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響(•ө•)
9 years ago
[展覽]2015亞洲藝術雙年展「造動」(Artist Making Movement)
一樣走馬看花,隨便寫寫心得。
我覺得這展觸動我蠻多事物,作品探討的議題,大多都是很貼切生活的深層,尤其這展有很多與台灣直接相關作品,或是與台灣目前現狀有所相似性的他國討論。
然後這些很直接的作品,要得都是想到引起討論。所以「引起討論」似乎又是作品另一個重點。
我是在展覽尾巴才慢慢去看,當然沒有事前找資料知道這次會有什麼作品。
latest #43
巷響(•ө•)
9 years ago
展覽的介紹單上只有標明作品地點和創作者,還有展覽的理念,其他作品的介紹頂多只有展場上些許的文字,而且還不是每個作品都有,所以啊,好多好多看得一頭霧水,無奈地快步走過。
巷響(•ө•)
9 years ago
2015 亞洲藝術雙年展 國立臺灣美術館 官方網站
下面會依我看到作品的順序聊聊。
巷響(•ө•)
9 years ago
到美術館前就能看到郭善景 Sun K. KWAK的「空間繪畫」,說實話,要不是回家看到網上的文字介紹,我對這件是充滿問號。這樣看起來是美術館呈現方式讓這件作品展出很失敗。

--
大廳中強派特.庫斯維達納托 Jompet KUSWIDANANTO的〈派遣團#5〉,我只覺得音樂聲音好小聲喔,感覺作品快壞掉了,整體看起來有氣無力。
立即下載
巷響(•ө•)
9 years ago
再來是水牛廳(我還是第一次正式說出這個名字)的史蒂芬妮・蘇約克 Stephanie SYJUCO「造錢工廠:經濟現實遊戲」,感想是使用假貨幣的紙好厚喔,我也不太會用口紅膠,好難黏喔。而且不得不說,解說牌子上的中文,讓人非常閱讀困難,我很好奇當初翻譯出來,沒有人這麼覺得嗎?
我在牌子前仔細閱讀了兩三遍才有點頭緒,觀察坐在那裏發錢的志工,還必須在跟看過牌子的人解說一遍。
巷響(•ө•)
9 years ago
然後做好之後,拿給坐在另一遍的美術館員工,在我回答我要領取什麼之前,他就先說:你拿這個好不好,很多東西都沒了。隱藏的話語是:剩這個最多,我趕緊發發。
當然我本來就想拿那樣,因為前面志工發的錢只能換這個,但這樣來想,我是受到志工與美術館員工影響選擇了這個,那放到真實的金錢上,在我沒有太多想法的生活時,我的選擇也會受到前端與後端,讓我最後「購買」了我其實不在意不需要,不過是隨波逐流的事物。
巷響(•ө•)
9 years ago
 歐洲版照片
但說實話啦,當初有人在布展,我覺得在製作前的他們有點愚蠢,到現場自己來做,真的也挺蠢的~~~
台灣場是新台幣喔,畫質非常差的印刷~哈哈
巷響(•ө•)
9 years ago

在路過大廳到水牛廳之間有一件周育正 CHOU Yu-Cheng的〈100〉,我其實看外表看不出所以然,現場櫃上女孩看到我的疑惑,主動開始跟我解說這件作品。
照片是個門口,進去還有個展覽空間。要進去必須買門票100元。但裡頭什麼都沒有,這個展中展展現的是一種抽象概念。免費但眾多藝術品的這裡(國美館),和要錢卻沒實體作品的那裡(展中展),要觀者來思考。
巷響(•ө•)
9 years ago
女孩說完問我哪個合理,我回都合理。心裡只在想:辛苦你了。(總覺得解說者一直帶著一種尷尬的情緒在向我解說,會讓我覺得他本身是質疑這件作品的)
--
在時光天井和101展覽室中都有孫遜 SUN Xun的作品。他是這個展中唯一我會覺得是傳統對「現在搞藝術的」想法中的那種藝術家,像瘋子一般。不是指外在(根本不知道創作者外型),而是從作品中感覺,他一定很瘋狂。
