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湊熱鬧的 array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新加坡老是禁止標語,這個不可以那個不行。

昨天本地一個會員制的私人俱樂部,在女廁看到這個標語,實在忍不住去掀了這百葉窗,不懂為什麼不給碰。
latest #77
在臉書上忍不住回, 新加坡都說 can not, do not, 美國我們說 just do it
這周末有加州朋友來, 朋友夫妻都是亞洲華人, 早年在英國讀書, 後來被新加坡政府聘請, 時幾年前離開到加州, 當初我要不要去新加坡工作時, 跟他們夫妻請教不少. 這次他們去印度度假回程經過新加坡, 我們聊了很多新加坡的差異, 這種負面的宣導, 就是一個我不太能接受的
就像這種請不要開門的標語
立即下載
新加坡就是請不要開, 在美國, 或是說加州吧, 我比較習慣看到的, 會是比較正面的, 像是 please keep the door closed, 請保持門是關著的.
也許其他亞洲人看到不准就不會亂動, 但我這種反骨, 你說不要碰百葉窗, 我就會去伸手看看為什麼, 但如果說請保持距離遠離這窗, 我可能就會遵守不去碰
在新加坡很不習慣的就是這些負面 negative 的用語 工作上很常聽到這個不好那個不行, 但, 不好怎麼辦? 為什麼不是說. 我們這樣這樣做吧. 只是批評, 對事情沒有幫助阿
會這樣對否定言詞這麼敏感, 也是因為這次朋友帶著我跟她的朋友們聚餐, 那些都是 60 左右, 應該算是政府菁英吧, 一位大學教授, 一位石油公司高層經理, 還有一對夫妻都是政府高層主管, 分別帶我們去不同的地方, 一開始朋友沒有刻意介紹我, 就只是朋友阿, 大家一起出來吃吃喝喝聊聊天, 但後來發現不太對
我之前跟朋友聊過, 說新加坡人很勢利, 很愛把人分類, 然後不太理睬他們覺得分類比自己低階的, 朋友還說我想太多, 一直強調她們這些老朋友都非常好. 第一場聚餐是根大學教授夫妻, 我其實在餐桌上已經跟教授先生槓上, 但畢竟我是客, 還只是陪客, 很收斂不好說什麼, 等到跟石油公司經理, 太太是資深公務員的聚餐後, 朋友說她看到了. 上桌簡單介紹後, 經理先生就問我一些我在新加坡老是被問的, 我只是簡單說我是生物的, 住在新加坡北邊的悟蘭, 馬上看他們夫妻臉色一變, 太太皺著眉說好遠喔, 先生輕蔑的說他們以前去馬來西亞有經過那過, 之後就不理我, 我反正只是陪客就自己吃東西讓他們去續舊, 沒多久聊到小孩教育, 我跟女友都在生物公司多年, 對一些學校跟科系有很強烈的意見, 加上經理女兒想讀的是我算熟悉的領域
我女友講了一些建議後, 要我幫她補充, 就看經理夫妻一臉怪怪的, 女友說她那時才反應過來, 馬上把我的學歷報上, 當場看經理夫妻換了一副臉, 問了很多, 然後經理又開始跟我講話, 當然, 也是問更多問題, 但態度就整個的不一樣了. 讓我很感嘆, 聽到我居住的區, 就先判定我是低階的人不直得談話, 拿出學歷, 馬上就變態度, 但那學歷是二十多年前的老東西耶
至於跟政府高官吃晚飯的那餐, 女友事先已經跟我說, 那個先生很嚴謹, 我那些批評新加坡的言詞就別拿出來了, 女友的先生跟高官的太太以前是很好的同事. 這位高官倒沒有不理我, 晚餐聊天大多講食物也沒什麼糾紛, 但他們好像不知道他們挑的海底撈餐廳是大陸餐廳, 他們從來沒去過, 對火鍋的吃法也很不熟悉, 但又不是很願意聽大陸女服務生的介紹, 我只好反客為主接過電子菜單幫所有人點菜. 之後我聊了一下這餐廳的一些特色跟歷史, 提到服務, 稍微批評了一下, 新加坡整體的服務不太好, 大官馬上回答, 說那是因為餐飲服務員都是外國人, 所以服務不好. 這真是太典型的新加坡思考模式, 什麼東西不好都是外來人搞的, 地上髒是外國人丟的, HDB 亂是馬來人住進來, 地鐵故障是大陸人沒做好, 治安不好都是印度人搞壞的
