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的兒子上國中了,聊起公立國中制度,覺得訝異
首先同事說該校提供額外的輔導課程:英文、數學、作文。一學期收費800元開兩班另外聘請老師來授課。這個價位對許多家長而言是非常心動的,同事接著說,上課資格是以考試成績評定,必須達到一定成績以上才有報名資格。我有點傻眼,我以為這麼優惠的課程應該是以程度不好或弱勢家庭的學生為優先,結果是升學取向優先...
雖然這麼說有點刻板印象,但往往程度落後的同學有一部分是家庭所能提供的教育資源不足間接造成的,但是一所公立學校卻寧可把資源保留給資優生(而資優生多半也不缺家庭資源),所謂資源分配跟受教權平等放在現實的升學率之前連個屁都不是
不禁感嘆難怪台大生還是台北人居多、靠讀書考試翻轉階級依舊是神話
說來好笑,從我那年代教育部禁止明目張膽的能力分班/資優班後,各校換個名目改用體育班音樂班等變相方式滿足家長,而現在已經進化到把資優生集中另外上課的方式了,所謂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管怎麼規定總是有辦法滿足"市場需求"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