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才是外國人呢? 一些 ABC 朋友常有身分認知的問題, 這陣子在新加坡, 認識了一些SBI 新加坡出生的印度人, 感覺也是很複雜.
latest #74
跟一個本地印度裔朋友去攤販吃飯, 他大力推薦一攤排骨麵, 他哇啦哇啦的講要哪種面配那種湯, 結果老闆娘轉過頭來問我要什麼, 我第一次來不知道要怎麼點阿, 要乾要濕要粗麵細麵要不要辣, 中文英文夾雜著點完, 然後問我, 那個印度人要什麼. 哇哩, 那個印度人是新加坡人阿, 我不是耶
傍晚搭uber, 司機開了十五年的 taxi 最近改開 uber, 就非常政治不正確的跟我大談印度人多壞, 他晚上都不接印度小孩的叫車, 看到印度名字尤其是選擇付現金而不是信用卡的, 他都拒載. 例如一上車就確認有沒有現金什麼的, 司機態度很強硬的說, 他開了這麼多年的計程車, 他很清楚, 說印度小孩多壞多壞
之前公司活動, 一個大陸裔的同事, 跑來跟我用中文八卦, 同桌有一個印度裔同事, 我就只好很抱歉跟他說, 我門女生講一下中文, 他說沒問題, 結果講著講著, 他跟著插話, 他根本是會講中文的
立即下載
新加坡那個排外的地方啊。。。(nottalking)
總之~歷史上排外與否跟國力是有直接的關係的,基本上有錢的國家就會覺得有錢大家賺,大家趕快移民來幫我賺錢,沒錢的才會在那囉唆。
(因此排外的川普當選也就象徵著美國國力的衰退。。。)
itemark says
8 years ago
有共同經驗的才是兄弟 這在美國拉丁裔移民是否也願意開放更多拉丁人進入美國這個議題上 充份表現
夜風 says
8 years ago
個人地域經驗等的差距 確實會造成偏見啊
我只是想到我的 ABC 朋友們, 美國生美國長, 很多還不會中文的, 但在很多場合, 其它白人會去跟歐洲白人講話, 而略過美國的亞裔
Q先生
8 years ago
後來才來的移民(例如你我)也會有身分認知的問題啊,不限於ABC吧 (unsure)
SoQueer: 我們比 ABC 好一點, 我們還有一個原生的祖國, 認知是一回事, 就像我在美國居住的時間比台灣還長, 哪邊才是家, 從來很難認定. 但這些 ABC 或是其它族裔, 很多美國生美國長, 我幾個日裔同事, 都已經是第三代第四代, 對祖先的國家完全沒有概念無法認同, 但在自己的國家, 還是照樣被當成外國人
arrays: 好難想像這種大部份人都有的認同問題。我從小就被當異類當外星人,所以住哪都沒這種問題。
Q先生
8 years ago
但我覺得他們至少自己認同是美國人(別人怎麼看他們倒是不一定)我們這種兩邊待的時間一樣長,或是美國稍長的,自我認同的問題其實蠻大的(至少我是)
SoQueer: 為什麼會有認同的需要呢?:-o
Q先生
8 years ago
materialgl: 倒也不是"需要",因為不認同任何一方應該也還是可以過得OK,照樣吃飯工作睡覺。我只是在說Array上面講的身分認知,如果ABC有,我們當然也會有啊
SoQueer: arrays: 所以……為什麼 ABC 會有認同的需要呢?:-o
SoQueer: 大部分的 ABC 都認為自己是美國人阿, 但其它美國人常常還是把他們當外國人. 就像新加坡都有印度人當總統了, 但大部分的新加坡人, 還是沒把這些印度裔當新加坡人
materialgl: 我不知道需要, 我只是感傷. 看到會講中文的印度裔新加坡人, 在商場被自己國家的人忽視, 想到我們這些拿了美國護照很多年的移民, 在美國還是外人
這次在飛機上看了電影 the big sick, The Big Sick (2017) 也是很多感觸, 父母一直告訴他, 我們為了帶你來美國, 多少多少的犧牲, 你怎麼都不感激. 主角則是, 你們不是希望我當美國人嗎? 那為什麼到了美國, 還是要我遵守老家的規範
那天吃排骨麵還有下文, 新加坡美食中心都有賣飲料的阿姨, 到每桌來賣飲料, 當然也是可以自己走去飲料攤買. 我跟印度朋友做在那, 完全沒有飲料阿姨過來, 朋友揮揮手要叫飲料阿姨來, 結果旁邊一個阿姨很不耐煩的叫他自己去飲料攤, 然後轉頭用中文跟我說, 這些印度人要什麼啦. 讓我也是很無言
Q先生
8 years ago