這位官員人其時挺好, 但就像我女友講的, 他什麼都聽政府的, 所以我懶得跟他爭辯, 只回答說, 這是餐飲管理的問題, 好的管理, 不管員工什麼國籍, 都應該要照標準程序來訓練, 不能說是外國人就怎麼樣怎麼樣
回到否定, 教授夫妻最熱心, 開車接送朋友去很多地方, 擺出是本地通, 很懂吃的姿態. 第一餐他帶我們去吃雞飯, 說這是新加坡最好吃的, 我隨口問了其他幾間, 他全都否定, 這個不好, 那個不好. 但, 當我們吃完他說最好的, 我實在沒有覺得好吃. 隔天我帶朋友去吃那個米其琳一星的雞, 有事先說我並沒有覺得超級無敵好吃, 但價錢便宜味道不錯, 拿了一顆星, 那就來湊湊熱鬧吧, 吃後女友才跟我說, 她也覺得教授推薦的很不怎麼樣. 之後教授又發簡訊要接她們出去, 朋友回說已經吃過晚飯了, 吃了那家得星的雞, 就看教授酸酸的回說, 那家開假要賣多少多少, 我 OS, 餐廳要賣跟我們去那吃飯有關係嗎? 之後見面我小問了一下, 果然, 教授根本重來沒吃過得星的那家, 那之前在那說什麼不好吃, 是哪來的評論阿
tpe
7 years ago
這個地方好像是....
tpe: 我有在想, 我是因為在加州住久, 習慣用肯定語氣講話嗎? 或是我的工作, 公司很多的 training 都是強調要用肯定語氣, 正面的語氣, 而不是老是在那說不准這樣不准那樣 必須要讓員工知道應該怎麼做要怎麼做, 而不是否定的說不能做什麼
tpe
7 years ago
arrays: 美國應該都是用正面的吧,還有positive reinforcement
所以我們都是同樣的系統, 哈, positive reinforcement 比較有用啦. 那兩張是石油公司主管帶我們去的 raffle town club, 挖, 你去過囉, 我個人沒有覺得那個 club 有什麼稀奇, 裡面有電影院有保齡球館, 也許在新加坡很稀奇吧, 但美國很多大旅館尤其賭城的都有這些設施阿
tpe 再送上游泳池照, 我住的社區就有十個游泳池,所以對他們要我們參觀這俱樂部,實在興趣缺缺,估計那又是一個新加坡人展示社會階層的東西吧

tpe
7 years ago
arrays: 果然猜對XD
tpe 厲害! 我上次去過 tanglin club, 那個老舊洋人多,食物不怎麼樣;這家建築很旅館,多是華人,但飲茶品質不錯
tpe 你也摸過那百葉窗嗎? 哈
非行世界
7 years ago
arrays 完全可以理解!。這就是我一直很討厭新加坡或新加坡人的原因 -- 還尤其是新加坡的華裔(印度馬來人還不會)。
tpe
7 years ago
arrays: 還有the palms... 那個也是老舊的
bwmarvns: 是否定的態度呢? 還是勢利的態度? 還是就是整體? 我目前的理論是, 不要把新加坡的華人當成華人看, 而是要把他們當成印度人來相處.... 我女友的先生應該是做得很不錯吧, 女友當年也是跟新加坡某位重要人物, 所以這些人才對他們夫妻這麼好, 看來他們都只看到好的那一面. 俗語不說社會就像一棵樹上坐滿了猴子, 上層的猴子往下看都是看到笑臉, 下層的往上看只看到 ass
紐約森林小丘 says
7 years ago
東亞多用否定與嚇阻的語氣,不像美國多用肯定與鼓勵的說法
新加坡很糟糕啊~妳什麼時候搬回加州?:-D
materialgl: 暫時還不想耶, 混水才好摸魚阿
