很不喜歡有人ㄧ直喊支那或是說不同民族,這根本是掩耳盜鈴。
戀花⚜️如詩如歌
10 years ago
換個角度來想,自稱中華道統的原生地上的那個國家,卻是失根最嚴重的,徒具表面的孔子學院,蓋不住文革的傷口。
立即下載
戀花⚜️如詩如歌
10 years ago
如此失衡的心態,又想緊緊抓住他人,ㄧ起填補對過往錯誤的莫名自卑。何嘗不願那個理想能逐步實現?
絳竹🍒
10 years ago
每次看到有人在喊支那我就很煩,雖然他們也只能嘴砲而已。
via:朱家安
我想對很多現代國家來說,血統與道統已經很難作為形塑國家認同的方式,但中國還是繼續如此宣稱,其實也滿可悲的。
絳竹🍒
10 years ago
中國政府的對台方針已經騎虎難下,妖魔化台獨的後果,就是面臨非統不可的內部壓力。
對西藏、新疆、香港、澳門,甚至前陣子出事的上海,也是這種狀況。
彷彿只要把對周圍國家地區的政治控制當作政績,「大家都是中華民族」的夢幻泡泡就不會碎掉。
可是泡泡終究只是泡泡。
絳竹🍒
10 years ago
但話說回來擔心這個泡泡會碎掉的也不僅僅是中國政府……「中華民國」政府也是,可是短時間內把持認同論述並由此獲得權力的人,實在沒有那麼容易鬆手。
絳竹🍒
10 years ago
[公民覺醒資訊噗] [中國上海][PX][轉] 在中國是很值得注意的一件事,但臺灣的報導很少 - ...
我是指PX抗議事件(有點久沒看到新的消息了QQ)
戀花⚜️如詩如歌
10 years ago
就我來看,國族很快就不會綁在一起了,現在越來越多人為了工作或是其他原因投奔他國,這種流動只會越來越頻繁。而且通常會舉著XX國是XX民族的地方,都會欺壓國內少數的弱勢民族,這樣還不如大家都老實說自己是地球人算了。
戀花⚜️如詩如歌
10 years ago
用政治或其他力量去維護這樣的泡泡的人,動機也是很不純啊。我就不懂,美國還是照讀莎士比亞和濟慈啊,為什麼台灣的某群人一直覺得台獨的人就是拋棄中華文化...
牙鳥♪極地海鸚鵡
10 years ago
我向來不認為國族應該和國家綁在一起欸。就像樓上說的,舉著XX國是XX民族的地方,都會欺壓國內少數的弱勢民族。就算說「大家都台灣人」好了,我們又怎能要求不握有主導權(不論是政治上或社會上)的族群就必須加入握有主導權的這群人畫出來的框框?同樣生活在台灣這片土地的人,認同感可能天差地遠,為什麼要要求大家都必須「一樣」?講的嚴重一點,要怎麼防止「台灣人」變成另一個排外的標籤,變成另一個「中華民族」?
牙鳥♪極地海鸚鵡
10 years ago
有時不免有些狂妄地想,我們對國家有很多想像,認為國家就只能有一面國旗、一首國歌、一支球隊,就像我們認為家庭就只能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可是兩個爸爸也很好啊。
為何不能同時允許多面國旗、多首國歌?重點應該是住在這個島上的人能和諧的生活在一起,為了達成這個目標只要最低限度的有個一樣的法律、一樣的政府就夠了啊。
蘇格蘭獨立公投那一陣子想通了這些事情......
絳竹🍒
10 years ago
tngs20726
: 確實也看過逢中必反的啦,但我觀察到大多台灣人面對的並非要不要反對,而是要不要認同。
要不要認同與要不要反對之間,有很寬很寬的灰色地帶,可是論爭激烈的時候往往容易忽略這一點。
像陳昭瑛和陳芳明的筆戰就是個我看得很難過的例子……
絳竹🍒
10 years ago
arctictern
: 「台灣認同變成另一個標籤」我覺得已經碰到了QQ
至於為什麼現階段還沒形成非常非常排外的文化霸權,我想是因為台灣本來就包含很多看起來一樣但實際上不一樣的民族吧。
差異的快速消弭並不值得作為建立認同的代價(ry
絳竹🍒
10 years ago
可是在一個容許所有人擁有自己文化與認同的理想環境,弱勢文化漸漸消失是否也是自然律?迫害是一種干預,可是保護也是一種干預啊。這個部分我到現在也還沒理清楚。
也許到時候,共同敵人就不再是虛無飄渺的中華文化、也不是強大到無法忽視的中國政權,而是現代化——而且一旦開始就不可逆了。
絳竹🍒
10 years ago
老實說,這篇文章的立論讓我非常驚訝。這其實就是「你們不要怕競爭」這種說法的細節添多版本,為什麼不要怕競爭...
摘:「事實是,需要多元保護的作品,多半不見得是市場會有興趣的作品,讀者少讀一本也不會有什麼感覺。而如果有朝一日,我們的社會突然發現它需要某個領域的讀物的時候,早就讀不到了。因為當初它就死了。」
雖然朱很多話也自相矛盾,但至少這段我滿認同的。
絳竹🍒
10 years ago
wf6632
: 很多人就是不承認不論是血統或文化或生活方式,都已經混在一起很久了,根本沒辦法排除來自他者的影響www尋找根源誠然並非不可能,但是尋找根源的目的並不是排擠和自己不同的人啊。
back to top
delete
reply
edit
cancel
canc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