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貓性都沒有的巴斯特
7 years ago @Edit 7 years ago
#TRPG 玩家的角色創作及扮演
latest #8
準備與認識你自己的角卡。在大多數的TRPG系統之中,你都需要有張角色卡才能夠進行遊戲,除了純粹的戰鬥練習團之外,大多時候GM還會要求玩家們
描述角色的性格與背景。角卡的製作,需要熟讀該系統需要的角卡條件,了解該世界的價值觀跟世界觀、給予自己的人物立體的框架,設計他的性格、他的思考及理念、形容他的外型或他的家人朋友。關於角色的創作,或許有天我們可以再細聊如何製作一名有靈魂的角色。
即使是不同類型不同個性的角色卡,但多少還是會有與自己的個性相似之處,掌握他並使用他。另外,除了以自己本身作為角色卡形象外,扮演需掌握人性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情形下,人性及道德該是共通的,碰到危險會逃跑、碰到需要幫助的人會表現憐憫、遇到受難的人會表示善意,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一定要做這樣扮演,或遇到什麼情況需要怎樣的反應才是正確的,而是希望玩家在遇到不同狀況時,不如先想想自己會怎麼做?一般情形下,大多數人會怎麼選擇?怎樣的扮演跟舉動不會引起他人的反感?自然而然就不會有偏頗太多的扮演。違背常理的扮演,或是不符合跑團風格的演出,則建議,需要和GM有良好的溝通,才不會有一場扮演,兩種解讀,讓整場參與者不爽的情形發生。
有玩家提出,角卡到底要寫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算合格的角色?也就是玩家口中的恐怖審卡過程,縱使有人說"審卡是不正確的說詞,GM並沒有高於玩家",但跑團實際體驗及觀察部分帶團的經驗,角色卡能不能夠使用這件事情,通常GM還是最後裁決者。
立即下載
到底怎樣寫才可以讓GM滿意,要寫多少字GM才會給綠燈?我認為這有些本末倒置。今天寫一張卡,不該只想著如何"過關"角卡創作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讓玩家可以好好的演出自己角色個性,以及碰到故事情節時能夠做出對應的表現,角卡不是麻煩或繁瑣、不重要的步驟,而是協助新人甚至玩家能夠了解自己的角色,進而在跑團當中發光發熱。然而說實在話,因現在太多玩家講求娛樂性及短團的頻繁度,有些即使寫得非常生動的角卡,大多數的GM恐怕很難好好利用。
所以我建議,一張角卡能展現基本個性,行為舉止表達好其實就差不多了,家庭、人生歷史等等其他故事屬於額外玩家自我想要添色的部分,而非絕對的必要。但請注意,請掌握一項最大的前提,我今天在此講的意思不代表角色製作就可以隨意亂來,或是不理會GM的建議,而是角色卡的創作那些是務必先掌握的要素,添色層面能幫助角色更加完整,但不是每次的必需品,依照你跑團的長度及複雜程度,調整適合該系統的角色卡,比較合乎常理。
在跑團過程中,碰過無數玩家表示不知道如何扮演,進而關上了遊戲的大門,或是尋找便宜行事的團務,甚至是找到不須扮演的只靠擲骰、機械式的前進及只進行指令達成跑團目標的方法。也許不是每個人都喜歡這個方式,或在跑團過程中多少會期待玩家跟隊友能運用到自己的角色卡及扮演。可以提醒或是交流不同的形式的跑團方式,但不應該帶著上位者的角度進行批判或審斷,有時,插嘴他人遊戲方式是吃飽太閒沒事幹,每個人有每個人的選擇,即使看到選擇了最快速的方法體驗遊戲的玩家,也不代表外人可以隨意批評,切忌切記。
犬山忍
7 years ago
雖然同意別人玩遊戲的方式不要插嘴,不過看到對自己角色卡不熟,而且跑團過程頻頻不知要做什麼的玩家還是很無奈
尤其整個時間大多都是在等這樣的人的時候
別人跑別人的團當然不需要刻意去評價,但如果是自己團務中的玩家有狀況的話,那又是不同的情形了(預計會在寫一篇文章),這邊簡單回應一下,同團的成員就是跑團時間中的夥伴,對於連怎麼行動都有障礙的新玩家來說,不妨直接以PL身分提出建議,甚至利用場內的角色直接提出一起行動,或是請他協助你的方式,去引導他來參與團務,或許不失一種做法,創造的開始都是模仿,對於團務沒有行動素材的成員來說,讓他先照著資深玩家得想法行動,也不失一種適當權宜的做法,同時對自己來說也可以避免團務暫停造成的尷尬吧。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