所以像我們這樣的移民或ABC,延伸你和MG講的,應該是:在美國生活了這麼久,還是被當成外人,是不是一件令人感傷的事。以我自己的情況來看,應該是習慣了,就也還好。有人完全覺得沒差,甚至是早就打好預防針,所以也無所謂。有人可能就會比較介意一點。這應該是反過來和自己個性比較有關(倒也無關對錯好壞)
SoQueer: arrays: 嗯。。。各位是不是都有美好的過去,才會覺得在美國被當成外人。
我是從出生一直到長大,我爸媽還做著「抱錯女嬰想換成兒子」的美夢。。。
所以我在出生地以外的地方完全沒有外人感,回去才有外人感。
Q先生
8 years ago
我覺得比較詭異的地方是,在這裡被當成外人(可以理解)但是回去卻被當成美國人,變成卡在中間兩邊都不太是
SoQueer: 這就是我說的, 我們原本就是外人, 自己也知道自己是外人, 很多時候就認了. 但 ABC (或是其它族裔) , 感覺很多就很不一樣了. 再把小魚的噗拉出來. [小肥魚] 前幾天聽NPR訪問一個ABC作家長大回中國尋根的故事。他說... 可能我現在人在亞洲但不時台灣吧, 所以感觸比較深. 我算是美國派到亞洲的, 但常常被當成本地人. 一個本地的混血同事就混很好, 她就很明確的告訴我, 她憑著她那張白人臉, 在亞洲很多國家都通行無阻
Q先生
8 years ago
Array這種還去其他國家的,應該更錯亂
materialgl: 我的確是這樣覺得, 你太常被當成 outsider, 在自己家不是自己人, 在學校在公司都是少數民族, 然後婚姻也是異族通婚
materialgl: 記得我們聊過, 你去參加過本地異族通婚的 meetup, 結果也覺得格格不入, 那邊多是亞洲女生嫁給美國白人, 而你家S 是白人但又不是美國人
我不知道別人那種沒有根的漂泊感如何, 我自己不是很喜歡. 每次被人問, 你從哪裡來, 我都會愣住, 不太確定要如何回答. 我生在台灣, 大部分生活在美國, 現在住在新加坡, 我是一個不會講台語的台北人, 回台灣常常也不被當成台灣人, 我雖然也是習慣哪裡都不是家, 但有時還是很想要有一個家的感覺
arrays: 我習慣啦〜格格不入對我來説是正常的〜所以住美國不會有外人感。
Q先生
8 years ago
我回這個噗只是呼應我前面說的,倒不是在感嘆什麼。我並不會常常覺得在這裡當成外人有什麼太大的壞處或不方便。住在東西岸或各大城市,應該都還好。我記得一個判斷最精準的指標是,大概5-6年前吧,我第一次從台灣回來DC,在飛機降落的時候有一種"回到家"的感覺(而不是離開家)那己經是我出國十幾年以後的事。自己有這樣的心態轉變,我也覺得很有趣
arrays: (cozy) (拍拍)
arrays: 我們可以組個「搞怪女孩社團」(weird girls' club) 這樣就有歸屬感了 (LOL)
materialgl: 哈哈 我以為噗浪以經就是了 哈哈哈
Q先生
8 years ago
坦白說,家的感覺。如果有了另一半,會好很多很多(前提是感情不要太差)所以那些一直都單身的(例如以前的我)還可以一個人住在國外很久很久,真的是有堅強的心志
SoQueer: 回到家的感覺挺好的, 一個你不用看地圖, 就知道如何開車, 哪裡買菜哪裡吃飯. 認同是一回事, 回到自己的 Comfort zone 又是另一回事. 這就是我喜歡美國尤其加州的另一個原因, 那是一個我可以過我自己生活的地方, 不太需要去介意別人的看法
Q先生
8 years ago
arrays: 哈,在DC這裡開車,大概除了我和計程車司機,大家(包括當地人)都還是要看地圖或是用GPS啦。至於comfort zone,現在我家附近有個超大地雷(川普)有多少comfort恐怕很不樂觀吧
luminousdots
8 years ago
加州亞裔不少,但真的進到純種白人的圈子,ABC就得賣「從哪裡來」這件事。感覺蠻詭異的…
這次在澳洲鄉下出差, 飲食什麼的都沒問題, 但我很明顯感覺到很多目光, 就像以前去美國鄉下, 常常會被路人盯著看, 這次我在澳洲伯斯接受到很多目光. 澳洲其實亞洲人相當多, 至少我住的旅館, 工作人員八成都是亞裔, 聽口音非常明顯是移民, 去超市, 也是很多亞洲人, 所以被人看, 我初步猜測試, 因為我跟澳洲白人同事同進同出. 上個禮拜除了一晚去吃韓國烤肉, 那家餐廳八成客人都是亞洲人, 很多說韓文, 那天沒被盯, 其它午餐晚餐都是很白的餐廳或酒吧, 我是唯一個亞洲顧客吧, 服務生我沒有覺得什麼不同, 但我很明顯可以感覺到, 有幾桌的白人, 常常盯著我看, 尤其年紀大一點的, 就這樣直勾勾的看.
