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之時,桃正開得豔,落瓣鋪亭飾粉妝,淹沒屋簷,泛於湖畔。
簷下臥門猛然推開,一小胖孩直奔而出,上下蹬跳,踩踏腳下滿滿瓣片,嘻笑不止。室內裁翦聲亦被童聲掩去不少。
「小朔,玩夠就回來,別著了涼喔。」
「是!」
那年,溫言朔六歲。溫宇萬自離鄉別井,在外從商,婦人守留家裡。不枉其志,溫宇萬終打拼出一番事業,雖忙碌,則能養他們豐足,不憂衣食,樂而過閒日。
「新年就該穿新衣,小朔來,試試合不合身。」
孩童踏著腳步回臥房,婦人坐機杼側。其已過少女年華,眉眼間卻是能見當年風彩。婦人舉衣便幫其穿戴。繡花紅裳裏小人圓潤,肥頭大耳,又剎是可愛。
他東轉西轉,低首望新衣,眼珠溜溜滿是喜。
「這樣高興,可是喜歡嗎?」
他猛然點頭,婦人見之是一笑。眉眼轉,卻又染愁。纖手輕撫彩絹匹,揉搓疊角。
「你爹他今年忙著工作,怕是未能回來過年。新衣織了,是未見能派上用。」
小時,他不懂其母何悲。翦水映婦人孤影,他跪坐側,慢慢往她靠去,小掌執其指。
「娘。」
他只喚了聲,婦人噗哧一笑,一把抱起將之摟於懷,指入髮絲撫平,輕印吻在白潔額上。
「娘並不孤單,娘可是有小朔陪著。你爹也是為了我們而努力,對吧。」
喃言一晃,白駒過隙,越多年時際。溫宇萬回不到家的年,便是寄書信回來,講商務,講困擾,每每最後,都寫下掛念情。逢晚,婦人披衣挑燈,日閱人手書,流露眷戀。
溫言朔少年,雖喜百家之文,卻只能偶入學堂,皆因其父不悅。尋根究底,該從溫宇萬出身闡述。
平民百姓,社會最低根,見識亦最為淺易。他們大多數習不了字,學不了書,受欺受挫,而溫宇萬洽巧是其中。其幼年受讀書人嘲笑欺壓,而其從商反而比他們有勢,使其深信從商才是成功之道。
『 小朔,隨我去見個客人,你也是時候學些從商之道。 』
夏節溫宇萬恰逢返途,溫言朔穿薄秀袍,剛欲到書堂則受阻。他望了望久未見的父親,又看母親未有發話,只當是一次出遊,應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