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因為看了人物介紹才去看電影,有點兒被劇透了,所以感覺沒那麼驚喜。好吧,沒那麼驚喜的原因之一。
我覺得既然挑選了「黑人」和「女性」當主角,就該就兩方面受到的歧視和局限都有所描寫。但關於女性題材的明顯觸及,我就是記得兩處:一、天才數學家凱薩琳‧詹森初次邂逅她的第二任丈夫時,他說「我想不到NASA會聘請這麼多女性……呃……」之類的,凱薩琳聽到後爆氣了,然後再次遇上時他就很快道歉了,這在我看來比較像被愛情沖昏頭的討好;二、瑪麗去夜間部上課,教授見到她錯愕地說「我不懂得如何教一名婦女。」後者回答「我想,就跟教男性一樣吧。」
膚色方面的歧視表現在方方面面:巴士上的黑人座位、NASA分開的黑人辦公樓、黑人飯堂、黑人洗手間。凱薩琳進入發射組的隔天,出現了黑人咖啡壺。黑人的平權示威、黑人只能在圖書館特定區域借書、黑人申請管理職位被撂置……
但女性方面呢?瑪麗有丈夫,但完全沒有描寫他對她外出工作怎麼想。誰照顧兒子們?家務工作是誰做的?那時的社會對女性外出工作怎麼想?是「逼不得已」的暫代?還是輕視?
凱薩琳‧詹森是寡婦,倒是跟女兒們說過她現在是「當媽又當爸」,不過我倒滿好奇那個追求者真的對娶一個天天要加班到晚上才會回家的女人沒疑慮嗎……
瑪麗的丈夫是個比較激進的平權派,所以兩人的爭執在於他覺得瑪麗這樣做太溫和而且沒用之類,一整個看下來,就是膚色大於一切。既然這樣的話,就不要挑三位女性當主角好嗎。
我覺得亮點是,凱薩琳‧詹森的部門主管知道她的不方便處時,就用斧頭砍掉黑人廁所標誌的鏡頭,然後說了句「我們的尿都是同一種顏色的。」他的本質就是個死宅,眼中只有數學,也是這樣的人才能看穿偏見和歧視,看到凱薩琳‧詹森的出眾之處。
這樣說來,倒是現實更激勵人心,不過這倒是要多謝電影介紹了這三位偉大的女性給我們知道。
說起來,在電影中我最欣賞的是桃樂西,她一直都靠著毅力試圖爭取自己應有的職位,有自己對是非的一套看法。在NASA引入IBM後,她就敏銳地察覺到不轉職她們這群計算員將來會被拋棄,於是自學編程和帶領部門學習。噢對了應該說據稱呼推測她結婚了,還有兩個兒子,但丈夫沒在電影出現過。
這齣就值得去電影院看一次,不過不看的話看上面三篇也沒差。
噢對了一開頭凱薩琳‧詹森小時候展現出無比的天賦,老師們湊錢給她搬家上高中深造那兒也滿感動的……
三位偉大女性是好友這點有種硬湊合方便演出的感覺(未做功課,詳情不清楚),而為何描述凱瑟琳多於另外兩位,我也看不明白……然後我也不明白為什麼凱瑟琳要再婚……我是指,為什麼要在不太足夠的篇幅裡塞入這樣的情節呢?
整體來說,就像貓貓說的,感謝導演介紹了這三位女性的故事給我們。但我覺得它應該可以拍得更好的……以說故事和拍影片來說。
flyersnow: 大概因為先看了人物介紹才看電影,所以對情節流不流暢這點不太敏感。不過觀看下來,覺得節奏有點問題。我可以接受方便展開故事而設定她們是好友,起碼她們真的是在同一時間一起工作和上下屬的關係,我不能接受的是沒有充分利用人設去展開故事。
凱瑟琳那段感情戲就像超級英雄電影一定要有感情戲一樣多餘,剪掉也沒差。我覺得沒有處理到女性問題這點是最失敗的地方,其實一開始我還設想這方面可以來一下古今女性在職場和家庭面對的困難的對比之類的……
種族的歧視在細微處已經演出來了,冷暴力不夠還要插一段3K黨燒巴士圍毆黑人的新聞報導,感覺太用力了。
噢說起來凱瑟琳結婚最大的作用是讓她的部門上司送她結婚禮物……一個醉心數字的白人精英男性難得會做這麼社交性的事,可見有多欣賞她的才華和不把她的膚色身份當一回事。
是那位白人女性送的吧XD我很喜歡那位女士和桃樂絲在廁所裡對話的那個段落~~
flyersnow: 是主管給她代送啊~她有說是主管買的,雖然應該是太太幫忙選。廁所對話那兒桃樂絲好帥啊!
噢對XDDDD話說,問下,短暫的讓凱瑟琳回西側的用意是什麼啊?我說情節上的~
flyersnow: 營造後面太空員非她驗算公式不可的感覺吧?我覺得這安排有點無聊……部門主管見到這麼好用的人才不像會放回去的人啊,這不符合人設好嗎?如果是受到什麼壓力不得已的話麻煩演出來好嗎?
大概就是導演要堅持把跑來跑去的片段貫穿整齣才這樣安排吧點煙。
對了我現在才知道IBM的長寫是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XDDDD
一直不知道+1,然後我總覺得那個段落很生硬,而且不符合主管之前賞識她的作派啊!
flyersnow: 既然能為了她把廁所牌子砍掉,我覺得他應該能頂住壓力讓人留下吧……話說真實情況是,因為她太有用了,工程師們的確
忘了把她
還回去惹。
這讓我覺得電影安排真心莫名,然後啊,桃樂絲不是領着女孩們進駐東翼管IBM嗎?她升職信上寫是電腦部門主管惹,為啥後來那兒又變成了白人天下而她們看升空直播時又窩回西翼啊我超不解的。
但結尾時她又在IBM那兒惹,可以跟我解釋下是什麼回事嗎她們要走3/4英里才能回辦公室休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