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46
https://goo.gl/qxZI2b
『台灣選舉史上最酷造勢晚會,沒有之一!』
One Million Zeros! (Dub) :-o
立即下載
歐巴馬淚推「槍枝管制法」 | 地球圖輯隊 帶你看透全世界用行政命令強行通過0.0!
不過總統候選人們也拿廢掉這個規定當政見就是了。
輪胎旁的流水席:歐亞陸橋上,貨車司機教我的事「我們好奇為何多此一舉,不直接走陸路、從阿爾巴尼亞北上,他回答那要花太多時間,巴爾幹那些前共產國家不僅公路品質不好,也不是申根區,每過一次邊境就是各種文件手續,太過麻煩。
他所行駛的A2高速公路幾年前才完工,就是為了方便希臘卡車接上渡輪,甚至還被納編進歐洲高速公路網,一路可以開去葡萄牙。」
「後來我們學會:在中歐想往義大利半島走,攔希臘車牌的卡車準沒錯;如果想往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前進,土耳其卡車則多半不會讓我們失望。畢竟,義大利和希臘今日同是歐盟內的好朋友;保加利亞,以及大半個巴爾幹半島,曾經都還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版圖。
我們靠著搭便車,複習了歐洲那些前世今生的恩怨情仇。」
「當時聯合國內有兩種聲音,一派認為當然應該設立在歐洲。不過,那時二戰才結束,多數的歐洲城市都剛經歷戰火摧殘,還需要時間復原,再加上有人認為,聯合國代表了一個新的理想。如果歐洲象徵的是舊的勢力,那麼,聯合國應該被設立在新世界,那就是美國。」
「一開始他們看上距離波士頓(Boston)不到一個小時車程,一個叫做Concord的小鎮。這個小鎮歷史悠久,是美國獨立戰爭的爆發地。」
「但Concord的居民可不這麼想,他們對於聯合國要落腳愈當地的想法,一點也不開心。他們認為,幾千人的聯合國組織一旦進駐,這個小鎮就再也回不去原本寧靜的氛圍。原本的文化傳統,也會永遠地被改變。所以Concord的居民組織起來,大聲地表達不歡迎之意。
聯合國代表,只好摸摸鼻子,去找下一個地點。」XD
「越南境內的維安人員約有670萬人。
因為越南當地的工作人口是4,300萬人,這就表示越南當地光是全職、或兼職當維安人員的民眾佔了六分之」
「黎筍運用他對軍力組織的掌控力,讓其他領導人聽命,也藉此壓下那些反對他與南越政府軍開戰的勢力。儘管在1975年越戰中獲勝,但他卻在越南留下了深刻的負面影響:復仇和衰頹的經濟,讓這個國家深陷在孤立和貧脊的窘境中。直到1986年黎筍過世,越南才漸漸地改革開放。」
「法國殖民時期,越南當地的昆島常是用來關政治犯和異議分子的地方。」
「富國島也跟昆島一樣,在法國殖民時就是監獄的地點,之後也曾是越南軍政府關人的地方,在越戰過後,反對共產黨的人都會被送到這些小島上進行再教育
這些一度充滿壓迫和痛苦的小島,現在全成了放鬆和遠離喧囂的最佳去處。」
美軍來了!二戰後美國太平洋之復員與維穩布局這篇大略寫了二戰後初期,美國在亞洲的政策、佈局和影響。
其實有注意到一件事…
對許多的不專精台灣問題的國家來說,台灣就是中華民國,而中華民國就是當年抗戰利的同盟國英雄之一,雖然戰後敗給國內的共產勢力,但現在仍是站在反共勢力的最前線。
嗯0_0
普丁之怒,土耳其的經濟有在怕嗎?其實就是自傷傷人的反制政策。
雖然前些日子有看到這就是沒啥朋友的下場…中國也差不多,所以才會跟馬英九握握手
「就算沒有這些對臺灣歷史和民族的學術考證,臺灣之獨立也是臺灣人的應有權利,正如蘇格蘭之於英國、魁北克之於加拿大一樣,它們的獨立並不需要歷史的考證和辯護,也不需要證明蘇格蘭和魁北克以前是獨立的國家,只要它們想獨立,就可以行使這個權利,並在民主程序中實現獨立。」
「政府之正當權力,則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壞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權利改變或廢除它,並建立新政府;新政府賴以奠基的原則,得以組織權力的方式,都要最大可能地增進民眾的安全和幸福。」