巷響(•ө•) 分享
9 years ago
101展覽室中有一半是DAAR 去殖民建築與藝術進駐的「共同議會:去除巴勒斯坦議會領土」作品展現。

一個大型擺設,然後好多影片。牆面上的解說看完是不太明白,直到我隨便挑了幾個影面來看。
2015 亞洲藝術雙年展 國立臺灣美術館
詳細介紹可以看這裡↑
巷響(•ө•) 分享
9 years ago
位於阿布迪斯的巴勒斯坦議會建築。這棟建築是在奧斯陸協定的那幾年中,靠著國際贊助建造起來的,但這項計劃在完成前就遭到擱置。如今,建築被一道哭牆從耶路撒冷城中隔離出來。因此,建築本身就像是為崩解的和平進程所立的紀念碑。然而,當地這種不可行的狀況,卻興起了更多的政治想像。於是,這棟建築成了想像新政治議會類型的起點。
影片主要是在提這件事,其中一個影片我印象非常深刻,深刻到我覺得一定要記錄下來,所以我一字一句拍了下來
巷響(•ө•)
9 years ago
這影片是karma nabulsi的演說,他是前巴勒斯坦解放組織代表。以下是擷取照片,一句一張並成串。
https://i.imgur.com/u7VNVJ5.jpg
巷響(•ө•)
9 years ago
https://i.imgur.com/2M11W6G.jpg
https://i.imgur.com/4N2lbbi.jpg
噗浪長條真的好難放啊,刪刪放放
巷響(•ө•)
9 years ago
Common Assembly: Karma Nabulsi原影片,展中影片才有中英文字幕。
雖然他是在講那棟建築物,與它所代表的意義。但把建築物拉成抽象的代表,這段演說說了很多,如果關心公共議題的話。
這件也是我第一天看,看得最印象深刻的一件。(作品很多,我去了兩天)
巷響(•ө•)
9 years ago
另一邊是芮娜・芭內姬 Rina BANERJEE的多件作品。我無法單看作品就能明白創作者的意圖,但覺得他的作品都蠻有意思的,拍了幾張局部。
https://i.imgur.com/BtmSCWo.jpg
https://i.imgur.com/Q2Fzft3.jpg
https://i.imgur.com/5sGmE3I.jpg
巷響(•ө•)
9 years ago
https://i.imgur.com/kidq8OH.jpg 還有一張
--
然後是阿圖爾・多地亞 Atul DODIYA的〈眼睛〉、〈鏡子〉與〈捲畫〉。我覺得強而有力,在看網路上的介紹,能獲得更多作品想表達的意義。可惜沒看到捲門拉下的模樣。
--
還有一區是金氏徹平 Teppei KANEUJI的多件作品,有立體有平面,但覺得美術安排的空間太壅擠,把他的作品都擠在一起了。
https://i.imgur.com/8iLfFF1.jpg 局部
巷響(•ө•)
9 years ago
再來是影像作品阮純詩 NGUYEN Trinh Thi的〈在雲霧之中(來自賓童龍的信)〉,我是途中開始看,整個黑色的空間中只有我一個人。
我覺得蠻好看的,整體感覺很美,不單是影像表面而已。而且很溫柔,有種很想順勢把作品拉近的感覺。
作品形式:這部論文電影(essay film = 多指半紀錄片、半虛構劇情片的電影,有別於傳統敘事結構,旨在探討特定主題或觀點。)以兩位電影工作者互通的信件為拍攝形式。
巷響(•ө•)
9 years ago
在唸著信的時候,平緩的語調,會讓我想,到底是太過溫柔,還是太過理性到無情。
喜歡某一段,其中一人遇到了越南人們日常可能很常遇到的不公平對待,那人是外國人,他想他到底在做什麼?是研究者嗎?是記者嗎?還是來為這邊人民發聲的人呢?他什麼都不是啊,那為什麼他要在這裡?
