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一般遊戲互助不會知道對方的就讀學校 班級 甚至不一定會需要對方的電話吧 我覺得網友和路上的陌生人和甚至在補習班或是學校 都是需要避免讓不熟的人知道太多多個人資料和家族資訊 你不可怕 樓主是個好人 但是你不能否認有和你類似的人 會用同樣的資訊情報做出讓人不利的事
因為詐騙與好意僅在一線之間.....大人比較警戒無來由的授與...無功不受祿,黃鼠狼給雞拜年啊.........
不論有沒有惡意都不推薦把自己的生活資訊輕易跟人分享,尤其是真實姓名與帳密,更尤其是網路上的
那些在FB上用真名登陸還把自己工作都寫上去的都該去面壁思過
如果同樣是對資訊科技有概念的家長 應該會趁機或是更早讓子女了解資訊安全的重要性 但是如果沒有這種概念的家長 會有恐慌心態 也不是不能理解 這是不同的家長做法不一樣罷了
在對方沒澄清前,或是還沒出現「騙人」、「權益受損」的情況前,很難講這段過程是純粹好意還是懷有惡意的施捨,這真的很難分辨
Jinbo: FB上規定用真名登錄 ,不是可以檢舉喔
我媽對電腦資訊科技完全不懂 但是一直有提醒我不管是網路還是陌生環境中都需要注意自己的個資和家族資訊 有時我也會覺得她想太多 但是就和各種風險管理一樣 當真的看到案例發生了 就會知道風險管理不是毫無意義
peracetate: You can tell Suckerburg to eat my short!!
這種智障規則就是不要聽啊,他要砍你踢你就不要用啊-_-b
之前聽個雜誌編輯講,他家的雜誌社辦回函抽獎,他只不過要通知中獎人而已結果就被誤會成詐騙集團www
我是覺得都知道對方是誰了,完全不問一下就直接判斷對方是網路男蟲,也不相信女兒認為對方是好人的說法
其實有點太急躁
人家如果真的只是個玩遊戲的大姐姐,這爸爸就是否定妹妹交的網友同時切斷她和學校同學的交流
沒確認狀況就先把女兒的社交圈全部砍斷的保護…
我現在是去主動接觸了啦
如果根本沒事,希望妹妹不要倒霉到被轉學
如果小女生不懂資訊洩漏的危險,已經把個資散出去了,爸媽讓她轉學是個很好的處理。
沒有查證就指控一個女生是網路男蟲,還把女兒的交友圈完全切斷讓她轉學,我認為是魯莽且反應過度得不償失
爸媽的處理聽起來有些瑕疵, 但是噗主是否也把事情看得太過簡單? 光以查證這點來說, 就相當困難, 就算不是網路男蟲, 那麼被洩漏出去的個資又是否會被販賣牟利, 而流到真正有心人的手中?
如果要認為網路上都是壞人,小孩沒有判斷能力,這爸爸要保護孩子到幾時?
連對方性別都不知道,我覺得這爸爸真的是關心則亂,太胡來了
被知道學校跟照片是能怎樣有心利用啦? 嚴重要到轉學也太誇張了
爸爸用自己幻想的恐怖去摧毀女兒的整個社交圈,我不知道哪個比較恐怖
帳密我是覺得不該給,電話猜測是在教小朋友怎麼跨行買咖啡之類的,我覺得不是什麼太奇怪的行為
比起大動作轉學,全天候接送什麼的,我認為和孩子好好討論資安問題才比較真實,什麼都沒搞清楚就腦補人家男蟲太誇張了
提醒家長小心網路詐騙是很正面的,所以到底詐騙有沒有發生… 可能有些人覺得不重要也不一定
現實上, 你也無法保證網路的另外一端不是壞人, 不是嗎? 單純針對個資外洩這點, 轉學確實是一種處理方式, 至於合不合適, 因為我不知道他爸是不是郭台銘, 就不多作評論了~
小朋友的判斷能力和資安議題都是後話, btw, 就算談了, 小朋友有沒有辦法落實又是另外一回事...
也不算,如果因為這樣沒什麼證據的事情,我講什麼爸爸也都不相信要強制我轉學,刪我臉書、切我社交圈,我會覺得人生很悲慘而己
先說我不想當你爸, 我也不會幹刪小孩FB這種事, 畢竟我不是郭台銘 或許你可以覺得這個爸爸很有事, 但事出必有因, 可能是兒時教育, 又或是吃過虧, 或他真的是郭台銘 很明顯對他來說, 小朋友的安全是絕對至上的, 其他都可以捨棄, 這是他的價值觀, 也是他的選擇~
當然你可以質疑他的價值觀, 會對小朋友造成其他不良的影響, 但你如果無法消除他對安全的疑慮, 那麼我不認為後續的溝通是有效的...