那個教授其實是馬來西亞生的, 是新加坡政府獎學金培養出來, 全額送去英國讀博士, 應該也是優秀人才. 他的強烈否級態度絕對不是馬來西亞的, 但算是新加坡文化呢, 還是教書多年的職業病, 有點難說. 我在餐桌上跟他槓上, 是他先說鼎泰豐很難吃, 台灣人江浙人說難吃也就罷, 鼎泰豐有一定的基本水準再怎麼樣都比一堆新加坡餐廳好, 那時我還裝乖沒說話, 之後他大發謬論, 說台灣的小籠包是不一樣的, 是"包" 我們都是英文談話, 他是祖先有混到葡萄牙血的華人, 會講一點福建話但中文大字不識, 他說 Bao 我還跟他確認那個字, 他堅持台灣的小籠包是"包子", 我追問發現, 教授你說的是水煎包好不好, 哪是小籠包, 他就堅持, 台灣的小籠包都這樣. 明明一個是煎的一個是蒸的, 兩個完全不一樣的東西啦
我都說我台北長大的, 少鬧了小籠包就是小籠包, 他還是堅持, 他才是對的, 然後還要跟我講他台灣去過哪裡哪裡, 表示他很懂. 真不知道是台灣哪個大學邀請他去時, 招待人員不負責任的亂講. 但就算招待或是導遊講錯,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也可以上網確認吧, 更何況, 這位先生你根本不認得中文, 路邊攤的招牌你根本無法讀, 然後你還要跟我爭執, 台灣的小籠包是包子
不過我也不是第一天到新加坡, 飯後跟朋友問了一下這教授跟他們的交情, 朋友說沒問題我可以不必太客氣, 晚上再見面時, 我就開打了, 這就是我在新加坡學到的一件事, 下馬威, 不光是印度人, 新加坡人也是, 太客氣反而被人瞧不起, 很多時後都要先聲奪人, 我非常不習慣. 但對這位教授真的有效, 一些東西我拿出手機當場 google , 他後來對我的態度還真好
我將他一軍是講到小說, 聽起來他已經很久沒看過一本閒書, 只有看專業的書.
而我是什麼都亂看, 新加坡除了伊祭國書店, 幾乎沒有其他書店了, 而我有時瑜珈課早到, 就會跑去一家獨立書店去吹冷氣跟翻書, 那家有刻意收集本地憤青的作品, 一些新加坡有的沒的我都在那看. 教授很感嘆的說, 去年學校分析學生借書的紀錄, 一整年, 只有百分之15 的學生借過書, 借出去的書, 5% 是建築相關的, 剩下的 10% 則是漫畫跟一些有的沒的, 然後最熱門的書, 是學習韓文的相關書籍. 但圖書館總是人滿為患, 表示圖書館的功能已經改變
snow
7 years ago
台灣以前的小籠包真的是包子,只有台北(鼎泰豐)是薄皮的。我來美國之前從來沒吃過薄皮小籠包,只是現在流行那種,像包子的小籠包已經很難吃到了。我老公台北人也是比較愛吃包子樣子的小籠包
snow: 皮就算厚, 跟包子還是不同的啦. 我家吃食走外省風, 所以我從小都是吃鼎泰豐這種的, 或是香港餐廳放在小鐵皮盤的, 那種皮常常有比較厚, 但都是用蒸的, 不是用煎的.

水煎包跟小籠包的皮完全不同, 更不要說煮法. 照你說台北現在已經很難吃到厚皮小籠包, 那去年才去台灣訪問的這位教授, 不可能吃到的包子小籠包. 除非是他的招待隨口亂講呼巄, 或是也是從小吃厚皮小籠包, 長大搞不清水煎包跟小籠包的不同
凜雨@Rinyu
7 years ago
snow: 花蓮現在那個排隊排到變神經病的小籠包店就是厚皮的,有機會去想吃可以試試。順帶一提,真正的老店是裡面那間人比較少的,外面那間是招牌被搶了。
凜雨@Rinyu
7 years ago
然後鼎泰豐真是不好吃(欸)
Maggie
7 years ago
linyie1381: 我覺得 鼎泰豐 是有點退步了 雞湯沒有以前好喝
Maggie
7 years ago
arrays: 我覺得亞洲比較容易有這種否定的態度
如果是個大陸江浙人說鼎泰豐不好吃就算了 (很奇怪, 目前我還真沒大陸同事跟我說鼎泰豐不好吃耶, 他們甚至到台北都還會想去本店吃呢) 一個新加坡人, 新加坡這麼小的地方有 14 還是 17 家鼎泰豐, 而且幾乎每家都排隊的, 跟我說鼎泰豐不好吃, 是想表示自己高人一等, 品味高級嗎??
