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我是從美國職場轉去新加坡職場, 角度跟台灣直接過去新加坡的很不一樣. 這篇在台灣人社團裡有一些奇怪的討論. 我真的覺得這幾年大批去新加坡工作的小朋友, 都算是被壓榨到的廉價勞工. 但不知道是面子還是怎麼樣, 社團裡總是有一些台灣人, 要強調他們是很有上進心願意出來吃苦, 前輩應該是要稱讚他們, 而不是在那"冷嘲熱諷"
itemark: 我認識一個在 MOM 勞工局工作的黑皮膚新加坡人, 聽他講過一些. 他的工作就是去查看外籍勞工的狀況
去新加坡吃苦和去任何地方吃苦 都一樣是吃苦. 只是幣值不一樣 想想都有北部往南部跑了 也有回家種田的 有機蔬果的 回部落修房子兼傳教的
裡面那個去機場工作的例子就很好- 台灣知名大學中文系的 G 小姐,考上樟宜機場地勤,底薪 1,400 元,WP 簽證。懷抱著到國外增廣見聞的雀躍來到新加坡,卻馬上遇到高物價的問題。七年級後段班的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根本沒有三人共租一間雅房生活的經驗,但無奈她的薪資在新加坡就只能這樣過活。靠近機場的組屋 ,一間雅房房租大約 800 新幣,是她一半的薪資,她不可能奢侈的自己享用一個房間,必須跟同事分享才能過活。
除非有外國學歷 或者帶技術 否則在那裡不容易生存. 另外 也要是他們願意付錢的技術
如果真的是願意吃苦, 來新加坡的確是可以多賺一點, 首先住就跟人合住房吧, 這裡很多大陸人, 是四個人擠一間房間, 而不是一個人住八百. 只是台灣大部分的人, 有這麼慘嗎? 八百還只是國宅耶. 這裡普通的兩房公寓, 月租大約四千, 你就知道八百是什麼品質了
itemark: 不是每個人都是來新加坡吃苦,至少我目前活得還不錯. 重點在於, 那些仲介只跟台灣小朋友說薪水高, 沒有告訴他們生活費更高. 另外就像這篇文章講到的, 拿 WP 來新加坡的, 就是被人當二等或三等人
那邊不像台灣請外勞有包吃住 就會省很多. 那邊都吃自己的 自己煮也不怎麼省
我之前有跟一些小朋友說, 要爭取薪水, 為什麼同樣工作, 只拿新加坡人的一辦薪水. 結果被轟, 說我應該鼓勵小朋友走出台灣放眼世界啦, 說年輕人就是要吃吃苦才會成長. 甚至說我是不是瞧不起低薪的. 我真的覺得該爭取的就應該爭取阿
他們確實沒有把台灣人和東北亞劃上等號 而是認為我們只是比其它東南亞好一些. 一樣是人才當奴才用
我有認識人就是從台灣去新加坡機場工作的. 他倒是甘之如飴. 因為全部算起來, 還是比台灣的22K高不少.
"該爭取就應該爭取" 這句話本身沒錯. 但也要看每個人的情況和個人資源. 比如現在的Array姊, 可以爭取的籌碼就一定比剛出去新加坡工作的台灣人多很多.
新加坡人對台灣人算很友善的了, 尤其那些當兵來過台灣的星光部隊, 這裡電視也放很多台灣節目. 但職場是另一回事. 這篇文章讓一些在這的台灣人不爽, 覺得被輕視. 看一篇反駁說外籍勞工也是可以升遷的, 舉例說一個當初拿 1400 過來在炸雞店, 很努力的猛加班靠加班費可以拿到 1800, 努力工作四年後, 現在薪水有2400. 講的好像很不錯, 但下面馬上就有人打臉
我朋友說, 新加坡機場的待遇, 其實在面試, 簽約前, 都有寫得很清楚. 他去之前就知道他每個月實拿會有多少, 結果也真的是這樣. 所以他並沒有被騙的感覺. (反而台灣的顧主會巧立名目來么人) 他為了要存錢, 就拼加班(有加班費), 所以三年下來, 倒是存了點錢. 只是比較少回家而已.