講了講覺得超有既視感, 不就核能議題www (抱歉扯遠了
所以說什麼都不要讓父母知道就不會有事啦 (從小學到的經驗
別問我這個問題啊...(抓頭
並不是反駁你的意見就代表和你站在對立的一邊, 我只是試圖從兩種對立的觀點中, 找出你們在價值認知上的相異處...
因為改變對方的價值觀是困難的, 如果你真心希望事情能夠圓滿落幕(社交圈不被破壞), 那麼在考慮解決方案時, 就應該一併將對方的價值觀考慮進去, 找到一個滿足雙方的作法, 這也是我認為的「有效的溝通」
只是指著對方的鼻子質問「無限保護是要上綱到什麼程度?」這樣大概只會激怒對方吧...
大概就解釋到這邊, 冒犯之處敬請見諒, 我也希望事情能有好的結果呢...
畢竟能夠理解不代表可以接受,我想這個父親很可能是年紀比較大一點的推測大約40+歲,甚至如果中年得女可能接近50,對於有陌生人掌握了自己的女兒個資,砍掉重來大概是比較快的作法,我們這一輩混網路和混江湖一樣的當然會覺得不能接受,可是對天下每一個父母來說,兒女的安全是第一優先的,當然可以不認同這個父親的作法,但是看到這個案例,身為家長/準家長的我,第一個先反省的是如果我女兒碰到這樣子的人,我要怎麼做她才會提早和我分享呢?資安風險要怎樣讓她理解呢?有哪些個資可以和對方分享哪些絕對不能呢?其實這會是一個非常艱深的課題
前幾天才看到一個國外心裡治療師分享,他眼前一個高中小女生決定週末和不熟的男孩子出門渡假在對方的船屋過夜,而且這個小女生知道他的父母絕對不答應所以已經想好怎樣圓謊,直到這個心理治療師淡淡的講了一句話「嘿,你應該了解在各種可能發生的事情當中,被你父母抓到說謊應該是最輕的結果了對吧?」這個女生才回神想起他這個週末做的決定是多麼危險的一件事
提醒家長小心網路詐騙是很正面的,所以到底詐騙有沒有發生… 可能有些人覺得不重要也不一定
我之前讀到一位教師蔡依澄先生他對兩個兒女的網路教導,他教分別只有小學和幼稚園的孩子開始寫網路部落格,一寫就寫了兩年,除了教導怎麼寫,怎麼作網站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已經開始教他的孩子資安風險的概念,在網路上寫日記,寫東西和其他人分享,有哪些事情可以寫有哪些事情不能寫,這是讓我相當佩服的作法,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父母的案例覺得我真的不要和他們一樣比較好,但是相對的一定也有很多好父母的案例我們可以去學習參考
有沒有發生不重要,有沒有證據不重要,反正有這個可能性,保護孩子是你我的責任,政治正確好棒棒,被誣賴什麼的都是活該... 醬
男的女的也不重要,反正有機會是網路男蟲,你放學後哪裡都不準去! 以後也都不準上網、交網友,給我轉學!! 真棒
其實喔,我覺得社會灌輸父親要「保護女兒」這件事,其實有點過頭的變成隱含一種:女性沒有判斷力、其他男生都要傷害你,只有爸爸能保護你,所以爸爸應該要很激動的意味在。
爸爸如果不表示憤怒、展現出強烈的暴力或是積極的行動,好像就是不愛女兒一樣...
其實以你的邏輯能力, 我相信你應該很清楚你所說的「個資外洩處理」和「網路謠言」是兩件不同的事, 但我不知道為什麼你要在大家談論A的時候, 試圖用B來作反擊...
我覺得這邊的大家都是贊同你的, 但並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對與錯, 大家只是在你覺得對方很有事的時候, 跟你說其實對方也沒那麼有事...
但發展至此, 在我看來討論已經不再是討論, 而只是在拼贏輸而已, 捍衛自己的言論和觀點真的有這麼重要?
很抱歉說了這些,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感受, 但我相信不是只有我這麼覺得...