SoQueer: 哈哈 川普. 不過我也曾經把 DC 當家過, 跟美國很多地方比起來, DC 或是說詚華府的人, 對外國人的接受度算是很好了. 開車的話, 我就小驕傲一下, 以前 DC 西北區我是完全不需要看地圖的, 還知道很多容易停車的點. 東南區我從來不混的啦, 但DC 這些年變化不小, 最後一次去, 開車在 355 上都轉錯灣, 我就知道, 這已經不是我的家了
ribo69
8 years ago
一個法國同事問我說,妳覺得自己會認同哪個國家?(因爲我從台灣-法國-荷蘭-要去瑞士)?這幾年的感覺是,我在哪裡,就自己『做』一個家,說他們的語言,了解他們,交共同興趣的朋友(無論國籍),這樣忙下來,實在沒空注意到認同感。
luminousdots: 我跟過很白 (沒到純白) 的圈子, 裡面的人就說我 "不是很中國" 或是 "不是很亞洲" , 我不知道別人會怎麼想, 但我個人並不喜歡這種評語, 因為我自己覺得我自己很亞洲, 而且我一點都不覺得很亞洲是一個壞事. 就像這次去印度出差, 一個自己以為自己很懂亞洲的美國白人同事, 就在聊天群組裡賣他的印度經驗, 問我說都有司機接送吧. 我就毫不客氣的嘲笑回去, 說抱歉我不是那種寶貝美國人需要別人照顧, 我自己會叫 uber, 當地的 auto 我也有信心搭, 只是印度同事堅持沒人陪時不讓我搭. 印度也許鄉下很可怕, 但我出差的好歹還是一個工業城. BTW, 我搭 uber 去客戶那 50, 搭 auto 10, 旅館派車, 200. 我到一個國家, 就會想去了解當地
ribo69: 我完全同意, 我也是到一個地方, 就會想認識這個地方, 能不能融入當地, 不是我能控制的, 但人生就這麼短, 有機會到一個地方, 當然會想好好接觸. 我到新加坡兩年了, 目前已經很多新加坡人都跟我說, 我去過的新加坡比他們還多.
笑一下, 剛剛我的新加坡主管, 純新加坡人, 典型的新加坡精英, 國大學士博士美商, 才又在問我周五主管會議後, 應該安排去哪午餐.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要我建議餐廳了.... ㄟ 誰才是本地人阿 哈ㄏ哈
luminousdots
8 years ago
arrays: 西岸的美國人已經算相對開放的美國人,可是還是免不了對亞洲臉有亞洲期待。我以前工作過的地方常有一種狀況,已經是N代的亞洲移民vs 金髮碧眼的東亞/歐洲講話還帶口音的新移民,老美一方面還是有口音崇拜,他們多半認為後者比前者更是“美國人”。
Ritz
8 years ago
哇,膚色間的歧見或歧視頗深。反觀本地印度裔新加坡人對華人態度呢?
ribo69
8 years ago
luminousdots 我剛到荷蘭的時後也會把所有的白人當成荷蘭人,跟他們講荷語,後來才發現人家來自德國、波蘭或是澳洲...
本地印度裔新加坡人對華人態度, 我目前認識的印度人不夠多, 也不夠深入, 所以這種話題還沒討論太多. 只知道他們都強調自己是新加坡人, 也都要跟我說他們會講中文. 我碰到的幾個都對家族不是非常熟悉, 或是不願意跟我講太多吧, 但飲食很明顯, 幾乎都是依照宗教
waterm00n
8 years ago
我現在已經不太去想規屬感這事,只是女兒問我她是哪裡人時我答不出來
waterm00n: 我連別人問我是哪裡人, 我都很猶豫不知道該怎麼回答了呢. 台灣老說什麼世界觀, global 這種東西, 我想短期還是很難的. 光是我現在跑亞太線, 各國的差異就非常大, 而不是一個簡單的 APAC 可以一網打盡, 更何況很多美商的亞大市場計畫, 還只是一些自以為自己很懂亞洲的美國白人在那策劃 (我在說我的公司啦, 雖然我知道好幾家美商也是這樣 哈)
itemark says
8 years ago
猶太裔的波西米亞人 既不被當作是捷克人 也不被當作是波西米亞人. 雖然是猶太人 說的話和以色列國語也不同
arrays: 真的大家想太多啦〜被問就説 California,再問 originally from 就説台灣,沒什麼大不了的啊〜
Q先生
8 years ago
大概是因為本人生活圈太單純, 或是周圍的人完全不care, 我發現我己經很久很久沒有被人問是從哪裡來的了. 我們同事應該沒什麼人知道我是台灣來的. 如果是出去外地旅遊, 我就說DC, 其實也沒什麼人再去追問下去.
