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竹🍒
8 years ago @Edit 8 years ago
隨便說說文白大戰(?
latest #38
絳竹🍒
8 years ago @Edit 8 years ago
不是很想談這個,因為很久前就戰過了,我的溫柔大概在不想當老師的時候就耗盡了(。
[絳竹✫您與同溫層已經失聯] [課綱微調] 就算我完全不能理解排斥白...
其實我一度很害怕,失去權力失去資源並且已經不再年輕的人,會不會做出什麼玉石俱焚的行為,儘管檯面上他們的控訴和掙扎都很蒼白,快要失去面對質疑的能力。
我也一度覺得告訴他們「古典文學很美好但是不是每個人生之必需」是很殘忍的事情。
絳竹🍒
8 years ago @Edit 8 years ago
但是我反對把任何東西神聖化,我不需要更多雅/俗的劃分標準,來告訴我該讀什麼。
這些人在維護信仰的同時,不自覺粉飾當中話語權的不均等,粉飾他們對歷史的刻意淡忘,這是我不能容忍的。
絳竹🍒
8 years ago @Edit 8 years ago
我也沒有什麼白話救國(?)或者魯迅那種小說救國(?)的理念。有些老師認真強調學習文言文是情感教育、品德教育的一環,我都有點不忍心看下去,到底是什麼無形的力量在驅使他們做出這種情感凌駕理智的發言呢。
白話文也是情感教育、品德教育的一環啊。
從古到今只要強調內容與形式有必然關聯,幾乎無一例外都會很快被打臉,遠則龍應台評小說,近則小段子批鬥串(。
立即下載
覺得形式更大程度上控制的還是不同的美感(突然插話)
絳竹🍒
8 years ago @Edit 8 years ago
rp1230: 所以我覺得聚焦在「文與質」比「文與白」有意義Orz
www.chinatimes.com/newsp...
這篇被標題殺了……內容講的還是可以的。
順便說第一張照片的板書,那幾句是偽古文尚書的名句,我高中時也傻傻的以為是真的
絳竹🍒
8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超級歪樓)
只有很诚实地写我的十五岁,才能很诚实地面对我的五十岁 | 专访朱天心
我其實對批判朱天心懷舊傷感的台獨左派好青年(?)沒有太大意見,但是看到他們把懷舊傷感和女性身分連在一起時我就會很想揍他們……
我覺得要不要文言文自己開一課阿,說不定這樣比較好學,國文老師也比較好準備
學校教育也沒有打算讓你一輩子記得,所以沒有問題
本來不管怎麼做都要面對效率問題,教100分剩50分,教50分剩20分,教多教少都一個樣子
我知道這樣講很糟糕,但學校教的東西畢業之後要不要記得是學生自己的事,和學校沒什麼關係
說到偽古文尚書,我還在中文系的時候好像有勉強搞清楚過一陣子(也可能其實根本沒懂),但是轉學之後就迅速忘掉了…深深感到自己不是讀中文的料
林 清華
8 years ago
其實我想說
不論對錯好壞或者畢業後記得不記得
國民教育就是一種用政治力介入的框架…
「品德教育」只是一種美化的說法
實際上就是為了施行思想控制
林 清華
8 years ago
個人見識短淺
白話文在我的觀念中思考方向比較自由
不像文言文課程大都拘於儒家思想
因而會模糊既有的教育方向
老人家不喜歡擺脫舊有的習慣
他們缺乏時間與能力去適應
心裡對於生活中的動盪更是恐懼
林 清華
8 years ago
以前常考的田單復國和赤壁之戰
覺得都有很濃厚的政治期許在裡面

然後儒家應該是很仇視法家的
譬如秦始皇,儒家罵他暴君
可是繼承他建立的專制制度
包括「皇帝」的稱號
卻沒人斥責
可見大儒並不反對這些行為
而是反對嬴政本人
可能就是因為劉邦尊儒
而秦始皇卻重用法家
絳竹🍒
8 years ago @Edit 8 years ago
biggunder: wf6632: 我知道大家三次元壓力都很大,但是我的底線是不要讓火氣影響到無關的人,離題太遠的我都刪了。
這個噗就是瞎感慨,我現在是個站著說話不腰疼,並且離中學的教學現場比較遙遠的人,你們有點到幾個我沒有深入討論的問題(例如說文學真的可以「教」嗎?義務教育對「實用性」的定義是什麼?或者義務教育期待用低成本達到高效果是否不切實際?之類的)但我沒有像干德那樣立論的原因,一方面是我知道我底氣不足,一方面是接觸過還在相關領域努力的老師、學生、將要成為老師的學生之後,我可以非常兇惡地批判現在的教育制度,但同時必須承認我也受到體制的影響,好的與壞的都有。不過我發這噗的時候並沒有想要很嚴肅的檢討自己,所以這個部分沒有展開細談。
絳竹🍒
8 years ago @Edit 8 years ago
rp1230: 我會記到現在大概是因為,國導老師提到偽古文尚書的時候,我突然很感慨以前死記硬背的東西原來是片面的,或者根本是假的XDDD
Frankie_K
8 years ago @Edit 8 years ago
文白之爭只是假議題,考卷要怎樣比較好出才是真的
Frankie_K
8 years ago
所以說什麼「要教可以受用的東西」「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算了吧,這也只是各家學派爭著說自己比較重要而已。
不如讓學生自己去選自己喜歡的內容去學,才是真的「從學生的角度出發」
備課老師可能會累死這樣
你不會多請幾個老師嗎
JLLDRP: 其實我覺得有道理就好,假的也無妨。當然要託詞假作他人的確不是什麼好事情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