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一篇漫畫叫《戲精宿舍》,怎麼說呢,第一次看是看它其他比較淺顯的章節,有點無感,只知道很火,而今天我看了它的《海歐篇》。細節就不描述了,但它讓我開始懷疑起自己的做法,我封閉自己,這樣真的對我是件好事嗎?總是把自己跟別人分得清清楚楚,不願意向別人敞開自己,其實就算是我最好的那一個月裡,我對姐姐跟老師,我真的有把他們當成自己人嗎?我對他們的感情是真的,可是我真的有嘗試要去接納他們嗎?沒有,我只是把他們放在「需要維持關係」的位置上,並沒有想著進一步交深,我也不願意跟他們述說太多,只想保持著自己的界線,我不願意交出自己,也總是在交出自己之前,就認定別人不可能理解我,杜絕了一切與外界交流的可能性。
我可能跟這個漫畫裡面一個角色,小白有點像吧。向內封閉,對外的方式更偏向柔和圓融(疏離柔和,沒有人能真正走入她的內心),不像小白的男性對應歐陽這麼的強烈鋒利(在學業上的自暴自棄、社恐),當然其實我更認為自己兩者皆是,現充跟我也有點相似,怎麼說呢,作者真的寫的很好,很深刻,讓人開始反思起自己。
這麼多年以來,我從來不認為自己這方面有任何問題,而別人也不會認為這有什麼問題,這畢竟不會干涉到誰,但卻與我有很大關聯,簡言之,我沒有傷害別人,卻是在傷害自己。
不相信別人,也不信任自己,其實這是一種反覆的,在心靈上,惡性循環著的自我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