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書】故鄉在何方:一位台灣少女的漂泊旅程|故事
【截】陳蕙貞在《漂浪的小羊》中不斷地寫下她對祖國的熱愛,但假如我們認真追問她心目中的祖國是什麼模樣,卻無法得到具體答案。
latest #15
日本—即使已經待上十年之久—肯定不是安身立命的地方吧,然而祖國是什麼模樣呢?卻又說不上來,總之是遙遠而美麗的存在吧。於是我們只能大膽推測,這個14歲少女心目中的祖國,跟當時台灣人印象中的祖國是能彼此連結的,因為他們都光彩奪目,蘊含希望,並且完美無瑕。更重要的是,他們都是構築在想像之上。
-----------------------------------------------------
雖然現在很多台灣人會跟日本人說「爺爺奶奶說日本時期其實很好很好」之類的話語,但實際上戰後的那時,台灣人的心態是分割成兩大部份的。
立即下載
不過那些愛著中國的人,大部份都是當時的「大人」,現在早就不在了。
日本時期的「台獨」,有很多都是「獨立後回歸中國」,講白一點就是假台獨,可是我記得當時有人是實際有待過中國的台灣人,老實說我很納悶那時候他們看見的中國究竟是什麼模樣。
前一陣子也有看到有人說「其實最後一任總督曾經想要讓台灣獨立,很感動」等等…可是實際上查詢了之後,我無法排除「獨立後等待時機回歸日本」的可能性。
日本在戰爭後期才在台徵兵,在人數上也偏少(和同時期的韓國相比),大概是因為考量到台灣人當時的心態吧。
先前推過的作者前幾天提到「參加抗日戰爭的人,理由都一樣;反倒是參加南洋戰爭的人,理由各不相同。」這點,個人覺得蠻有意思的
…畢竟是台灣嘛。
#修正贅詞
日本時期的「台獨」,有很多都是「獨立後回歸中國」,講白一點就是假台獨,可是我記得當時是有台灣人實際待過中國的,老實說我很納悶那時候他們看見的中國究竟是什麼模樣。
突然想到…灣生電影裡面,也有老爺爺提到小時候聽大人說本土有多好多好,這些從沒離開過台灣的小孩也因此對日本本土有所憧憬。
不管對日本還是對中國,當時的台灣人似乎都對「祖國」一詞有著美好的想像。
其實就有點像是小孩子一直想要長大當大人;開始要當大人出社會就又會不知所措的感覺
妳是指當時的台灣嗎@@
如果是指整體情勢來看的話,我覺得那時台灣身邊並沒有所謂的「大人」,作為母國的日本也是半成熟的狀態,民族啊國民意識之類的
以人來看的話,也有可能只是當時的大人們的「兒時回憶最是美」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