我覺得這個質疑很美。(我好像在胡言亂語)
--
接下來是第二天去看展覽。
巷響(•ө•)
9 years ago
一進到102展覽室就是姚瑞中+失落社會檔案室 YAO Jui-Chung + Lost Society Document的〈海市蜃樓: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攝影計畫〉。很壯觀,是要求台灣社會該正面面對的作品。但我不喜歡國美館的配置安排。
--
再來是拉葵爾.奧美拉 Raquel ORMELLA的多件作品。我對他的作品比較沒感覺,就算看了創作理念,還是沒有感覺,我覺得,可能是我對國旗的認同感是有所缺乏的,和創作者完全不一樣。
巷響(•ө•)
9 years ago
旁邊還有個影片空間,阿比查邦.魏拉希沙可 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的〈煙火(檔案)〉。
我覺得很不舒服,不管是影像內容物的選擇還是影片故意製造的閃光與突然的聲響,我看了幾分鐘就離開了。
我其實不喜歡這種明顯會給觀者生理負擔表現方式的作品,這樣會讓我閃避這種作品。
--
然後是蘇旺伸 SU Wong-Shen的〈臨時停車場〉。我喜歡他的作品。感覺很多又很少。
巷響(•ө•)
9 years ago
然後是玉仁集體 Okin Collective的〈首爾衰敗〉。我.......沒有耐心,看了一段發現我找不到重點,所以我就離開這個影片了。
然後這團體(?)還有其他建在別的地方,我可能沒什麼慧根,無法理解〈行動─為某個闇黑而熾熱的理由〉這影片,就算看到創作理念。
至於〈行動─為某個純白而冰冷的理由〉這件我覺得還蠻有趣的,觀念的強度遠大於在現場展現出來的影片與物項。
巷響(•ө•)
9 years ago
103-106展覽室,伊旺・安米特 & 蒂塔・薩利娜 Irwan AHMETT & Tita SALINA的〈灑鹽於海〉與〈壽〉兩段影片。
哇~~~~~~~我看的不自覺顫抖啊~~~~~真的真的真的真的,比起影像中表現方式的ㄍㄧˊㄍㄨㄞ,現實更讓人難受。
另一件作品〈論壇〉,我想國美館應該是很不想展現這件作品吧,放置的方式是讓人難以持久觀賞的,對於這樣的安排我有點不高興,我無法看完整段影片。
巷響(•ө•)
9 years ago
阿努瑞德拉.賈加德瓦 Anurendra JEGADEVA的〈昨天在軟墊房……〉,哈哈,帶著地域文化歷史,其實我完全不明白(書讀太少),像是另一個時空的感覺。好玩的是,他表現得就像另一個時空。
巷響(•ө•)
9 years ago
李繼忠 LEE Kai Chung的〈暴動歷史〉和〈統戰歷史〉的多項作品,說實話,看無,完全的。
現場沒有任何文字介紹,如果是物品,它們就放置在那裡。如果是影響,可以看到單人在畫面中行動。但都沒有過多的語句來解釋。
稍微的看網上的作品理念介紹,喔,又是文化地域的差異,而且是不去主動接觸深入,可能永遠都不會在廣泛的歷史書冊中提到。
巷響(•ө•)
9 years ago
風間幸子 Sachiko KAZAMA的多件版畫作品。我蠻喜歡的!有趣、有意思,而且有諷刺但又會覺得那是不是只是好玩的把戲,看這幾張版畫,我好開心~我拍下我最喜歡的一張,局部。
https://i.imgur.com/AfZcwlt.jpg 〈里程係數〉
巷響(•ө•)
9 years ago
然後可以看到一區排滿整齊的課桌椅,前頭還有黑板,是蘇堤.克納維查亞儂特 Sutee KUNAVICHAYANONT的〈歷史課第二堂〉和〈黑板畫 II〉
https://i.imgur.com/IsYJpAf.jpg
桌面上都刻了不同的圖樣,一面牆邊有介紹全部的代表意思。上圖這個是我覺得最又意思的一桌。這個作品有小活動,在美術館規定的期間內,有免費的紙和筆可用,能拓下想要拓下的桌面,我就拓了這張桌子。
巷響(•ө•)
9 years ago
https://i.imgur.com/TFbzBkF.jpg 這張桌子的意思。
--