這件事我覺得家長比較好的處理方法:
1. 認真聽小朋友說的話,去接觸對方、了解情況,網友不是妖魔鬼怪是可以溝通理解的,至少不會連對方是男是女都搞不清楚,馬上就指控別人是網路男蟲。
2. 教導孩子正確的資安觀念:帳密不能給人,真實居住地和學校不可以跟別人講,不要答應單獨的邀約。
3. 適度的給孩子信任,不要否定孩子的判斷能力,教導判斷的方法及建立可靠的詢問系統,不要隨便的替孩子做出決定,孩子不是你的東西,他有自己的人生還有交友圈及獨立人格,家長應該是個陪伴的輔導角色,而不該是衝動的生命破壞者。
一旦你變成一個「跟你講什麼事都會完蛋」的家長之後,你再也聽不見真話了。
4. 己經給出學校需要轉學嗎? 如果你確認對方真是個有戀同癖或有其他可疑行為的話,轉學是有需要的,沒有任何切確證據就要求女兒轉學並刪臉書,其實是很殘忍的事情,孩子正在學習建立自己的社交圈就被要求完全斬斷,不論是線上還是學校,真的是非常大的代價,這個「網路男蟲」的威脅要真的有值得付出這種代價才做。
不過,那小女孩不是我女兒,你要怎麼處理是來自你的價值觀和判斷,我是不會這麼對果醬啦~
而且只是想好好經營遊戲社團的女網友,在爸爸看來以為是男蟲的行為,其實根本就是陌生人->好朋友階段的一個資訊交換而已,現實交朋友除了帳密以外,其他資訊根本就常常在洩漏啊
那為什麼一樣的資訊交換到網路上就變成男蟲行為?那對方是否也有透露自己的照片、地址身分給對方知道呢?特意問會不會是為了避免對方有拿贈予的點數或禮物做什麼不好的事情而交換的籌碼?我們怕被人傷,其實對方也會怕啊
aleonayagami: 你這種假設在我看來,跟我內心恐懼的,拿不鏽鋼環保吸管會不會插到自己受傷這種假設沒什麼不同...恐懼歸恐懼,求證一下有很難嗎?
candyyou: 雙方看起來在爭辯同一件事, 但其實是站在平行線上... 「網路上大部分是好人」「網路上有可能遇到壞人」這兩件事情是同時成立的啊...
與其談論這些, 不如我們來討論一下, 如果網路上有N%的機率遇到壞人, 那麼請問你對N的容忍值是多少呢?
aleonayagami: 我常在見網友...XD 而且我號招過網友出來網聚,如果是為了要平息家長對安全的疑慮見個面沒什麼啊(重點是會不會很遠啊?!),而且網友誰會想被誤解?一定會極力澄清自己的清白啊
我覺得他只要有願意去了解很容易知道對方是男是女,連性別都沒搞懂就指空是網路男蟲,真的沒有想太多嗎?
如上所述,如果評估了真是個變態當然要轉學,根本沒有評估吧?
台科大的粉圓
說 7 years ago @Edit 5 years ago
punimon: 我蠻喜歡你整理的內容~那個容忍值的部份是可以討論的點,我從BBS時期接觸網路,不知道見過多少網友,聊個天出來看電影的,借漫畫的,喝茶的,甚至號召大型網聚(一百多人)去電玩展遊行的XD(跟樓主是這樣認識來的),但是我其實對見網友這件事蠻有戒心也有判斷的,BBS時期因為是校站,IP看的到是研究室學長或大學部同學,所以見面的戒心會比較少。玩網路遊戲後見網友的類型會比較複雜沒錯,所以我的確心理會有個底(界線),堅持不單獨見面要是大型網聚人多又在公開場合的那種,小妹妹的部份連人都沒見到,只是提供一些基礎個資,只要堅守最後一道防線(不匯出任何金錢),我其實覺得沒什麼問題耶,網友看不到對方,交換照片很稀鬆平常,知道住哪念哪有可能是找話題聊天,或是寄送點數一類的需求而已
加入同一個社團,問幾個網友求證,有那麼難嗎? 沒有,他爸爸完全沒打算瞭解她的世界
我也認為家長應該要進行查證, 但查證是否真的有這麼容易? 如果壞人真的有心, 假身份+易付卡+女性共犯, 從頭到尾都是假的, 家長又要如何查證呢? 如果家長又剛好是對網路不熟悉的人呢?