「戒嚴時期甚至到解嚴初期,候選人在政見裡寫「自決」是被明文禁止的、寫台獨與一中一台也都是違法而不能刊,甚至在經歷欄寫"黨外"都被選務人員視為有礙觀瞻。假如候選人寫這些內容,就會被中選會退回重寫、甚至直接該欄空白。」
「在這幾次的選舉風波後,中選會官員跟一些政治人物乾脆提議:『廢除政見欄。』,沒有政見欄,就不用審查,就不用衍生一堆妨礙言論自由或政治判斷的風波了。」
「中選會給立法院的提案,一開始是打算全面廢除政見欄。這樣接下來要來到的省長選舉、以及準備進行的1996年總統選舉,中選會官員就不用頂著壓力去審未來可能的上級的政見了吧?!」
「筆者私下詢問中選會資深官員以及當時參與立法院討論的老師,亦得到『誰有資格能審總統政見?』的回覆。」
中選會不能,但是全台灣的人民能。
「雖然故事是圍繞著一位被害少女,但意義不僅僅如此而已。她的名字"敏珠"在韓文裡和"民主"的發音相似,現在韓國的民主主義正遭受到破壞,而這部作品就是批判這個現象。」
「韓國電影裡的北韓形象,普遍被塑造為惡的一方,因此在韓國的權力機構裡,容易把過度的暴力正當化,這部電影也不例外,似乎只要高呼『滅共!』的口號, 對敵人的一切作為都會獲得原諒,卻因此導致了權力的失控。」
「那麼,你對於日本社會的現況有什麼看法呢?我最後問道。」
「我來日本很多次,去年也在日本進行拍攝工作,穿梭在東京的巷弄裡等,花了一些時間走走看看。我覺得日本社會的狀況似乎越來越糟糕,能夠明顯感受人在萎縮時的心理狀態。從幾年前開始,日本就出現足不出戶封閉自己的社會問題,在韓國也急速地出現這樣的現象。」
「而政治家登高一呼說經濟景氣如果變好,一切就能夠解決,這樣的政治伎倆在日本和韓國都一樣。對於國家推動的某項政策,一旦出現了反對意見就極力打壓,這方面也很相似。像是前陣子,日本國內罕見的大規模抗議安保法案的遊行隊伍,本還應該有更多的討論空間,但是在議會上卻仍然強行通過,這樣的氛圍和韓國很相似。」
雖然一開始有「說不定韓國看日本意外的精準」的想法,不過仔細想想這位在韓國國內似乎歸類在激盡人士吧ww
不過,直言日本問題,或許韓國人比台灣人這個身份更能毫無顧忌,反正都爛到最高點了(笑
「現在的沖繩,想要走向獨立的沖繩人還是少數,但對遲遲無法解決的基地問題心懷不滿是肯定的,甚至對於自己究竟是不是日本國民的疑惑和距離感正逐漸拉大。一旦對身份認同的懷疑和動搖深化,它不可能悄然無聲地消失,只會不斷地加深裂痕,其影響力必定會通過投票這一行為反映在政治上。」
「2014年,除了上述的沖繩縣知事選舉,在包括名護市長選舉和眾議院沖繩全部四個選區的選舉,反對美軍基地遷往邊野古的派別全部當選。」
「在沖繩民族主義的論理中,推動邊野古基地的建設毫無疑問地會被認為是對沖繩的歧視,只是把美軍基地強加給沖繩。
這兩種立場之間幾乎毫無讓步的餘地。在法庭攻防戰開始前,日本政府和沖繩縣進行了一個月的對話,卻無疾而終。硬要說有成果的話,那就是再度證明雙方毫無妥協的空間,不過就是開庭前的一場"儀式"罷了。」
「明白地說,就是如何改變駐日美軍基地74%都集中在沖繩的這一極其不均衡的現狀。到目前為止,日本政府沒有對此提出任何具體的計畫。」
「沖繩輿論的主流意見中,雖然日美同盟對維護和平有貢獻,但是『希望沖繩美軍基地的集中程度能和本土達到同樣的水準』的意見占了絕大多數,而這一點和本土民眾的認知差距並不大。」
先前一位軍事專門的噗主曾經說過「要是台灣也能開放讓美軍駐地,那這個問題就全解決了啊。」和「平時都待在船上,偶爾上個陸的美軍們,消費力可是很驚人的,台灣歡迎你們!!!」,像這種感覺的玩笑話。
被遺忘的報導:天津大爆炸,後來呢?老樣子的中國。
雖然不喜歡嘴裡喊著用莫名邏輯形成口號的中國人,但是每次看到這類新聞都會覺得不知道該不該認真的對他們生氣。
喔,文章結尾少提了一個福建爆炸,也是天津大爆炸之後發生的事。
先前在推特有看到一個畫時事漫畫的中國人(現居日本,理由大家懂),畫了包子人(習近平),然後中國的土地上四處都有大爆炸的畫面。
另外,他並沒有趁機吃台灣豆腐,台灣不在版圖裡。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