在美術街(我其實很不喜歡美術館這裡的空間設計,不是指這個展覽配置)分別兩個小空間中,有反叛工作室 Studio Revolt的〈哈黛兒〉和〈柬埔寨之子〉兩部影片。
我喜歡〈哈黛兒〉,非常強而有力,非常的。無法說明影片的力度和吸引力,非常非常有魅力。
https://i.imgur.com/ylC3cJw.jpg
巷響(•ө•)
9 years ago
〈柬埔寨之子〉是紀錄片,現場有放映。
我會克制不受影片矯作安排來看這種紀錄片,但這片不能說沒有,但沒有刻意的安排那種情緒。隨著主角寇薩.吉耶夫經歷的事件,累積的情感一層層堆疊,到了某個點我還要克制自己的顫抖,以防自己失態。
我覺得導演和剪輯(菅野將弘)很強耶,影片非常有整體性,而且不得不說,真的很美。裡面沒有一直說好話(但也算是蠻多的),但也說了實話。這個人人生還在繼續,所以結尾當然不能說死,結尾也很美就是。
巷響(•ө•)
9 years ago
柬埔寨之子 预告片 (Cambodian Son: Trailer with Chinese Sutbi...這部片讓我發現,歪邀~我怎麼好多歷史都不知道啊,回家還去問了家人關於赤棉的事情。T_T我所讀的歷史果然都是世界強權史啊。
--
胡向前 HU Xiangqian的〈土尾世界之演講〉〈藍旗飄飄〉兩件影片,我覺得超無聊的!!!!看完會生氣我幹嘛浪費時間看啊!!!!尤其是〈土尾世界之演講〉!好!!無!!聊!!就算去看了創作者的理念,我還是覺得無聊啊!!!
巷響(•ө•)
9 years ago
穿過大廳,一眼即可見波克隆・阿納丁 Poklong ANADING的〈匿名〉。
嗯,我果然很遲鈍,沒有任何言詞解釋,但就這樣表現,雖然能因作品名稱猜想創作者的意圖,但該怎麼說能,我覺得很裝腔作勢。應該是我不懂吧。
--
阿亞德‧艾卡迪 Ayad ALKADHI的〈我是巴格達─遜尼派與什葉派〉多件。我還蠻喜歡這幾件作品的,我覺得很單純,非常的視覺,雖然好像不過是表面圖像,但會讓人有想深入了解的慾望。
巷響(•ө•)
9 years ago
李文 LEE Wen的〈乒乓成圓〉,跟同伴一起玩,一定很開心吧。

照片來自:【ART --Artist Making Movement,2015 Asian Art Biennia...--
布魯克・安德魯 Brook ANDREW的〈敬拜祖先〉我像是這場中,最跟觀者有所互動的一件作品吧。
巷響(•ө•)
9 years ago
不同時候路過好幾次,一定會有人在那休憩。旁邊的大型軟雕塑,讓人非常有衝動想衝上前擁抱,可惜一直有美術館員工在一旁監視(笑)
--
107展覽室自成一格的艾爾文・雷米羅 Alwin REAMILLO作品儘情享受了整個空間。我懷疑這可能是雙年展中最少被人進入的展覽空間。
〈尼卡諾・阿貝拉多平台鋼琴計畫〉其實我完全不懂,但沒關係,我不好奇,很粗淺的覺得外表好特殊又漂亮就好了。
巷響(•ө•)
9 years ago
https://i.imgur.com/QL63xJB.jpg
看看那裏有一隻手~~可愛吧~
https://i.imgur.com/nOt9vNE.jpg
鋼琴三隻腳,兩隻是單純木頭,這隻裡面有鑲個玻璃瓶耶~
另一件,我看到僅值著迷,不停的轉圈拍著它,它好美啊>///<~
https://i.imgur.com/y2uyZPF.jpg
看看~~~超美的啦~~~
巷響(•ө•)
9 years ago
在場中心有一件〈燈塔/安東尼奧‧盧納重新組裝的直式藥局〉,好多細節啊~我拍了很多近照。
https://i.imgur.com/VrQhXlO.jpg
可愛吧~~~(真是毫無道理)
https://i.imgur.com/mRWu7Uq.jpg
整體也放一下好了

這展中鋼琴好像可以申請彈奏,彈藥是認真的彈奏,並且還要向美術館事前申請,我有看到演奏的訊息,猶疑要不要去,最後還是沒去。
巷響(•ө•)
9 years ago
最後一件,108展覽室張徐展 ZHANG XU Zhan (Mores Zhan)的〈「紙人展-房間」靈靈壹-亞洲藝術雙年展版〉。我覺得在這空間中的作品都很幸福耶!