這篇文章很重要的一點, 就是外籍勞工跟本地勞工是不同的待遇, 商家都必須要有若干的本地員工, 才能雇用一定比例的外籍廉價老公. 本地人當然不肯拿 1400 的薪水來上班的. 有人就貼出本地一家連鎖店的招人廣告, 廚房洗碗工, 月薪 3000, 但必須是公民或 PR. 一邊是努力工作, 常常加班, 熬四年升到店長拿 2.4K 另一邊是可以當分母的新加坡人, 只是洗碗就拿 3K
但是, 很多會去新加坡工作的人, 其實並不是和當地人的薪水比, 而且和自己如果留在台灣混不出名堂的薪水比, 那出去也還是稍微好一點.
這也就是從美國的觀點來看(比如你我) 我們會覺得他們很委屈, 但真正換到那個位子, 他們可以擇選的機會, 其實比你我都少很多很多.
SoQueer: 新加坡薪水是高, 中文通, 台灣人是很容易在這找工作, 因為餐飲業對台灣人的門檻很低, 印度人什麼的甚至大陸人, 限制就很多. 我沒有說不要來, 我只是說, 要知道這裡的行情過來, 目前相當多仲介都只講薪水的部分沒解釋其它. 一般餐廳薪水起薪在 1200-1400, 但有仲介只給小朋友 800
BTW 新加坡沒有最低薪資保障的, 所以給五百六百八百都沒有違法.
這篇文章本身當然沒錯. 你的觀察我相信也很完整. 我是自己和在機場工作幾年的人聊過 (因為我也是覺得他很可憐, 還很久都不能回家) 反而他倒是覺得還不錯. (也就是說, 他自己的經驗是, 在台灣反而被壓榨得更慘)
高所得的環境 最適合的是創業 壓榨別人總比自己被壓榨要好. 這也是台灣小吃在那裡很多的原因 不要想賣運動飲料
再來像這文章提到的, 這些低薪是用 WP 這種簽證進來, 權利義務完全不同. 機場工作的應該是 SP. 會好一點. WP 並不能隨便靠跟新加坡人結婚, 而是要跟政府申請, 避免假結婚. 女性 WP 還不能隨便懷孕, 如果被發現懷孕, WP 會被取消然後遞解出境
或許說: 如果你的目標是出人頭地, 想翻身, 想成功, 那跑去新加坡當低階勞工可能是很難逹成目標. 但是只是因為覺得台灣環境不好, 想出去換個環境, 那至少是一個選擇 (聽說新加坡機場來台灣招人, 還不少人去考, 還不是你想去就可以去的. 所以反應的現象是, 台灣也沒好到哪裡去)
他的簽證好像是三年一簽, 可以再簽一次. 之後就不能做了
我覺得Q桑是說比下有餘, Array是指比上不足.
SoQueer: 這也是我感嘆的. 小時候在台灣, 常看到菲律賓知名大學的畢業生來台灣香港當女傭. 怎麼現在輪到台灣, 知名大學畢業生去新加坡機場的餐廳跟免稅店當店員.
arrays: 對, 這才是我和他聊天的體會. 不過他倒是覺得還好, 在機場工作, 穿制服, 而且機場很漂亮, 可以碰到和台灣辦公室裡完全不同的人事物. 他也蠻開心的. 而且至少他們工時很固定, 不會像台灣這樣被老闆硬么加班還沒錢. 有加班就真的有錢領.
andrew_123: 比下 是說跟台灣比嗎? sad.... 不過拿那種 800-1200 來新加坡的, 會生活得比台灣還辛苦. 我目前給的建議是, 新加坡薪水要達到台灣的三倍才值得過來. 如果拿不到 還是可以過來玩玩, 但千萬別簽那種兩三年的約, 做幾個月半年, 也是不錯的經驗啦
我這位朋友也不是什麼知名大學生啦. 他的心態真的比較是I have nothing to lose. 所以心甘情願.
SoQueer: 不知道那位跟你多熟, 很多來這個, 為了面子, 都要跟台灣親友宣稱自己過得多好多好. 不過台灣小孩真的是比較乖, 不太會吵會鬧, 從小被叫遇什麼"苦盡甘來" "不合理的要求叫模練" 所以這裡雇主, 很多是很喜歡用台灣來的
arrays: 台灣小孩比較乖+100000 這是世界聞名啊,所以當年我的指導教授才一口氣收了一堆台灣學生。
我這次回台灣, 正好他也休假, 就聊了很久. 他是沒有給我那種很慘烈很辛苦的感覺啦. (我覺得他真的有比在台灣時候快樂, 這樣就可以) 機場工作這種特性, 就是公開場合, 還算有個制度在. 刷卡上工, 做幾小時就領幾小時錢, 所以不太有什麼關起門來被顧主么的事.