只能說網路時代,家長沒進步....小孩就很可憐了,網路拓展人際關係我覺得也很重要,教導把守個資跟自我防衛,保有戒心也很重要,但是不該是完全斬斷,而且就這件事情上就真的是個悲哀的誤會啊
當然, 家長在事件發生前或許就有失職的部分, 但以事後處理方式來說, 轉學或許已經是他們成本最低的處理方式了...(在他們與現實有落差的知識背景的前提下)
你可以早點說自己是在討論一個完全假設,堅定相信對方就是變態的情況,而不是這件事情的話,我們可以不用雞同鴨講那麼久
怪我囉www 這種事情本來就應該要討論極端值不是嗎?
candyyou: 謝謝你, 有時候確實是經驗的問題, 經驗不足就要靠知識來彌補, 青少年網路交友的困境在於 1.網路環境龍蛇混雜 2.年紀, 有時候容易被年紀大的網友牽著走 一味地禁止是不必, 但真的需要好好教育和好好盯著~
簡單可以確認的誤會可以結論成轉學是家長唯一的選擇
資訊落差造成的錯誤判斷不能質疑
也是很棒
把沒有人說過的話塞到別人嘴裡 你也是hen棒 XD
我認為拿根本不存在的網路男蟲案例來教導孩子網路很危險,警告家長要小心是在汙名化網路交友和線上遊戲
不過沒關係,網友跟遊戲我來就好了
同意puni桑只是試圖從兩種對立的觀點中, 找出價值認知上的相異處,並且理解同意爸媽處理方式有瑕疵(噗主觀點)與對家人人身安全的高度重視(父母觀點)是可以並行的,畢竟大部分的世界並不能單純用好人壞人論來檢討
最後我覺得噗主是因為自己曾經的腳色被差別待遇產生強烈的代入感而生氣,我明明就沒那麼可怕妳怎麼不來了解我^_^
其實我覺得滿無奈的,別相信任何人這種缺乏信任的社會風氣是要付出代價的
當然不是說個資可以隨便給別人或是毫無戒心,但是隨便把別人當成壞人,會讓社會往更緊繃而無法協作的方向前進
不過… 算了… 反正信奉小心為上,寧可錯殺不可放過的人很多,談整體社會成本會覺得和自己無關,也忽略這種過度的謹慎會錯失的各種機會成本
反正… 遊戲和網友這種需要判斷力的事情,還是我來就好吧
chibc: 對啊機會成本,就像我跟樓主的認識時,樓主失業,我公司有缺人,剛好我周圍朋友不缺工作,所以我就幫樓主介紹工作,結果樓主一做就是好幾年,最後還是因為工作不給升遷機會,樓主才換工作的,而樓主在工作期間,一次補齊了1.學歷、2.轉職技能,如果當初我跟樓主諜對諜互相猜疑,也不會展開後面那幾段難忘的回憶,我們還一起去電玩展遊行、巴哈擺攤,甚至因此因緣際會促成樓主跟她老公的緣份,或許父母要認清台灣的現狀,其實真的沒有這麼危險到要事事小心,我堅持相信一件事,基本防護我會做,例如我會關門鎖門,見網友要群聚的網聚才見,認識夠久的網友我才會單獨見面跟去對方家裡玩等等,不輸出任何金錢
我其實輸出很多比金錢更貴的東西XD,如果還遇到壞人,單純就只是我運氣差而已,人生嘛,哪有可能都不跌倒都不遇到壞人的
再者,說真的現實認識的朋友更多讓我傷透心的,例如我去年遇到的主管跟前同事的翻臉,最近社團收攤,過去社團情誼的友人的譴責,現實認識的朋友度量往往還沒比從網路認識的網友度量大和不算計,其實以我人生經歷來看,網友的比例還都比現實因緣認識的朋友來的可靠和可信賴的多耶,只是剛開始入手的時候,還是必須要抱持一點戒心去接觸,但是真的接觸就會發現,我們自己就是網友,人家其實也會怕被你做什麼怪事啊...說開了網友也不過就只是一個新世代的交友管道,就類似舊時代的筆友而已,最後跟網友之間怎麼樣,還是要靠你們之間的互動來維持和斷定,沒有說哪個管道認識的就沒壞人,哪個管道的壞人比較多這種事,我認識唯一一個敢隨便跟我朋友借錢的還是我姊那邊介紹認識的朋友呢
只覺得,除非是想完全不跟任何人交流當個厭世的邊緣人,trust no one這種思考模式根本是bullshit...就算要有防備也要用點腦袋思考一下吧?
現實朋友有時候比虛擬的還要更不能相信,更黑暗呢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