magting: 鼎泰豐每家店還是有點差異. 我自己很會熬雞湯吧, 所以我這些年都沒去鼎泰豐點雞湯喝, 我很喜歡推薦外國人點豬排蛋炒飯, 目前還沒碰過有人說不好吃的. 鼎泰豐在台北算貴, 但在新加坡算是便宜的呢. 我後來有成功的把教授夫妻糾進鼎泰豐, 因為午餐完後他們還想找地方聊天, 但又說不出什麼咖啡點心店好坐, 我就把兩邊都拉進鼎泰豐, 下午三點不用排隊, 坐下來點飲料, 南洋的鼎泰豐有好好喝的洛神花茶跟檸檬草茶, 大玻璃杯裝圓圓的冰沙球新幣四元, 有冷氣有舒服坐椅. 新加坡市區的攤販茶水店, 一袋咖啡兩元一杯塑膠杯甘蔗汁三元, 沒有冷氣坐板凳沒服務. 教授又在那說
那個洛神花買一大包很便宜, 那個檸檬草又如何如何, 我知道原料不貴阿, 但教授你在家有煮嗎? 四塊多算是買一個座位可以舒服聊天講話, 比去星巴克便宜, 而且星巴克常常都擠滿年輕小孩在那上網, 很難有坐位的. 他才勉強點了一杯檸檬草, 然後配上一個甜點, 我也沒吃過那個紅豆仙草, 但教授居然吃光光, 沒再說難吃, 估計應該味道不錯吧. 這些飲料跟甜點, 我記得台北的鼎泰豐都沒有
欸踢屁 ATP
7 years ago
還是他說的是生煎包?生煎包長得跟小籠包有點像,但是是煎的。
我確認了, 他的是鍋子煎的, 但他說不清是生煎還是水煎, 只是一直說皮是包子皮. 包子皮是發的, 小籠包皮不發的
Kenny says
7 years ago
arrays: 我台北家對面的早餐店賣了快二十年都是厚皮小籠包....呵呵
Kenny says
7 years ago
我是到美國吃了鼎泰豐之後才知道有薄皮小籠包... 我家是客家人, 接觸的都是本省人, 薄皮小籠包是上海那邊傳過來的吧?
snow
7 years ago
kennylin 對,薄皮小籠包是上海來的,中國其他地方也是有吃發麵小籠包的。台灣以前則大部分都是發麵的小籠包~下次回台灣可能要問你家對面早餐店在哪裡了XD
snow
7 years ago
以前在台灣吃的比較像是這種XD
Maggie
7 years ago
arrays: 他們的原盅雞湯以前真的很不錯,這幾年味道真的變淡了,我常去的店通常是永康街本店
欸踢屁 ATP
7 years ago
看到 snow 的照片才想起來,我小時候印象中的小籠包好像其實是這種的,鼎泰豐的那種小籠包好像是來溫哥華後才知道的。
Josephine
7 years ago
我小時候吃的小籠包也像snow貼的照片。
欸踢屁 ATP
7 years ago
Ps. 我不是台北人
欸踢屁 ATP
7 years ago
他說的可能是生煎,水煎包雖說也是煎的,但是是兩面都煎,形狀是車輪餅那樣,而且內餡是高麗菜加粉絲加豆乾,和小籠包差很多。
非行世界
7 years ago
arrays 要回的時候話題已經改變了 lol.. 我覺得就是整體感覺上來說吧? 新加坡的勢利跟階級感以及好勝感跟香港比完全是超過。另外還有什麼東西都是外來人搞壞的加在階級跟種族上就更嚴重,每每聽到人家說新加坡多進步開明我就嗤之以鼻。會這樣說的通常就是你口中的那種教授或去工作的外派人員,像我MBA同學老公去那邊說是住在什麼類似走出去還是坐地鐵五分鐘就是逛街地點,聽來就是像類似信義區或台北敦南sogo仁愛路那樣的地方,跟我另外去上海外派住的地方跟混的圈子都是expat的朋友一樣,基本上都是身在或看到金字塔頂端的階級,說話一點也不客觀
非行世界
7 years ago
今天不知道plurk怎麼了,回起來怪怪的
非行世界
7 years ago
否定我覺得是亞洲都是感覺如此,也許沒有住在東南亞過所以沒有特別感覺,但一般來說類似東西亞洲的確比較會用這樣的說法(比如你說的請勿開門或請保持門關閉之類)。我記得以前匈牙利先生跟我吵架時也是有類似東西,說我怎麼都不用正面宣導,要做這個而不是不要這個那個..
bwmarvns: 撲浪手機版有點怪, 網路版好像還好. 所以你也是會用否定句的囉. 歐美應該也是會, 看那些育兒文章, 老是叮嚀父母不要跟小孩說 no. 我想跟社會家庭也有關係吧, 從小就聽 no, 這個不可以那個危險, 長大也就是會繼續說 no. 不過新加坡的禁止真的太多了, 到處都是各式各樣的 Do not, 工作上常常被回答 can not.