如果是出去種田, 當建築工人...這種太勞力的事. 可能就會比較滄桑一點.
簽約三年就真的要做三年嗎?我以為如果找到別的工作,還是可以隨時走人。
我阿姨好像有希望他如果有辦法就弄個長期居留.... 但從機場工轉出去, 難度應該很高.
簽了約 如果毀約要罰錢. 至於換工作, 要看哪種工作簽證, SP 沒問題, 可以換, 但 WP 就不行, 必須離境重新來
SoQueer: 現在拿 SP 的, 幾乎不可能申請的到 PR. 前幾年為了增加華人的比例, 有開放過一陣子, 但現在又緊縮了
我對新加坡人印象一直不太好,感覺很愛算計,如果他們覺得你這個人沒什麼價值,連話都懶得跟你講那樣。
Florathecat: 沒錯, 就像文章說的, 接級分明, 像你會是新加坡需要的人才, 給的工作簽證 EP 就很自由. 這裡幾家大學都在爭取美國的學者, 很多還提供住房補助, 跟外籍勞工是完全不同的待遇
我高中死黨, 在台灣股王公司工作, 後來公司要在新加坡開張, 就請他下去坐鎮. 他說他剛開始也有點排斥, 不過現在他也打算定居了. (小孩都念美國學校)
我問他, 他公司請人都是請哪裡人?? 他說都有, 但是新加坡人比較多.
SoQueer: 對阿 這裡如果是 expat 外派, 過的生活是不一樣的. 市區一些外派住的公寓, 月租是用萬來計算的. 新加坡如果經濟狀況好, 生活是可以比台灣舒服. 這理治安良好, 不用擔心小孩被綁架. 沒看大陸好多有錢人都移民新加坡, 臉書的其中一個創辦人, 也放棄美國國籍, 入籍新加坡, 省很多稅
我還很八卦的問我同學, 他說. 新加坡的房子是他自己買的. 他說他之前都算是外派. 但今年他已經和公司說, 他不回去了. 公司高層也OK. 所以他等於從2000年開始就在同一公司(現在不知道還是不是股王)
喔 公司當然會高興他留下來, 因為對公司有很多好處. 我估計他已經是 PR, 不然不會買房, 外國人買房的稅很高, 申請成 PR 才不需要付那 15% 的稅. 新加坡有錢的叫外派, 沒錢的叫外勞
所得稅最高20% 扣完公積金剩的 企業也有優惠 所以適合富人與創業 不適合勞工
雖然我覺得有階級概念的是不是台灣自己啊?當勞工也無所謂吧。「美國夢」很多也是勞工階級,像我家的墨西哥園丁先生,幫別人整理花園也存錢買了四棟房子,準備等小孩十八歲扶養費付完,就要當包租公回墨西哥退休了。
materialgl: 墨西哥人在美國當勞工可以結婚可以生小孩, 新加坡 WP 不能帶家人, 女性懷孕就會被遞解出境, 你覺得呢?
