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我對苗不熟.但不喜歡蘇美 覺得他的文字講述的不是理而是滿滿的仇恨
辯論的基本要素不是一個人有沒有"辯"的才能 而是有沒有辦法掌握"環境" "人群"
當辯論研伸到群眾形式的時候 這時候重視的就不是辯才而是攏絡能力
這就是為什麼1998年市長選舉時 辯論能力更強的阿扁會輸給馬英九
如果善用環境以及人群的影響力 基本上辯論就是贏了八成左右的東西 放上去的人只要會說話搞不好都有可能贏
但也不是說人群都會完全一面倒不受談話影響 搞得像是未開化的民族般
我個人對平權很有興趣 我本身就是討厭仇女及動不動母豬長母豬短的
我覺得這樣子攻擊根本沒辦法達到平權要的最基本之一:和平對談
因為很重要的一點:苗是公眾人物 即便她不沾這議題 她辯輸了或者辯贏了 對她來講都沒什麼太大差別
因為她原本就被"世人所知" 所以這些因為並沒有辦法影響到她的公眾形象(畢竟妳在一個敏感議題上 辯輸一個敏感對象 尤其認真想關注的人並不算大眾)
但是對蘇美來講 由於反向的月暈現象 這會讓他長期以來被貼上的"戰女"形象直接與他現實生活做連結
他不是公眾人物 所以他會在這裡 得到一個公眾形象:挑起仇恨的人
苗原本就有自己的公眾形象 所以那頂多算是畫上多添一筆的程度
要跟我說這個座談不是用公眾的優勢吃豆腐我是不太想信啦XDDD
認真想要探討議題 與互相瞭解平權的想法 應該是以小規模的談話為主
然後將談話記錄下來 為避嫌可以多方紀錄 或甚至找無預設立場的人作為見證也是可以
平權是什麼東西 當你手上握著比別人還大的權力時 你要去考慮對方是否會因此受影響
後者會是更接近平等的做法 因為以前者來講 其實是以在上位者的角度去做的事情
平衡是什麼東西 有一方過重就要想辦法減少或是增加另一方的重量
因為韓國有名的仇女情節 以及在網路上的附載體ilbe 最初也不過是網路文化
舉例來說 有個韓國女聲優(配遊戲的) 不過在推特上po了一張圖 上面寫著:
GRILS Do Not Need A PRINCE
外加幾句:
"I don't need a hero. I need a friend."
然後她獲得了8113轉推 2897個喜歡 猜猜她的粉絲多少人? 大約2800
網路上的玩笑未必不會成為現實 但是過度攻擊這些尚未成為議題的事物只會造成更嚴重的異化
"XXX崩潰wwwwww" "神打臉" "啪啪作響"
如果有個比較接近的虛擬例子參考的話 大概就是丹麥電影-謊言的烙印吧
同時也說明了在對談以前必須確保的不是辯論雙方 而是群眾的素質~
每天浮在八卦還是認為這事情超複雜(茶) 感覺可以換個形式討論啦
不過手機換了之後黑名單要重新設定好痛苦orz 母O什麼一直亂叫的人好像家黑不完。慶幸還是有不少理性聲音.....
八卦在學運那時候的素質達到最好吧~之後就開始慢慢下降
最近的廢文有時候真的讓人笑不出來 加上看見性別不對就開槍
黑名單是提醒我自己這人有特別的想法(誤) 我基本上都是加罵人難聽的話黑名單,政黨傾向倒是還好
母O這個根本已經要變聖戰了(嘆氣) 重點是所做的事情令人不恥,而不是性別本身啊。
廢文很有意思啊,各種專業文 深夜烤肉乾跟水精靈文還有世紀帝國系列文都不錯
八卦最有趣的就是能看到隨便發的長弓兵文都能有人專業解說戰役歷史XDDD
不過最近這類專業文有變少的趨向~ 還是其實是肺紋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