Q先生
7 years ago
我覺得我們台灣教育出來的也幾乎都是被教育"不要XXX" 的啊.
至於新加坡跟香港的勢利階級好勝, 新加坡重多了, 女友就是港女, 她說她都受不了新加坡, 才會跑去矽谷. 至於住在 expat 圈的, 那算是個人選擇吧, 可能我不白, 當初連要加入臉書的外派女人社團, 都沒被批准呢
SoQueer: 應該是, 但台灣的標語沒有新加坡多, 小時後好像就是什麼, 頭手請勿伸出車外, 請勿隨地便溺, 請勿隨地丟垃圾, 沒有詳細到像我公司走廊牆壁上都還會貼著, Please Do Not Dirty the Wall
非行世界
7 years ago
不過真的要比起來我覺得美國No xxx的東西其實也並不少(No parking/ no entry... 有的沒的),我很少看到真的"要什麼什麼"的"祈使句"的sign.. 我還記得多倫多中央島公園上第一次看到"請踐踏草皮"的招牌時還很驚訝
非行世界
7 years ago
今天噗浪真的很怪,剛剛要貼一直送不出去
各國都有禁止標語啦, 只是新加坡數量非常多, 政府還固定做很多漫畫宣傳標語, 例如公司廁所都貼了這張,
網路上抓一張公園的部分禁止 很多真的是管到海邊了
這張我之前分享過的, 公寓游泳池的規定, 還有另一張養狗的規定, 我暫時找不到照片
Q先生
7 years ago
為什麼下面那排的泳褲不行??去海邊玩水(美國的泳池也是)不是大家都穿這種?
SoQueer: 我哪知道, 就像我那天看到說不准碰百葉窗, 我也不懂為什麼阿
紐約森林小丘 says
7 years ago
SoQueer: 下面那一排的就是短褲,不是泳褲阿
Q先生
7 years ago
但是超多泳褲就是做成下面的樣子啊.
非行世界
7 years ago
arrays 那張廁所的還蠻可愛的說,不過我覺得可以懂你說的就是了,新加坡的確管很大,但另一方面說起來,從什麼不得嚼口香糖開始,這不是本來我們就知道的?

我在想另外來說這些跟一些社會化過程應該有高度相關。亞洲國家甚至到今天還有比較高比例的公德心問題,所以禁止禁制的標語等大概就比較多。有些可能在國外活了大半輩子的就覺得很不可思議或覺得這還需要說嗎?但在那邊就是需要
Q先生
7 years ago
我好奇的是, 新加坡人上網爆料靠北的人多不多? 如果他們媒體又愛上網找新聞題材. 上面這些誇張的禁令難道不會變成新聞題材? (我覺得在台灣就會)
紐約森林小丘 says
7 years ago
SoQueer: 那些短褲設計的應該是像水上樂園之類的場合穿。要是純游泳的話不太適合吧
Q先生
7 years ago
liangsteph: 如果要比速度, 那可能是會慢一點沒錯啦(阻力大) 不然我還真不明白. 而且我看過美國這裡的室內泳池(有線道的), 大部分的人也都是穿類似短褲的泳褲. 穿上排的反而很少 有一大包的我一定會注意到的
Kaitlyn
7 years ago
我是高雄人 我家附近攤販賣薄皮小籠包起嗎25年了....我也沒吃過厚皮小籠包
LOL 喵同學
7 years ago
我也是吃薄皮小龍包比較多,不過好像以前那叫小龍湯包,和厚皮的是有區分的。
snow
7 years ago
Florathecat 結果我第一次在鼎泰豐吃到小龍湯包大吃一驚,是一碗湯!
對 我也記得, 小籠湯包跟小籠包, 在很多地方很混亂, 那種一碗裡面 就只有一個大湯包的, 又是哪一省的阿? 我上次去揚州, 吃那個有名的 冶春茶社 湯包, 我完全吃不來, 覺得吸了滿口油, 包的皮很硬, 不是我喜歡的口味
Maggie
7 years ago
還有港式飲茶的 魚翅灌湯包 ~ 不過現在不能吃魚翅了
Maggie
7 years ago
我在多倫多吃過很好吃的魚翅灌湯包 呢
小土匪 says
7 years ago
所以現在話題移轉到小籠包?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