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謐的圖書館幾乎成了她開學後最常去的地方。
走出校舍是陽光明亮的清晨,校園中央枝繁葉茂的古老巨木巍然矗立,風起便是颯颯嘩嘩地澎湃作響,盤據的古樹根深植土壤,木枝鬱葉參天展望,還未完全散去的霧氣氤氳。
她總是在緩慢地思考與理解定律與道理,試圖想像並練習簡單的小魔法。或許是校園內魔力豐沛而穩定,在自身狀況良好的情況下,她也曾成功施展過幾次魔法,然充其量那似乎更形同僥倖。
總有更深奧的道理在裡頭,廣闊浩瀚的魔法知識中是無際無邊的想像再造,理解貫通。如初學腳踏車的孩子,一開始總要擔心車身傾斜的角度,該以怎麼樣的速度踩動踏板,或該如何分配重心以保持平衡……
所要注意的事情之多,提心吊膽,膽顫心驚,然而最終學會後才發現角度與力道,重心與方向全都無需刻意思考。
她經過清晨露水氤氳的玻璃溫室,花園的土壤濕漉漉的,日夜開放的圖書館成了她無課時的去處選擇之一。
在書架間安靜行走,以指尖探過書緣以及擦拭乾淨的溫潤木板紋路,在這不算長的時間裡,她倒是逐漸理解幾本書的脾氣。
日光一吋吋挪移,推著圖書館空氣安靜流動,她翻閱著古老書籍。
它們頁面柔軟而易彎,薄薄的紙張隱隱透著下頁的文字。它們閱人無數,僅僅是透過人們拿書的姿勢、翻頁的力度,就能夠判定它們喜不喜歡你,會不會像悶蚌殼般咬緊嘴不開,或是趁你不注意時一再翻回它們喜歡的頁面——儘管那頁你早已讀了不下十次。
較新的書籍則有屬於它們的印刷味道,有些趾高氣昂,驕傲而尊貴;有些書籍彼此交惡,絕不能同時借閱或放置一起;而有些他們不願離開架上,你只能小心翼翼地靠在架邊翻閱甚至無法帶離一步,否則就等著被固執的書本們鬧騰不休。
你能感覺到某些心情好的書籍,它們書頁上的墨色變得水潤而清晰,紙張纖維平整如絲綢,翻動頁面時紙質摩擦聲既輕快且清爽,好像就連拿在手裡似乎都有了與你相近的溫度。
另外有些書,它們喜歡聽你唸出文字的音節,有的可能會逼迫你多看作者幾眼,即使是擁有相同書名的書冊,也都有微妙的性格差異。
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呢?曾經喜歡的作家在見到面之後就覺得好像沒那麼喜歡了?那是她在來到學校前,在家門旁的小車子書攤前挑選書時,聽幾個客人討論到的話題。
雖然那好像也有點寂寞了。
但在人生中理解、內化而後傳達出的東西,最後似乎也不是你了。每本書如同一塊生命的碎片,既不完整卻又能獨成個體。
她想她是喜歡書的。
喜歡人們在書裡的語氣,喜歡像是只將生命中最純粹(或許並非最美好)的部分擷取注入其中,反覆咀嚼安排,讓每張圖片、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有它們的歸處,讓每個組合都有意義。
聽起來很棒不是嗎——在一本書中每個文字都有屬於自己的位置。
每一句咒語都有嚴謹的先後順序,那些是有跡可循的,能夠理解自己是否「正確」或「錯誤」。
她常常將幾本想借的書籍抱在懷裡,還得有些無措地輕聲安撫哄慰幾本快要大哭大鬧不願離開的書,只因裡頭有自己需要的資料。
挑選、溝通、借閱,這些程序往往就花上她大半天的時間,但仍因有了一步步向前走的實感而感到開心,她走出圖書館時已是傍晚,溫室水濛濛地座落在夕陽的影子裡,一抹水藍仍留戀在天邊,下了課的學生打鬧地從她身側經過,談論社團活動、校園趣事與所學知識。
並不是抗拒加入,只是不知道該以什麼樣的時機,怎麼樣的身分去開起話題,忍不住想著自己笨拙的回應將會成為人們下個茶餘飯後閒聊的話題。
過多的思慮與擔憂沉入時光底層堆積於沉寂,她曾想任由時間層層疊疊將之擠壓到小的足以忽視,但在歲月沖刷與堆疊之中它們反而變得無比堅硬,即使試著不去在意與正視,寂靜夜晚中偶爾翻覆起的情緒仍舊清晰可見,而另一方面她卻如此確信,一切咎由自取。
既渴望被瞭解卻害怕被看透。
人們呀是如此獨立的個體,所以那才更是無法對任何人說出口的話題啊,她抱著手中沉甸甸的書籍,繼續邁開腳步。