itemark: 新加坡稅很低, 不到 20%, 而是遞增. 20% 是所得超過 32 萬的部分, 32 萬內不需要付那麼多. 如果所得 319999, 只要付兩萬多的稅, 33 萬 就付兩萬多, 然後加上一萬的 20% 兩千. 然後銀行利息不必繳稅. 所以對富人的確不錯
materialgl: 再加一條, WP/SP 外勞租國宅, 房東要跟政府申請跟登記, 政府管制外勞的居住資料, 還根據種族比例管制, 這社區如果某族裔太多, 會不允許新人來租. EP 外派人士則不受這限制, 另外租私人公寓也不需要申請登記, 但別忘了兩房私人公寓的月租從四千到兩萬都有, 月薪一千多的外勞租不起的
arrays: 新加坡給我的印象是好封閉啊。
移民還不如放棄新加坡改圓美國夢算了
之前有個台灣女生跑到新加坡走跳的部落格還被轉滿多的,不過現在忘了裡面講什麼,印象感覺沒很負面,但好像有講些實際面。我同學大概一年前轉到新加坡(好像只比你早幾個月),不過他是從台灣拜耳派過去的,可能情況上比較好,算是升級才調過去的。
minckang: 那個 22 k 就是做仲介,當然要大說新加坡工作好,才會有生意啊
那個 WP 感覺好像台灣的外籍勞工啊,台灣的外傭不知道是不是也跟那些人有同樣的感覺,之前我阿嬤家有請外傭,他們說在台灣雖然是低薪,但賺三年的錢可以讓他們在家鄉的親人過很好,還可以買房之類的。
而且好像也是只能延一次,也就是總共六年的樣子,但這六年在台灣賺的薪水在家鄉就夠她們過很久。
所以也還是"比下有餘"的問題. 我覺得問題的核心在於, 他們來到異地工作之前的協定, 和事實有沒有符合. 仲介/政府有沒有欺騙這些人, (低報工資, 工時變長很多, 或是工作內容差別太大) 如果都OK, 那還是回到當事人本身願不願意出去工作. 如果資方/政府有欺騙, 那當然就不行.
台灣一些仲介跟大學合作,跟學生說是海外實習,但實際送去餐廳工作。新加坡的確是有學生實習簽證,但只開放給某幾個國家,並不包括台灣。這些所謂的實習生其實都是拿勞公簽證 wp 。
我表弟說,至少在新加坡機場的工作, 和當時一開始的的承諾條件是一樣的. 他去之前就知道薪水是這樣, 他還是選擇去, 那就OK (所以有時候也是當事人自己的期望落差, 有些台灣有高學歷, 但出去做低階移工的人, 看到當地人學歷普普, 但薪水高很多, 難免會不平衡, 但這都是比較基準不同的問題)
表示表弟也是帥哥一枚。新加坡機場商店店員都長相不錯
arrays: 我其實不確定他在機場到底做什麼(也有可能是去拖運行李的)
他常常自願加班, 所以這三年下來, 倒是有存到錢. (他很強調這點, 可見在台灣混得多難過)
我朋友(印尼人)的先生(荷蘭人)在新加坡拿到教職 去參觀一下夫妻倆人馬上辭退offer 物價太高 生活品質低 交通差 車子貴牌照也貴 房子小又貴 在他們去新加坡之前,我也不知道實際生活竟然和台灣報導的差這麼多,感覺台灣人都在用玫瑰色鏡片看國外生活
snow: 不,是新加坡政府宣傳做太好了。妳朋友先生沒配房子嗎?新加坡國立大學跟政府單位的待遇我聽到的是超好,有房有小孩教育等等。但如果是 polytech 學校就沒那麼好了,認識一個歐亞混血英國來的博士,就還要兼任舍監來減免房租
@SoQueer +1.感覺是先知道了情狀,又願意接受,那來打工出國見識一下我覺得年輕人闖闖都是好的。我覺得台灣媒體老是拿新加坡薪水換成台幣多少來講是很沒意思的。也許是因為同是華人,又以前同為四小龍,所以老是這樣算卻很少提到物價?如果是馬來西亞或者印尼的報紙不知道會不會這樣,老是談到新加坡然後換算去自己的幣值。
新加坡這麼小,弄進來這麼多外國勞工,有 WP 制度是必須的。不然通通可以接受移民申請的話,這裡很快就會變成孟加拉或者菲律賓啦。
我聽說新加坡大學給外籍教授, 小孩一年學費三萬起, 房租津貼四千起, 全家一年各有一張美國來回機票. 四千在市區一般, 郊區三千就可以租, 自己添一點錢, 推到五千六千, 就可以住很高級, 佣人這裡也很便宜. 但 NTU 房租好像只補貼一千多, 學校又很偏遠, 所以薪水給不夠高, 很難吸引外籍教授. 這就是
andrew_123 說的比上不足阿. 這裡金融機構很多都配月租上萬的
