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雨_
9 years ago
在努力的做一件事之後,得到的成果差強人意,真的很打擊學習積極性。回家的路上,心情就跟一星期沒停的雨一樣,很陰沉,充滿水分,莫名其妙就掉眼淚大概會被路人當成被甩掉的女生吧。可惜我連男朋友都沒有
回家以後看到淡水超級好吃的滷味出現在便當裡,又發現男神upload新歌,雖然不至於覺得天不怕地不怕,但至少有動力再努力一點點、更努力一點點
latest #13
掰噗~
9 years ago
唉唉唉 :-(
映雨_
9 years ago
以前總是用忙讀書當作藉口,坐在書桌前玩手機、看小說,逃避。三年以後的今天忽然有種「啊,是時候開始好好面對了」的感覺。
因為愛擔心的性個所以總是感到有很多壓力、因為想把事情做好而分身乏術,或是至今仍然迷惘未來的出路,也說不清楚讀這個科系以後能做什麼。
映雨_
9 years ago
既不開心,也看不到以後,這樣長長的路啊,只能希望走著走著,能找到一個目的地
立即下載
映雨_
9 years ago
明明念的是一個跟教育有關的系,卻被教授弄到哭出來,真的很丟臉。
這老師教資優教材教法,專長也是資優領域,會在課程結尾告訴我們下次上課須先讀的標題,也只有標題,資料自己找、自己去圖書館找書、自己上電子資料庫查文獻。很累,但是很充實。可是因為都是第一手的資料,常常會有看不懂的地方,不但要花很多時間還一知半解,上課更是遭遇最後一擊啊
映雨_
9 years ago
看不懂的地方去問老師,老師說「喔,你那是中文綱要,你要去看英文論文」這我接受,但這樣只給標題不給架構的教學是對的嗎?
映雨_
9 years ago
老師不是應該要協助學生建構知識嗎?我們之前不都是被這樣教導的嗎?
映雨_
9 years ago
怎麼到了真正擬定教育法、真的掌握現場評鑑教師權利的教授,卻不是用我們被教導的教學方式教書呢?
映雨_
9 years ago
兩小時的課,遲到五分鐘,直接讓學生上台報告查到的主題資料。也不解釋概念和詞彙(我們都知道跟原理有關的東西多半是空泛的名詞,需要實例填補理解的漏洞),然後下課兼討論總共20分鐘,直接讓我們去設計教學課程..........
映雨_
9 years ago
你讓一群沒把概念弄懂的學生直接去應用,Anderson在論文裡可不是這樣寫的啊!!!應用怎麼能擺在理解前面呢親愛的老師?
映雨_
9 years ago
分成八組上台報告又不見得每組都能分享到,分享的內容也多半是老生常談...........我們都知道創造力教育裡面,模仿是創造很重要的一環,可是在那之前有個步驟是概括理解啊!
映雨_
9 years ago
怎麼做特殊教育的人,自己反而最不會實踐呢?
映雨_
9 years ago
每次上完那老師的課都很挫折,不是沒準備,也不是不認真,但老師就不願意多給一點幫助。學著差異化教學的理論,卻做著完全相反的事情;明明學生有不懂的地方老師就該去解答,或給進一步的提示引導學習,提出理論的人尚且不能遵守,那理論的用處何在?
映雨_
9 years ago
我要是全都能理解都能懂,那我為什麼還要去上你的課?
我要是能在20分鐘想出一個教學結構,那我直接出書就好了啊我為什麼要上你的課?
我要是能花兩小時就能讀懂你的主題,我TM還會待在大學部?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