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噗浪頭堅
7 years ago
以全世界的範圍來說,做入境旅遊(inbound)的,至少都要通一種以上的外國語言,要不然怎麼做外國人的生意?唯獨台灣的入境業者,基本是從國民旅遊直接轉任,因為它的客人不需要「外語」,而且「錢多人傻」,所以做華語入境的大賺其錢,其結果就是,當對岸的客人不來,他連做其他國家的能力都沒有。
latest #7
工噗浪頭堅
7 years ago
賺了錢的,又有了話語權,故代表了整個入境的業態,而據說如今,又要重施故技,用宰對岸團客的方式,來宰越南和泰國客。對這些人來說,台灣的品牌形象根本不重要,削錢才重要。
工噗浪頭堅
7 years ago
其實如果入境業態健全發展,台灣的年輕人怎麼可能愁失業?光是開發周邊亞洲各國旅客來台,不算日韓,光東南亞都有數億人口,做都做不完。而以傳統入境業者的心態,只會嫌其他國家的旅客消費能力不如對岸客。
工噗浪頭堅
7 years ago
我再說下去,大概就要變成消坡塊了。所以說過了就算,除了自己努力,沒別的辦法。
立即下載
cocoa
7 years ago
不會啊,請多多分享,沒有在業內,都不知道旅遊業是這樣的狀況。
Walkinggeek
7 years ago
能聽到業內人士的說法也是很好的
用宰的方式來做團根本只能做一次客!低價剛開始的確吸引人,但後面呢?什麼品質都沒有,為什麼要讓別人覺得台灣只有低價爛品質的觀光?明明就有這麼多值得玩值得看的,卻在這種削價下逐漸擺爛!一次經驗不夠,還要再來一次。什麼時候這樣短視近利的不良習慣才能改變?
工噗浪頭堅
7 years ago
他們根本不期待人家再來,所以一次就要宰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