在暮色藹藹與夜色沉沉之中回到宿舍。
一如往常地在圖書館,她手邊的是本《常用配方與千種藥草》的書籍。
纖細花梗與脈絡分明的葉片浮貼在書頁上一角,妥善壓上的花株旁以流暢的字形寫著該植物的名字。空氣中有著清新的甜味,她幾乎能看見在飽滿渾圓的露珠下悠悠展開草枝和花苞的景象。
這是這本書所擁有的魔法,透過圖面暗示使人所見或產生聞到氣味的錯覺。
習性,喜好,生長地。
種植,效用,與傳說。
她看著所需的植物其特性,一項項振筆書寫,耐心研讀。
「下一個是、……這個。」
末歌喃喃地無聲複誦,追逐文字的眸子有些疲勞,她眨了眨眼試著專注精神。
——可入藥,有些亦作為市面上常見之惡作劇商品原料……
還未閱讀完畢,一股酸臭腐敗的濃烈氣味惹得她渾身僵硬,她忍不住要劇烈咳嗽起來,眼淚唰地湧出,只管連忙把書闔上,鞋跟忍耐地在地上微微踮踩了幾下,腦海裡只留下最後印入眼的字句。
——無毒,然奇臭無比。
嗚……
衝擊有點大,她忍不住淺淺地想吐,垂著頭有些懊惱自己應更仔細注意書頁上的提醒標籤,揉了揉眼睛,決定晚點再來閱讀這本書。
等到終於完成早上的預定進度,她將椅子推進桌旁抱起疊著的書,走回書架一本本地歸回原位,順道想看看其他有什麼或許有用的書籍。
末歌將架上傾倒的書直立,再將手中的推入空位內,她看著眼前的書架,忽然困惑地眨眼兩下,「咦……?」
上層書架斜斜地倒著一本書,似乎是旁邊的書籍被抽走使它失去了支撐,才歪倒了下來,但總覺得剛才那裡明明有個空位啊。
……這本書原本就在這裡的嗎?
她下意識地左顧右盼,四週靜悄悄的,於是她將頭轉了回來,抿起了嘴盯著書本瞧,最後還是不敵好奇心地將其他還未歸回的書籍暫擱一旁,左手撐上書架邊緣,踮起腳跟,使重心微微前傾而後伸長右手。
還、差一點……
伸直的指尖觸碰到了書皮,接著將那本書勾了出來。
拿到了!
鞋跟輕巧地觸地。
末歌開心地抱著書,斂下眼打算看清上頭寫的文字——
忽地手中的重量一空,書籍驟然浮空,眼前是忽然放大的書封,在末歌還未能反應之際,書頁有了自我意識般在狂風肆虐下瘋狂翻動,不受控制的紙張啪沙啪沙地不斷翻頁,眼前的文字狂亂不已地跳變。
她連忙手忙腳亂地想阻止眼前這本書,忽然一顆亮晶晶的光片就敲進她的腦海,她愣了住,任由連綿的光片連綴成流線,她這才意識到那是一段曲子的音符。
一道道流線譜成熟悉旋律,樂曲激昂而歡快,雀躍的就像某個孩童誤灑了一地玻璃珠在青石街上,彈跳磕撞。
是歌,眼前的書在唱歌。
歌詞如珠玉般快速併落。
你大致可以理解到一點:它的目的是詢問你加入社團的意願。曲終,書籍看來嘆了口氣。
末歌理解程度:
「如何?要不要加入?」書籍在空中晃來晃去,以渾厚的嗓音在你耳中詢問。
「加……?」腦中的聲嗓過於清晰,末歌忍不住開口問了出來,而後才意識到這裡是圖書館而倏地噤聲,她連忙張望四周,希望沒有因自己的不小心而打擾到其他人,這才小心翼翼地將視線移回。
——加入什麼?
未能問出口的話語止在嘴邊,方才的書冊已然消失無蹤。
……咦?
她下意識翻了翻手邊那疊書籍,沒有看見。
顛起腳小小地跳了兩下,剛才拿出書冊的位置轉而被一本《墨恩萊斯創校歷史》的書所取代,擠得滿滿的書架沒有半點多餘書籍的空位。
只有那段輕快的旋律仍縈繞在耳邊,證明這件事確實存在。
一樓走廊……?
有些在意地將書堆抱起,末歌又猶豫地四顧了下,才終於邁步離開這架書區,她試著回想了圖書館一樓的格局。
——一樓左走廊倒數第二間。
在那猶如連珠炮的字句間她僅能捕捉記憶裡的文字加以拼湊。
她眨了眨眼,將手裡的書推進書架,疑惑驅使下側了側頭,而後微仰起頭努力思索著。
……那本書到底是什麼呢?
我原本,只打算寫
圖書服務社的報名劇情,回過神就多了前面一大段不相干的小日常

超級脫離掌控自成一格……只好硬生生截成兩段
雖然說是更容易理解的事,那個20骰還是太不科學了呀XD(大笑出來)
看完劇情歌詞意外的有很多關於書的東西想要寫寫,而且守則大人真的太可愛太有趣了,好喜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