老實說,當初選擇來真的沒有做足功課,要是做足了,也許就不會來了 XDD
yvonneuk: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新加坡還是有很多優點的, 就像這篇文章講的, 不要是拿勞工 WP 來的就好. EP 在這的生活大多比台灣好, 台灣薪資真的是太低了
arrays: 應該是挖角來的才有這種待遇 朋友的先生是新聘的助理教授 照他說待遇普通 有房屋津貼但他們去了之後討厭死那邊 本來要待一個月找房子 連貓都從美國帶去檢疫了 結果兩個星期直接逃去印尼度假 兩週後把貓接了又飛回米國 真是亂七八糟的夫妻XD
snow: 哈 這就是沒做功課的. 只是貓可憐了, 檢疫要關一陣子. 太太是印尼人所以以為新加坡跟印尼一樣便宜嗎? 當初我美國的 HR 就搞過我, 居然砍我薪水, 說亞洲便宜. 我馬上跟主管抗議, 一些美國人對亞洲還停留在都是很落後很便宜的刻板印象. 同樣的薪水去印尼去泰國可能可以很爽, 但新加坡, 難, 新加坡是亞洲第一貴城市了吧
挖角的 trophy 教授我聽說更好, 很多甚至都不需要搬來新加坡, 只要每年固定過來幾次開開講座, 代表學校參加會議, 上次聽到的年薪是 25 萬. 這種價位不要說台灣了, 美國也不是很多大學出得起這種價位
他們做功課的方式就是直接去當地啊 畢竟網路上看再多也比不上親自走一趟 我覺得滿實際的哈哈
對阿 我就是先去了兩次, 第一次看環境, 談工作. 第二次去找房子, 都安排好了才過去. 要求 house hunting trip 是很正常的
不過不笑人, 我公司的亞太 VP 也沒好到哪去, 還是在中國住過的喔, 不是不熟亞洲的, 全家搬過去, 不到三個月老婆就吵著要回美國, 之後老公一個人駐東京, 聽說樂不思蜀
亞洲每一國大不同啊 在中國可以請阿姨保姆 到了東京應該就比較難了 不會講當地語言也是格格不入吧
喔 我上面沒寫清楚, VP 一家是來新加坡三個月後落跑. 那VP 美國鄉下白人, 不會中文也不會日文, 但在東京有人帶著玩吧, 住的高高興興. 在新加坡算高薪, 語言不是問題, 但就是不愛
我認識的南洋理大的教授,都配有校園內住宿。月租金1200 星幣,可以租很大空間的四房公寓。唯一缺點該校校區實在很偏僻。不然這種價位,新加坡連政府組屋也是租不到的。
我覺得很多地方住跟旅遊不一樣啊,就算常去一個地方玩、很熟,但是對真的定居下來的了解還是不足的。我是很久沒去新加坡了,小時候去覺得很好,是東南亞我唯一會想去的地方,但後來我爸媽去後覺得不喜歡(他們已去過幾次),說他們那次去去了不是觀光區的地方,發現貧富差距很大。
以前在米國的台灣朋友前兩年去了新加坡,在A-star,也是待個幾年受不了,現在跑澳洲去了。據他說那裡環境要說比台灣好,也沒有好多少,應該說各有利弊。華人內鬥內行那一套,在新加坡一點也不比台灣少。樓上有人說什麼去新加坡不會有被騙的感覺,說實在的,要談薪水在台灣問清楚後,應該也不會有被騙的感覺,就是條件很苛而已。至於談人進來以後未來的發展跟承諾啦,他覺得新加坡的大餅畫的一樣漂亮
VP 等級我想住中國或東京應該還是比新加坡爽很多 XD
VP等級還是多講英文的,即使他本身母語非英文,因為英文是國際交流語言,所以我猜新加坡還是首選之一吧。治安好,社會穩定,交通方便,國際差旅很容易。低所得稅。我覺得工作很忙的VP們,應該會把以上當作頭號考量。
這裡華人當然內鬥。看文中講到的職場階級,本地人間也很多階級。包括上述的同鄉背景異同,還有他們從小學畢業會考後就定終身的學校制度(除非家長有錢帶去留學),國家又那麼小好位置就更少了,還要跟外國人才競爭,商業圈又小,這裡勾心鬥角可厲害了。
其實我覺得很多「國外」和「台灣」生活的比較,都不是很客觀。像那篇文章的G小姐,應該是用「在新加坡自己賺錢養自己」和「在台灣住家裡自己賺的錢只是零花」來比吧。
上次我聽到一個回台灣的,就說他在矽谷買不起房子、小孩上preschool太貴($1600-1800/mo),回台北可以住家裡不用買房,小孩媽媽帶。
我當場就覺得點點點,都要四十歲了這樣 ok 嗎....
