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想法
在沒有月亮的概念、也看不到月亮的情況下,會有「月亮」這個詞彙的誕生嗎?
latest #13
有沒有什麼情況符合上述,但是先有了空想的詞彙,再說如果符合這樣東西就把這詞彙套給他?
科學上先給辭彙再套給真實物質命名的至少會滿足後者(看不到),但是一定會是有了理論而不滿足前者(沒有概念)的條件
可能會有。
就像輕小說的種種原創名詞一樣。其實現實世界中並不存在那些東西、但還是有了個名字。(如果未來真的實現了,可能就會直接沿用那個自創名詞?)
我覺得物理界或醫學界應該有類似情況?
例如說質子之類的概念應該也是先有概念再命名最後再證明的吧?如果沒這個假想,應該不會特別去尋找直子電子之類的?
雖然我對那個領域沒研究XDD
可能我誤會了XDDDDD
但我覺得應該會先有個妄想的假說,人才會去證明我的想法是正確的。例如說,我覺得大自然中有種細菌,稱為XXX,被這種細菌感染,會讓人腦殘般地恐同。然後我真的去研究,成為全世界第一個找到XXX這種細菌的人,那我就可以把它正式命名為XXX?
所以詞彙的產生,必定要有概念? 所以頂多可以滿足"看不到",但無法滿足"沒有概念"對吧 OAO?
不然就會變成玄學(?),說了一個大家都不到是什麼的東西,然後再來說他符合要符合什麼,這樣就不合邏輯了?
我只是想知道有沒有例外(QQ,想了半小時想不到例外...)
語言的產生就是為了傳達內心的想法。既然沒有概念,你為什麼需要跟人家解釋那個東西是什麼?
你說了一個大家都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既然你已經需要去描述,代表你已經有那個東西的概念了,雖然並不為他人知道。但這個東西已經存在你心中,並且已經有個概念存在了。並不符合你預設的「完全沒概念」這件事
我原先以為你所謂的沒有概念是像這種「地球是圓的」這種,大多數人不存在的概念,所以才會提出上面的說法。但如果你所謂的[沒有概念]是「完全沒有人有這種概念」的話,既然沒有概念就不需要用語言文字去描述了。即使你現在試圖描繪一個沒人用過的詞彙,在你描述的那個當下,詞彙本身就已經有概念了…?
同意,所以確定不會有符合條件的例外,會想到這問題是想起來之前看到別人在討論「不被觀察的月亮不存在嗎?」然後就鬼打牆了 =w="
他們在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是純就量力的範圍內討論嗎?
skcast: 他們是討論哲學,完全沒有物理 (O)
我絕對不會說身為物理系學生居然是先看到他們討論哲學,搜尋後才知道那是用來反駁物理論述的問題...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