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經驗 電影剪輯對漫畫分鏡分格取景下決定時有很大的幫助,推推
漫畫格子與格子之見如同影片之間的剪輯 [一個理想的鏡頭切換(對我而言)需要同時滿足以下六個條件:(1)忠實於彼時彼地的情感狀態;(2)推進故事;(3)發生在節奏有趣的「正確」時刻;(4)照顧到觀眾的視線在銀幕畫面上關注焦點的位置;(5)尊重電影畫面的二維平面特性,即三維空間通過攝影轉換成二維後的語法(比如180度軸線);(6)尊重畫面所表現實際空間的三維連貫性(人物在空間中的位置和與其他人物的相對關係)。]
[按重要性排列如下:
(1)情感51%
(2)故事23%
(3)節奏10%
(4)視線7%
(5)二維特性5%
(6)三維連貫性4%]
[1. 人們最終記住的不是剪輯,不是攝影,也不是表演,甚至不是故事,而是情感,是他們的感受。一個理想的鏡頭切換需要同時滿足六個條件,按重要性排列:情感、故事、節奏、視線、二位特性(即軸線等)、三位連貫性(即動作銜接等)。這六點是有優先性的,不要犧牲前者來照顧後者。
2. 在觀眾「開口索要」之前那麼一點點把他們想要的交給他們,這樣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自然並令人興奮。
3. 嘗試用最少的元素完成最多的功能。使觀眾的想像力介入到故事中來,有時暗示比明說更有效。因為交代細節越多,越會使觀眾變成純粹的旁觀者和評判者,而不是參與者。]
我有點好奇 繁體中文版只是把簡體改成繁體還是專有名詞也有一起翻譯過來?
準星照門
8 years ago @Edit 8 years ago
嗯啊我問完就覺得我好像問錯問題了XD
翻譯是同一個呢,似乎是簡體翻譯好之後轉成繁體簡單校閱一下用語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