但是他薪水打到四折他也還是回去了(本來在這裡就在同類工作中偏低,之前一直建議他跳槽)。
我是覺得還是每個人狀況不同條件不同,想要的東西不同。
jeanyjhl: 是的, 出國工作本來就應該把居住環境列入考慮. 這就是我會跟台灣小朋友說, 不要只看到薪水高, 要考慮到房租. 這工作值得你犧牲生活品質嗎? 如果是來一個國際大公司, 我會說苦一點也值得,
但目前相當多台灣大學生是來這裡的餐廳跟零售業, 非常不值得. 但我不是說這些工作沒前途, 而是新加坡的服務業很差, 比不上台灣, 來過這裡的人就知道. 所以志在服務業的, 還不如去台灣有規模有制度的飯店, 絕對勝過在這裡台灣人開的餐廳裡當服務生
新加坡機場我就不清楚, 但我知道幾乎都是用外勞, 而且刻意找會多語的 來打造這個號稱亞洲第一的國際機場, 會比去餐廳工作好. 很多仲介跟台灣小朋友宣稱來新加坡可以學英文.... 我可以跟你保證, 來餐管工作, 你的大陸腔中文根福州腔台語會進步, 英文你會學到 singlish.
icewoman_l: 內鬥到處都有啦, 不過新加坡人就像你說的, 從小比到大, 的確會比台灣人愛計較. 但手段, 目前我還是覺得大陸人跟印度人比較厲害, 那兩個國家的競爭更兇
MEB: 劃重點, 新加坡很會畫大餅! 新加坡以工作來講, 真的是一個很好的工作城市, 這裡所有法規甚至薪水等等, 都可以查到, 法規都用很清楚淺顯的文字, 黑白分明很少有灰色空間, 讓外地人很容易做事, 不是那麼需要本地"關係" . 不過 A-star 我聽說超級官僚, 宣傳得很先進, 但內部運作抄級保守, 然後白皮膚的有很多優勢
我公司有一個用戶在 A star, 我去過覺得好難過, 買了我們最貴的那台儀器, 然後一直抱怨說我們儀器不好很多小問題, 我搬來這後, 跟工程師去看過一次, 傻眼, 客人的壞話我就不好多說. 全新加坡就只有這實驗室買了這台, 然後一年多來都閒置在那沒人用, 我有試著介紹其他實驗室去跟他們合作, 不然機器在那閒著也是閒著, 但沒有人願意做, 說是法規複雜, 不同單位不方便隨便用
minckang: 你小時候去的新加坡, 是一個很便宜的地方, 治安好, 華航有直飛, 所以你們才會常去吧. 至於貧富差異大, 這個全世界都有吧, 應該是令尊令堂把新加坡能玩的都玩過了, 都玩到非觀光區, 很無聊, 加上後來物價開始漲, 就不再想來
我搬來這一年了, 我爸媽也一點都不想來看我, 我老爹以前也是因為工作來過新加坡幾次, 一點再訪的興趣都沒有
抓狂, 我在臉書社團跟人槓這話題, 這個回答很代表新加坡吧, 覺得你們這些外勞來新加坡有賺就很不錯, 這些錢你們拿回你們國家很多耶
其實我也只去過新加坡一次(我爸因為工作的關係比較常飛),但那次去讓我覺得新加坡好乾淨,鳥園動物園和唐城好棒(應該沒記錯吧),所以一直對新加坡印象很好(相比之下,小時候也去過一次泰國,但完全不想再去),我爸媽是前幾年再去,跑到非觀光去後感覺發現了新加坡的真相吧,之後就不想去了。但的確貧富差距很多地方都有,包括溫哥華,觀光客要是沒到溫東(是說觀光客可能也不會去那),可能也會覺得溫哥華真是個好城市。
新加坡市區規畫得很好, 真的很漂亮很乾淨, 但我不會說這不是新加坡的真相. 哈哈哈 光是市容, 新加坡真的市大勝台北, 更不要說很多創新的美麗建築. 非觀光區我想就是指住宅區吧? 那也只是新加坡的一部份, 就像美麗的市區, 這些通通都是新加坡阿, 超級大 rojak 雜燴. 我對新加坡的硬體沒有抱怨, 這個政府很強勢的把一個小漁村建設成亞洲富國.