一整個完全專屬的空間,當然也受到場地限制,但觀者一旦進入,就全然不受其他作品影響。360度完整的空間,讓自己影像作品符合這裡的展演方式,呈現獨一無二的表現,我每次進到這裡,都羨慕著能在其中的作品。
巷響(•ө•)
9 years ago
這件一開始在外面看文字介紹,我還以為會是非常不舒服的恐怖,沒想到一到門口就知道不是了。
https://i.imgur.com/54CmxLR.jpg
門口有感應燈,有人走過燈會亮起,一亮起我就看到懸掛在上方的小東西。看看看看~~~多可愛啊~~~~
https://i.imgur.com/3htHKXk.jpg
另一個角度。
巷響(•ө•)
9 years ago
進到場中只有我一人。一整圈都是影像,不自覺想跟隨它們擺動,這些紙偶好可愛呀~
https://i.imgur.com/1f7jilC.jpg 某一個角度,三隻馬兒~
最後一件作品讓我非常開心的結束這個展覽。
--
這個展覽我是蠻喜歡策展人的概念,展名、想表達的議題都很明確,並且真的會覺得作品和作品之間是有所關聯的,不是誰不理誰只是擺在一起而已。
巷響(•ө•)
9 years ago
不喜歡的點是作品的擺設方式,算是對國美館空間的運用方式,讓一些作品的魅力無法完整呈現,但這一切非常明顯的就是個人看法啦,走馬看花的我可能不了解深層理念也說不定。
總之,反正我寫完到這裡,展覽早已結束,也無關痛癢了。(拖延症果然不好啊,寫個心得寫一天吶。噗的圖片真的很煩,讓我用imgur又要等好久啊)
巷響(•ө•)
9 years ago
這噗圖片,除了我有說我拍照的,或是特別註明出處的,其他的圖都來自這裡:【展覽情報】充滿「造動」的亞洲雙年展
這篇展覽情報有好好的介紹作品,可以看看喔。
★幽靈★
9 years ago
每次看你寫心得都覺得好厲害啊!感覺有機會應該要跟著你去看展,會比自己看展來得更有收穫~
巷響(•ө•)
9 years ago
哈哈~每次看到我寫的心得,不會覺得是我自我感覺良好嗎?哈哈~
我覺得藝術是個可以理所當然說看不懂的東西,所以看展我大都無所謂,看懂看不懂,反正都會自我解釋,有時還不會去理創作者的創作理念吶~
覺得只要有點有趣,有點意思,有點想再看更多,是屬於自己的收穫都很棒~(當然如果創作者讓人看到不曾接觸或深探的世界,能學習見識到更多,那也很棒~)
★幽靈★
9 years ago
我覺得我應該邊看就邊忘掉了,根本寫不出這種鉅細靡遺的心得,到底你看展的時候隨時都在寫筆記嗎?不過我覺得看你的心得好像比看展還精采!XD
巷響(•ө•)
9 years ago
u0g4: 邊看邊記好累啊~~(懶)
看完大概會有點印象,頂多在能拍照的場子拍下我喜歡的角度(都喜歡拍局部)。我是邊寫邊上國美館這次展覽的官網看,官網其實都有每件作品照片和作者理念,就算忘掉了,也能很快想起~(像上面有提到在現場看無的作品,我是在逛官網才想起來)
但其實我的心得很隨興吧~都是個人看法,謝謝你的讚美啊~。之前有噗說,看小說劇情都忘記,唯獨感想記得牢牢的,我想我是很會記得自己想法的那款人吧~哈
巷響(•ө•)
9 years ago
而且我覺得這種多種不同媒材製作出來的作品,應該比傳統(?)平面畫還要更容易有印象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