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
9 years ago
#蕊轉帖
周五晚上閒來無事就清一些業障文章
latest #21
P⋈Y
9 years ago
殘酷文創工作者:為何我們努力做那些不賣的作品? | 劉揚銘 | 鳴人堂
「我們看著市場,用生命做出『這很重要啊,但大概不會賣吧』的作品,只是覺得社會或許需要這樣的東西,而這件事如果自己不做,可能沒人會做了。在慘澹的環境之下努力存活,繼續做對得起自己,值得堅持的事情,也許就是文創工作的存在意義。」
P⋈Y
9 years ago
2016上半年最佳Logo設計,為什麼沒有Ins...
覺得標題很故意但沒有也不意外
立即下載
P⋈Y
9 years ago
張照堂/向永恆搶過來的幾秒鐘
「何謂『攝影』?有人詮釋的極好:『拍一張照片都是在世界上某處,找回一部份自己。』它是『曾經』,是『珍藏下來的一刻』,是『決定的一瞬間』,是『向永恆搶過來的幾秒鐘』,更是『永不再來』。而下面這一段話更是傳神:『每一個影像是一個瞬間,每一個瞬間就像一次呼吸,前一個呼吸不會比後面一次重要,是所有呼吸的連續造成我們的生命。』」
P⋈Y
9 years ago
(節錄上文)
「你們中有多少人是自己一個人去電影院的?」
「為什麼你會和別人一起去一個封閉的空間裡,也沒有辦法和他人交流,只是一起盯著一個大屏幕?為什麼不一個人去?」
「因為,你和他人在一起,共享一個空間,創造了一段體驗和回憶。無論是在去的路上的興奮和回來的路上的探討,你和你的家人、朋友、愛人共享了一段體驗、生活。」
「而這種體驗,是人和人之間交流的本質。」
P⋈Y
9 years ago
P⋈Y
9 years ago
時代的眼淚 日本出產最後一批錄放影機
想當年我還很羨慕在錄影帶出租店打工的表姊,有空會跑去找她幫忙倒帶(欸)
P⋈Y
9 years ago
「在影業開始製片之前他們心底早就已經有一個公式了,雖然不是全部的電影都是這樣,不過絕大部分的電影-尤其是高預算的那種-都會依照這個公式來走。而成因之一就是觀眾們與影業之間的溝通越來越少,影業要迎合的觀眾越來越多,類型自然就會走向標準化。」
P⋈Y
9 years ago
「(續上樓)不過這也不代表這些電影作品一定很糟,只是說影業製作電影的模式已經逐漸僵化。在此同時觀眾們挑選電影的口味都趨向自己所知或所愛,他們對於陌生或新穎的主題比較排斥,也不會特別購票看不熟悉主題的電影。雖然這段話對你們助益不大,抱歉,不過值得一提。」
Pin
9 years ago
是說看電影那個理論我完全被打臉(躺
P⋈Y
9 years ago
uni1110: 你是說為什麼不一個人去電影院那段嗎哈哈哈,一個人去也有一個人的好吧 就像我不怎麼會想看直播一樣(並不一樣)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