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好玩的めリコ 喜歡
7 years ago
#讀嘛讀嘛
《陌生的持有》
https://images.plurk.com/4SGblswZPPdWsXBJCPZRKI.jpg
在網路上搜尋了詩集的照片後,決定還是自己拍好了。畢竟每一個人的陌生的持有都長得不太一樣。
因為蔡宛璇把書封黏在密封塑膠套上!到底哪個作者會希望讀者一不小心把書封丟掉啊啊啊啊!
latest #14
Mr.Zombie
7 years ago
啊...啊...
首先,我並沒有讀完這本詩集。我認為詩集跟一些書,跟所謂的小說不太一樣。不同的詩有不同的情境,而每個人每天的狀況也都很不同。所以我看詩集往往是翻了又翻,過往看不懂的詩集,在未來的某天就會突然進去了。
立即下載
好,然後講講台灣的詩。台灣詩壇有著巨大的陰影,其中一個是夏宇。夏宇對於字的多義、節奏跟意象,好像給了讀者重重的一拳,告訴讀者「這才叫詩。」讓後來的作者都會感受到一股靈壓,不斷往那邊寫,努力的追隨句子與詞之間的關係。
接著,我認識蔡宛璇這位作者的那天,她也提到了自己被夏宇所影響,活在夏宇這種陰影裡。也可以從她的詩作中看得出來,她選了詞的意象來發揮。我們就假設夏宇打開了三個大門,「字的多義」、「詩的節奏」、「詞的意象」。這本《陌生的持有》便一意孤行的走向「詞的意象」,走到了好遠好遠的地方。
當然也不是說其他都沒有顧到,我只是在描述特色而已。
以今天翻到的這首〈虛心書寫〉為例,「要如何活到能夠一整天摸著膩著一顆石頭感覺日頭在它身上切切低語的年紀?」
我忘記誰說了,寫作就是不斷盯著一個石頭,直到這個石頭跟全世界的石頭都不一樣為止。對於寫作者,大家都知道這個秘密,但到底要怎麼活到那個年紀?
裡頭非常非常善用意象,例如「活到那個年紀」感覺這是一個很久很長的時間,但其實又隱喻了自己是否達成的心虛。我也好喜歡「日頭」的意象,好像石頭閃閃發亮,既溫暖又光滑,有著獨一無二的溫柔。
如果你認識了一個有著獨一無二的溫柔的石頭,那就可以不心虛的書寫了吧!(?)
蔡宛璇的《子與母的詩》我也有夠喜歡的,但還沒買就是了(´・ω・`)
那又是不同的境界了(´・ω・`)
嗚嗚嗚我廢話很多,還有我的心得很銳利,這真的不是分析文本真的是我腦中喜歡這本詩集的原因啦
好先這樣,晚安喔
back to top