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点务必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学建筑学——实际上只有非常少的人具备必要的天分。但建筑学这个专业的残酷之处就在于此,很多学生都是学习了多年才意识到自己根本玩不转,甚至还有不少人直到工作了都未必能明白。那么在这个人群中产生严重的焦虑,其实也并不奇怪。
但英国的建筑教育界则有一种奇怪的导向,好像是要把所有学生都培养成艺术家。所以不论是RIBA学生奖,还是AASchool的毕设展,你永远能看到各种不切实际、自以为是的“视觉艺术品”。但这个世界并不需要这么多批量生产的艺术家。
即使在英国也是如此,建筑行业更需要的是懂技术会操作的建筑师。如此,花了数年心血,搭上昂贵的学费,结果渐渐发现学了一大堆不现实的东西,毕业之后只能做着自己最不想做的工作,而且可能永远也还不完助学贷款的时候,得上点精神疾病也根本不叫事了。
而英国的问题也不仅仅在英国。实际上全世界的“建筑名校”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一点类似的倾向。何也?依我之见,这里种种复杂的原因纠葛都有一个大方向:有些人在刻意神话建筑学对整个社会的意义,用造神的手法将其架空,脱离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