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H2011
9 years ago
#完全無法理解崇拜作者、討作者歡心這件事
文學有救嗎?2015博客來年度報告觀察 | SOS新聞募資平台
"對現在的讀者來說,到書店看書實在太慢了(更何況去書店的人越來越少)比起到書店翻一本書,不如作者在臉書的一篇留言或一張照片更容易討人歡心。這跟「作者已死」那種只信賴文本的時代完全不同,以暢銷書的角度來說,作者價值幾乎凌駕於作品之上。偏偏這些事都需要作者與出版團隊不斷的行銷,而且沒有人敢保證怎麼做、做多久才有效。"
米芬蘭達
9 years ago
LCH2011
9 years ago
"在博客來報告也提到,這是「社群效應最強的年代」。我們發現其它類型的書籍或相關領域都有指標性的社群(如動漫有巴哈姆特、社會科學有許多共筆網站),若要讓更多人看見文學,某種程度上也得打破只對圈內人(俗稱文青)說話的模式,試著建立更開放、有影響力的文學社群。"
LCH2011
9 years ago
"現今已有一些文學社群如readmoo電子書的閱讀最前線、臉書社群每天為你讀一首詩、或博客來的OKAPI閱讀生活誌等,都累積了不錯的成果。文學出版需要重新認識市場需求並重建文學出版品的商品價值,例如和社會議題搭配、與不同產業的合作都是「突圍」的方式之一。對文學「產業」來說,雖不至於要從頭開始(畢竟還有這麼多優秀的華文創作者與作品),但產業模式跟市場經營幾乎要從零開始。"
立即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