materialgl 在加州都沒什麼人會問啊,都是朋友熟了才會問。我在這老是被陌生人問,我不是很想回答啊,我哪裡人關你什麼事啊。
不過我應該本地化還可以,剛搬來時,到處被人問哪裡來的。現在頻率低很多,比較多是被問,you not local ah?
arrays: 問的問題其實是反映了問的人的心境,被問的就不要太煩惱啊(拍拍)
之前那本美國傻妞的 Eat Pray Love 認為,峇里人對秩序很重視,所以遇到人第一件事就是問「從哪裡來?」「結婚沒」是為了要知道對方是在秩序的哪裡,問完才安心。我想亞洲居民都有這個傾向吧。
我自從離家唸書,翻了個國界發現國界外大家也是人生父母養,那時我就拋棄國界的概念了,所以無所謂哪裡人啊,哪裡人也都是人!
materialgl 我只是很感嘆,新加坡印度裔人數不少,政府官員甚至總統都有,但一般民眾對印度裔還是這樣明顯的排斥跟歧視。
Q先生
8 years ago
美國的黑人也是啊. 都有人當過八年總統了. 而且還是自己國家人哩. 他們的待遇也沒有比較好啊(雖然我知道一定會有人說他們是究由自取)
arrays: 就說新加坡很排外啊~
SoQueer 至少美國沒有人敢對黑人說,go back to china
Q先生
8 years ago
arrays: 但是我覺得正是因為是自己國家的人, 那種感覺才更悲涼一點. (我們氣起來還真的可以回去. 他們要去哪裡?)
SoQueer 點頭,我們還有另一個家,有選擇。而他們就唯一的一個家,常常還不認他們。

這就類似 MG 的狀況吧,在原生家庭被認為是抱錯的小孩或是其他,跟家人無感,所以長大自己創造一個自己的家。
W皇 Forever
8 years ago
W皇 Forever
8 years ago
arrays: 還好,像朕這種已經沒有家十幾年,又拿四本護照的人,對這種話題很瞭解卻也沒太大感觸了 (雖有很多關於你這個議題的話想發言,但噗浪上毒蛇猛蛇比現今的白宮還多,我也就在這裡打住,至再贅述了)
Emperor_Wellesley 你發個噗分享吧,我還沒有很 enjoy 當 global 人
W皇 Forever
8 years ago
arrays: 不過,就像你說的,朕去過新加坡五,六次,雖還算喜歡那裡,卻感覺很難真正去『欣賞」他們,可能就是感覺做為一個多民族立國的社會,那裡各族群之間,其實還是有不少成見的 (朕剛剛才和一個在楓葉國住了多年,烏干達出生,祖籍在 gujrat 的印度裔朋友吃飯,談到印度人和華人都是滿天下,不止楓葉國,袋鼠國,還有斐濟,圭亞那,千里達...不過我們竟沒想到新加坡!(unsure)
W皇 Forever
8 years ago
arrays: 不想ㄟ!朕已經不發噗了,最多只是在別人的噗插花一下而已啊! (blush) 而且,朕的朋友都刪得差不多了,我發噗也沒幾人看得到
我才剛去 gujrat , 那邊跟其他印度不太相同
LOL 喵同學
8 years ago
我去歐洲開會時, 人家問我從哪裏來, 我回說美國, 還是有很多人要知道我"原來是從哪裏來"
Florathecat 原來是從哪裡來 <-鄉下人-- 單一種族國家的人,的確很難理解,為什麼別的族裔移民其他國家。
以我在美國跟加拿大的法裔朋友,很多都好幾代了,都還愛強調他們是法國人
luminousdots
8 years ago
arrays: 美國人對歐洲有莫名崇拜感,尤其是英、德、法...這種大一點的國家。講個例子,我前同事長得超美,就是那種混過很多人種只留下漂亮部份的那種。她身上德國跟日本的血統比例同樣高,可是介紹會特別講自己是德裔。不過有混到亞洲的長像還蠻明顯,人家都會追問她是從哪裡來,爸爸哪裡?媽媽哪裡?一直問到日本的那一帶XD
LOL 喵同學
8 years ago
我前同事是二分之一French Canadian,四分之一德裔,四分之一愛爾蘭裔,不過她都愛跟人家說她是愛爾蘭裔的。
snow
8 years ago
Florathecat 我在米國還是很多人愛問到底從哪裡來,可能是這裡還是白人很多的州,常常還會有小小朋友一直盯著我看
十趴 99
8 years ago
Xd,我以前走在路上有被黑人小孩說go back to China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