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性別
簡單說一下關於feminism一詞的中文翻譯問題,還有我所觀察到的兩岸翻譯不同引發的理解方向差異。
對岸翻譯為「女權主義」,台灣正式的翻譯則是「女性主義」。
※這裡傾向後者優於前者完全無涉國族認同,我不是學社會學的,完全是野路子有什麼看什麼半路出家,表達不精確或錯誤請看到就指出。
latest #16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目前台灣社群網站關於性別議題的討論(?)不曉得為什麼大量使用非正式翻譯的「女權主義」一詞,並且也有相當一部分的人認為這是一種提倡「女權至上」的理論;從詞源到理解過程再到使用方式都是錯的,在觸及面很廣的網路媒體上不斷傳播,就一錯再錯。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以台灣使用「女性主義」和「女權」兩個詞彙的語境來說:
談論「女性主義」或者援引其中一部分理論的時候,比較傾向理論面與理想面,從女性自身的覺醒到對結構的觀察都有;
而使用「女權」一詞的時候比較多談運動層面(包含議題設定、運動策略的使用)的問題,比較點對點針對議題在討論;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對岸「女權主義」這個翻譯在我看來最大的誤導性是混淆應然與實然的差別,並且在字面上確實很容易讓人誤解為「女權主義」=「女權至上主義」;「提升女權」=「貶抑或打壓男權」;但其實根本不是這樣一回事。
(就我在中國社群網站不全面的觀察,他們談論性別議題時的態度比台灣激烈很多,還衍生出「中華田園女權」這種嘲諷的說法;當然我不能簡單地把造成誤解的原因歸於錯誤的翻譯,但我想這會是其中一個原因)
立即下載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关于feminism的咬文嚼字-Solitueo...
這篇是我的同溫層裡能找到最淺白清楚的說明(雖然她也使用對岸翻譯的女權主義)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不過關於「中華田園女權」(中)V.S.「女權自助餐」(台)這兩個(本來有其特定指涉對象的)詞,同樣被大量濫用於非特定的女權倡議者身上……這點兩岸真的可以說是如出一轍…………我很厭世的將之歸結為某些相對剝奪感強烈的男性面對性別議題時的恐懼與無能為力,所以只能透過妖魔化主張提升女權者來得到一點平衡)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呼呼花] 論微博跟噗浪的吵架(撕逼)模式 -啊然後這噗我也深有同感((((
但是對岸這種討論風氣在討論性別議題時反而好很多;因為使用髒話/性羞辱語彙就等於承認自己缺乏性別意識並且自動棄權;被抓一百條小辮子都不為過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有人可能會說為什麼不一開始就使用「平權主義」或者「性別平權主義」?
任何政治的、或非政治但是必須透過政治化的語言去表述的主張,其構詞法再怎麼客觀,都很難免除針對一時一地適用主體的特點;不論是指出女性主體被貶抑/忽略的情形,或者強調爭取提高女性權益的目標,這些都是女性主義的主張,在命名時將主體強調出來,是再正常不過的。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台灣的性別運動也是從有偏向性的「婦女運動」漸漸擴張為「女性平權運動」再到解構二元性別的「性別平權運動」。
以現在的政治正確標準檢討歷史語境裡面有偏向性和針對性的用詞,是有意義的(我不敢說這是轉型正義,但是意識到習以為常的語彙所包含的歷史侷限,常常是轉型正義的第一步);但是拿這點來攻擊主張相左的人,就非常非常沒有意義(。
詞彙、語言習慣、刻板印象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這篇指出「女權主義」的譯法也是對某個階段的歷史情境的還原,並且強調了行動的能量:
曾金燕:2015年,該怎麼稱呼feminism?|端傳媒 Initium Media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最近兩天看到太多明明不是在談女權運動卻去脈絡化的使用「女權主義」一詞,所以我有點被炸到(。
並不是硬性的認定談文化層面的女性主義一定完全不能講運動層面,也不是說理論實務可以判然二分,也不是說你是台灣人怎麼可以用中國翻譯的版本,都不是。
我想說的只是,運動場域的確可能因為條件限制,無法做到「理論上的最佳解」;同樣地論述的時候難免也會有打高空、忽略實際情況的時候。
理論層面當然會從各個角度檢視父權規則的運作,承認父權壓迫女性也壓迫男性。執行層面則可能因為資源的有限,篩選優先救濟的對象(已婚婦女、青少女、家庭暴力與性暴力受害者、兒童等)。
所以,有人說說女權運動不替男性爭取權益的話就不是真的提倡女權,這有87%是不知米價的幹話。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石頭書最近覺得該認真寫碩論] 睡前最後一PO,處理一下韋宗成、朱家安...
我不是站在完全同理ACG圈的立場,但是覺得這串提供了溝通的可能性,這個橋梁的作用是好的。以及石頭書的前一個噗講到次文化的語境確實也不能忽略。
(說起來韋那張圖的起點是勞基法,結果大家在談資本主義消費文化,這比他原本的圖還諷刺啊)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Crash! 玉吐鍾愛岩蘭草] 【關於政治正確與創作自由】 關於韋...
玉兔真的好溫柔啊。其實就算把politically correct 翻譯成「適當的」,他所包含的政治意蘊,依然不會消除。對抗性別、種族、宗教……各式各樣的偏見,本身就意味著一種政治立場。不可能去政治化。台灣人會對這個譯名產生直覺反感,我想主要還是因為,很多台灣人還是把「政治」當成骯髒的、完全碰不得的東西……
對岸語境的「政治正確」一詞,更是被拿來指向「符合中國共產黨理念的言論」,這就更無fuck可說ㄌ(ry)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啊然後容我再叨叨一下「女權份子」這個語彙。
如果沒記錯的話「份子」有少數、極端、激進的涵義,我覺得這個構詞邏輯跟「恐怖份子」是一樣的,很容易造成汙名化與誤解,我個人是不會用的。
所以創造這個用法的人到底指涉的是哪種女性主義者,或者只是想像出來的一種極端的範式,我也很好奇就是了。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王宏維:女權主義與女性主義有什麼區別嗎?
這篇主張譯為女權主義比較好(不過他的論述體系是傾向社會主義脈絡的;文化女性主義就不一定這樣看)
絳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https://www.plurk.com/s/...
語彙真的足以圈出同溫層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