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大運感想part 1】
1.開幕的風波意外製造了話題,吸引了目光,且讓國人更加支持世大運,國民黨體系的那一票人,真的是,最佳的反面助力。
latest #12
開幕表演超乎預期精彩,除了王力宏之外我覺得都很滿意(對王本人沒有意見,只是覺得他不是很能代表台灣,伍佰或陳昇這類的好像更好)。最後讓鋒哥點燃聖火真是沒有比他更好的人選了,點燃方式也很特別,如果揮棒時的背景音樂再來個“出去了出去了!陳金鋒全壘打!”就更狗血了哈哈。
這些表面上的之外,賽事跟後勤支援真是讓人覺得,台灣要辦大型運動還差很多。首先是難用到爆的官網,所有的路徑都不順暢,要查票務要不斷的上一頁下一頁來回,或是按了取消就回到最前面一頁,沒有一目瞭然的票務資訊。比賽結果也是,要一個一個點進去看,然後,是英文的。
選手資訊也是,很難找,找到了,是英文的。個人比賽日期很晚才決定,羽球16號才說要抽籤,桌球更扯,21號才抽籤,那民眾要怎麼知道要買哪一場?難怪一開始票會賣不好。雖然北市府其實花了不少心力宣傳,宣傳影片也都拍的超越以前的水準,但是沒有讓人可以很方便的取得票務資訊,可以輕鬆的買票,那麼民眾只會“喔,世大運要開始了,我知道了”,但不會進場。
然後是一票看全天這個策略。很多人疑問電視上看到座位都空空的,但是要買票都買不到,就是因為買票的人可能只看早上或晚上的,那其他的時間那個位子就是空在那裡,想看的人也不能去看。或許工作人員不想清場,或許這樣票務會看起來比較好看,但真的是很爛的做法。有的比賽是連續比下來的或許可以一日票,但球賽這種每一場時間都很分明的,就很浪費。
最後,棒球啊.........是不是太輕敵了?U12的小朋友們打起來還比較有勁。我本來都要買4強賽了,一輸球,馬上收手XDDDDD
軟體只要找對人了,優秀的人才非常對,要進步真的不難;台灣現在的問題是「硬體不行」,就像你說的這些網站工程,真的還需要進步。
可能就是有做就好的心態。我覺得有一個問題是資訊雜亂不透明,可能各單位都自己做自己的,但是沒有統整到網路上(啊柯P不是說要開放平台透明化)。也可能是資訊都到FISU那邊,所以英文資訊有,但北市府沒人轉成中文以及沒有單位去那邊做橋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