arrays: 對呀,他離開新加坡的一個原因,也是因為當初進來保證好的東西,後來也沒有那樣發展。所以我才覺得,要說什麼欺騙,空中閣樓還是餅畫太大的規劃法,才叫欺騙。不過A-star畢竟算是政府投資的吧,才會這樣詭異。私人企業應該好一些。而且聽他說,A-star真是官僚倒蠻可怕的地步。前幾年幾個去A-star當頭頭的歐洲白人,都是退休才過去,爭議不少。也沒有什麼現役的大頭過去。這跟台灣比起來,還真是難兄難弟
MEB: 新加坡找的大頭多很多, 所謂的 trophy professor, 這點贏過台灣呢. 台灣對於學英文一直有很mix 的看法, 但新加坡當初採取英文為官方語言真的增加很多優勢, 雖然本地人的英文很 singlish, 但對南腔北調的英文都聽得懂, 歐美學者來講座完全不需要翻譯. 加上政府大力支持, 給這些學者的帶遇非常好, 教授們帶自己的團隊過來都有高於本國的帶遇.
雖然不少是已經過氣的人物, 是說 正在掌權時, 誰回輕意離開阿. 我上次面是一個 NUS 的博士, 就很訝異他做的東西, 在美國已經很舊了. 但這些重量級的人物, 有辦法邀請其他大人物來短期講座, 然後學生要去歐美深造, 他們能提共更好的介紹
arrays: 我好像看到你的回言了.然後另外看到一個住在新加坡的幾乎每個都回說原作太偏激.還蠻好笑的
其實你看到跟這篇還有大家講的跟我的認知也是大同小異的啊.當初我妹也是有仲介要介紹他工作.結果一問薪水好像才兩千多(所以至少聽起來不是奴隸)我就跟他說免了吧! 同樣是仲介要介紹那種兩人住一起的"雅房"還什麼之類的.妹妹是做電腦圖畫設計之類的宣傳行銷.但這薪水實在是太誇張了低了(當然另外是不知道"仲介"是去抽了多少成).
我自己有同學是從加拿大的公司調過去的.光是房子(公司租的)就的確快一萬.因為夫妻倆一人台灣人一人印度人(兩個都是我同學)所以還指定一定要有多一間房間所以兩邊的家人可以輪流來住.我自己的感覺是新加坡人除了什麼競爭或更會鬥外.其實還比甚至香港有月亮更是外國圓的感覺.所以也許不一定是"種族".但沒有從歐美加之類的先進國家再過去大概是很難真的拿到那些所謂的外派職跟福利
我個人淺見以為,新加坡人對於外來的人都是排斥的。但是因為殖民社會造成頂端的權貴已經都是留英留澳等等為主,當然大家覺得有那種背景會在社會上成為勝利組。而我們這種只是來打工的,無論是白領藍領,薪資跟配套其實主要還是看這人的經驗資歷,以及同鄉裙帶關係。只有台灣經歷的人在這裡市場並沒有甚麼需求,除了中文老師以外。其他就是跟一般勞工競爭 WP 服務業職位。印度人比較吃香因為他們常有 IT 技術背景,是跨國界的。
印度人又已經比較多同樣因素,已經在很多IT 業界已經有人爬上主管位置,所以很多會偏心找其他印度人進來。就會越來越多印度來的印度人。反觀台灣哪裡有這些主管在星國? 連中國人也是類似印度人情況,只是他們英文普遍比印度人差很多,文化上印度人也比較西化,所以最後升遷上還是印度人吃香。但中國人口超多的,當然比例上能混到這裡來找份好點的白領工作的人就比台灣來的多很多。所以才會覺得台灣直接來的人怎麼都淪為勞工了。
icewoman_l: 我也覺得新加坡人不像其他亞洲人那樣的崇洋,這裡白人太多了吧,那種沒錢的背包客,本地人完全不會像台灣那樣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