𝓊𝓂𝒾𝓂𝒾𝓂𝒾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坎城70評審團大獎《BPM》台灣官方預告:2月14日 正式上映去年十一月金馬看完就迫不及待想分享,明天終於要上映了!這是一則關於疾病和愛的記事,我自己非常受到鼓舞。
大家年假如果想看電影,推薦給這部排一個位子 #BPM
latest #10
故事圍繞巴黎的愛滋病解放力量同盟 ACT UP 展開。1990 年初愛滋病在同志、癮君子、妓女、囚犯間蔓延開來,奪走生命以百萬計,但大多數民眾仍事不關己。ACT UP以各種手段試圖喚醒大眾關心,海報、文宣、遊行,甚至進入藥廠激烈抗議,對無所作為的政府施以震撼教育。
剛加入組織的 Nathan 目光被激進路線成員 Sean 深深吸引,Sean 就像一枚火種,爆裂燃燒的同時生命力也日漸微弱……電影不只紀錄群眾的動盪和堅強,也是兩個半小時私密的愛的激發和消亡。
https://imgs.plurk.com/QuS/BzE/OtjW1WiCGW4U1HfsJmC0Xi4CeYy_lg.jpeg
https://imgs.plurk.com/QuS/5HX/UAC92ak90vlf5f3WoK8KbJd10Qn_lg.jpeg
電影以抗議現場和組織內部開會拉開序幕,非常令人耳目一新,因為即使發言有種種規定(議程冗長時間有限),開會氣氛還是非常火熱,張力簡直和在抗議現場一樣。電影本身節奏也理所當然地明快緊湊──當大家生命都命懸一線,任何一刻都不能浪費。
那些慢下來的片刻,則留給狂歡、性愛、對生命的悼念,以及戀人間的耳鬢廝磨。
https://imgs.plurk.com/QuS/4O0/yznibe4pvZayRB0FrFTXg7jl1df_lg.jpeg
我得說我最喜歡的部分之一,是 Nathan 和 Sean儘管開會時針鋒相對,下台後仍毫無嫌隙地講悄悄話。有需要強硬堅持的立場,也有不斷妥協的溫言軟語。我好喜歡看到兩者並存的關係。
https://imgs.plurk.com/QuS/a1M/skv6VXV4gTF3lIEaZkCDhzpQPFh_lg.jpeg
這部電影在群戲方面非常好,鏡頭裡的次要人物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開會時對俗氣口號訕笑,對別人心路歷程動容,對立場相左的同伴憤怒。我們看過不少以愛滋為主題的同志電影,但觀眾多半是旁觀者立場;BPM 卻帶領觀眾深入群體,藉由把群體裡的萬眾一心和分崩離析都讓你看見。
https://imgs.plurk.com/QuS/M04/aJc3Eb6U3A7xsCjrPpXsAZEdBdK_lg.jpeg
我很喜歡下面影評所言:BPM 讓人們看見這群人如何對抗自己。
爱病死,一百二十击
立即下載
當然要讓觀眾達到浸入式的體驗,技術層面也功不可沒。整部電影的節奏感非常棒--不僅是聲音,攝影和剪輯都很大氣又不落俗套。
我印象深刻的是預告第一幕 Sean 推門進去宣導保險套之前,鏡頭先是帶過在教室裡似乎心事重重的少年,接著少年的目光掃過窗外被什麼驚動飛走的鴿子,之後 ACT UP 一群人闖進來。那隻鴿子就好像一個重要的時刻在生命裡展開的前奏。BPM 的攝影很擅長用詩意的鏡頭語言下註解,留下餘味給觀眾細細思索。
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 - Original Soundtrack
再推薦幾個訪談跟報導:
Only Way An Actor Can Do Great Work - Arnaud Valois ...不僅關於 BPM,可以聽兩位主演暢談以演員作為職業的各種事情(兩人的英文都太好了吧 lol)
覺得很好笑的是記者問兩位下戲後如何看待自己,Biscayart 回答自己平時不講法語,所以說法語正好能幫他切換到電影裡的狀態 (puts him in different states),Valois 就黑人問號地看著他 "but you do speak French in life"
Biscayart 就笑說 "That's just some moments, my life is not in French, it's like my French personality"
Valois "An, yeah, you don't think in French"
完全可以明白 Valois 的不解,因為母語是西班牙文的 Biscayart 在電影裡法語說得太好……他根本語言天才 lol
Academy Conversations: BPM (Beats Per Minute)這個訪談很可愛,也比較短,推薦XD
Re: [負雷]BPM 我們要忍受到什麼時候?
電影板有一些針對議題而非電影本身的負評,其實不意外。但這篇回應好溫柔啊。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